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说书闻君(中年生活创作者)
年轻时,我是那种“一个人吃饭都觉得尴尬”的人。
独自看电影、一个人旅行,更是从未想过。
那时候总觉得,孤单是一种“失败”,
一个人,就等于没人爱、没人陪。

可人到五十,我却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不需要寒暄,不需要应付,
一个人慢慢吃饭、走路、看风景,反而轻松自在。
这不是孤独,而是从容。

五十岁之后,我不再为别人忙着张罗饭菜,
很多时候,一个人简单吃一顿,就已经很满足。
有时是一碗清粥配小菜,
有时是一锅热腾腾的汤面,
也会兴致来了煮点羊肉萝卜,慢炖一下午。
没有饭桌上的喧哗,也没有催促和打扰,
只有我和食物之间,温柔地对话。
我发现,一个人吃饭时,更能尝到生活的味道。

年轻时看电影,一定要拉上朋友同行,
热闹是重点,看什么反而次要。
但现在,我更愿意一个人走进影院,
挑一场感兴趣的片子,坐在角落,
笑也好,哭也好,都不用顾忌。
偶尔在周末的午后,自己泡壶茶,打开老电影,
听听片尾曲,看看演员访谈,
整个下午,就这样静静度过。
电影,是一种陪伴,
一个人看时,反而更专注,也更贴近内心。

一个人住,不代表生活随便。
我会在阳台种几盆绿植,
早晨给自己煮咖啡,晚上点上香薰,
厨房干净整洁,床铺整齐柔软。
有时候别人问我:“一个人不无聊吗?”
我会笑着说:不无聊,我跟生活谈得来。
五十岁后,我学会了一个人去超市、一个人去理发、一个人修理窗帘,
这些细碎的小事,变成了我和世界之间的联结。
不是依赖谁,也不是刻意独立,
而是终于懂得:靠自己,就挺好。

中年以后,我们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有的远了,有的淡了,有的走散了。
我以前害怕这种“一个人”,
但现在明白,那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独处不是放弃人群,
而是在热闹之后,留一点时间给自己。
就像静静听一首老歌,
就像慢慢翻一本旧书,
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心安。

五十岁之后的我,
不再害怕一个人吃饭,不再怕一个人逛街,
不再怕一个人过节、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因为我知道,
一个人过得好,比一群人勉强热闹,更有力量。
一个人,照样可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个人,也可以温柔坚定地面对这个世界。
余生,我不需要太多陪伴,
我只希望能做一个把生活照顾好的人。
独处,是我和自己最深的亲密关系。

你有没有体验过“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或“一个人过日子”的状态?
欢迎留言说说你最享受的一次“独处”经历,让我们在这里,分享独处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