油一换,肝癌几率少一半?医生提醒:这4种油不要用了!赶紧换掉

行平双 2025-04-30 19:38:34

“你家炒菜用的是什么油?”

这个问题在很多人心里,可能从来不觉得重要,甚至有人会觉得,“油嘛,能炒菜就行呗,哪儿那么多讲究?”

但真相是,油没选对,吃了几十年,肝脏苦不堪言,癌细胞都在暗处偷笑。

有人30岁查出肝癌,吓得满世界找偏方,结果却连根本的饮食结构都没搞明白。我们一直以为“致癌”是个大事件,殊不知,它往往藏在每天的锅碗瓢盆里。尤其是那瓶看似平平无奇的食用油,才是真正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滴”。

先说一个扎心的现实:中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占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50%+。每年几十万人新发,成千上万人因为发现太晚,直接错过最佳治疗期。

而在这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酗酒、没有乙肝,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饮食长期高温油炸、使用劣质油或反复加热的油。

别说没提醒过你,有四种油,真的别再买了,别再用了,真的别再惯着自己的嘴巴了。

第一种,反复高温加热后的油。

很多人家里都有“省油”的习惯,炸油条的油下次还拿来炸鸡腿,甚至三用四用。但你知道吗?这种油高温下反复分解,里面的丙烯酰胺、苯并芘、杂环胺类致癌物浓度飙升,一滴油,毒过一根烟不是玩笑话。

国家疾控中心早就发布过警示,“煎炸油重复使用次数越多,致癌物积累越多”。你舍不得倒掉的油,肝脏要命地帮你“清理”,可它不是超人。

第二种,未经精炼的“土榨油”。

尤其是一些农村集市上卖的“原生态”、“无添加”的花生油,看上去天然,实则暗藏危机。这些油没有经过正规脱胶、脱酸、脱色等工艺,极易含有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你以为你吃的是“原汁原味”,实际上是在吃“地狱套餐”。

第三种,调和油。

听起来很专业的名字,但你仔细看配料表,大概率含有棕榈油、棉籽油甚至部分氢化植物油。这些油便宜是便宜,但营养价值几乎为零,棕榈油饱和脂肪酸高,长期大量摄入,肝脏代谢负担加重;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是心脑血管和肝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调和油就像“化了妆的假油”,看似温和,实则暗藏刀光剑影。

第四种,超市里那些颜色深、香味特别浓的“芝麻香油”、“花生油”。

很多人以为“越香越好”,但有一种香叫高温香精,有一种色叫焦化杂质。为了追求“香味”,很多小厂高温炒制原料,温度一高,营养没了,致癌物上来了。尤其是长期用这种油炒菜、做凉拌,慢性摄入,不出两年,肝功能指标直接飙红。

问题来了,什么油才是真正对肝脏友好的“护肝油”?

答案,其实也不复杂。

低温压榨的橄榄油、亚麻籽油、山茶油、葵花籽油,这些都是目前被多项权威研究推荐的健康食用油。尤其是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天然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有研究指出,规律摄入橄榄油的人群,肝细胞氧化损伤率大幅下降,脂肪肝风险降低超过30%。

也别被误导为“健康油可以猛吃”。任何油都不能过量摄入,再好的油,都是脂肪。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食用油不应超过25克,约为两勺。炒菜少放油、尽量用蒸煮代替煎炸,才是养肝的根本之道。

说个小插曲,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个40多岁的男士,查出来转氨酶高得吓人,一问,天天吃油泼面、炸鸡翅,油用的是反复炸的老油,他老婆还觉得那油“香”。

我直接跟他说:“你这是拿命换味道。”

他笑着说“吃得开心”。我都不想笑,真想喊他老婆进来一起听听,肝脏不是金刚不坏,油一壶壶地灌进去,总有塌的一天。

还有人问:“那我买进口橄榄油就安全了吧?”

别太天真了,市面上的“橄榄油”有一半是假货、掺假的,包装上写着“特级初榨”,其实根本不初榨。挑选真正合格的橄榄油,得看产地、冷榨标识、酸价,甚至闻味道。真油清香,假油刺鼻,别为了一瓶便宜油,买来一身病。

中国人做菜讲究一个“香”,但如果这个“香”是靠高温、高氧化、高致癌物换来的,那就不是香,是“丧”。我们要做的,不是让饭菜失去味道,而是让味道回归自然、简单、健康。

从医学角度讲,肝脏是沉默器官,坏起来毫无征兆,一旦查出来肝癌,大多数已是中晚期。别再等身体“报警”,才开始后悔吃了几十年的“毒油”。换一瓶好油,可能不是“灵丹妙药”,但至少,是给肝脏的一点善意。

老话说,“油盐酱醋茶,最抚凡人心”,但凡人心也怕“油”心不善。别让一瓶油,毁了一个家。厨房不大,但决定生死;锅里那匙油,关系着人生的下半场。

别再说“吃了这么多年也没事”了,那只是“还没出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李慧,陈剑峰,丁勇,等.黄曲霉毒素B1对肝脏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2):183-188.

[2]王娟,宋琳琳.食用油脂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37(3):96-102.

[3]刘思敏,李雪.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对健康影响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15(8):2772-2779.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