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爆燃事故致3死家属忆细节:女儿已碳化!希望雷军说到做到

小番番看趣事 2025-04-03 08:44:40
1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3死,这起事故实在是令人痛心,3个年轻的生命消逝,背后的家庭陷入了长久的悲痛之中。

遇难者之一罗某的父亲罗先生还原了事故发生后的一些细节。罗某也是驾驶员,他们是湖北大治的,女儿在武汉读大学,今年大四,马上要毕业了。这辆车是罗某的男朋友买的,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她。因为学生不能贷款,名字还是登记在罗某男朋友名下,但是平时开都是罗某在开。

因为手机和车辆绑定,发生事故后,罗某男朋友的手机后台预警了,他赶紧联系罗某家人。于是几人赶紧往事故现场赶。

3个小时后,差不多凌晨2点40左右,他们才赶到现场,且已被封锁。事故地离高速出口就几百米,当时车辆已经被拖走,而他们从交警支队那边得知,他女儿和同学已经被活活烧死,第三位女孩被人砸破车窗拖出来,然而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罗先生一直没有见到女儿的遗体,直到被通知去殡仪馆DNA采样,他才见到女儿的遗体已经碳化了,完全没有人形了。罗先生很悲痛,他还强调了一下,碳化的意思,就是只剩下骨头架子了,女儿真的是被烧死的。

家里的爷爷奶奶知道这个消息,经受不住打击,也已经住院了。

而铜陵当地表示,也会给遇难者家属提供援助,包括安排食宿等。

而小米方面,对于家属表示的至今为止还没有联系他们的说法,因为他们在等交警部门通知,他们也没有接触事故车辆,很多问题也不好回答。而雷军也回应,表示无论发生了什么,小米都会负责的。遇难者家属之一评论:希望说到做到。

而对于这起车祸,还有很多疑问未解:

1、智驾系统退出2秒内要司机接管,能否做到?

在时速将近100码的高速上,如果司机开启了智驾,同时没有高度专注的话,相信大部分人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智驾退出是因为出现了智驾系统难以解决的情况,对于司机来说也是考验,所以要在2秒内镇定地接管,并处理好紧急情况,非常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

而很多业内人士称,该起事故遇到的都是极端场景,是智能驾驶的痛点。比如刚好夜间开车、高速修路、改道逆向车道等,智能驾驶目前还不能做到应对这些情况。

2、车门到底有没有锁上?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因为哪怕发生了事故,如果人还清醒,那么一定会第一时间开门逃离车辆,可这起事故没有,前排2人被烧死,后排1人被人砸破玻璃拖出来。当然,这不排除因为高速撞击后几人受重伤昏迷,所以一切还有待调查。

3、AEB是否启动?

其实AEB算是很普通的功能了,现在车企基本上都不重点宣传了,但实际上,这项功能是最有用的。但是面对静止的障碍物,AEB能否做到自动刹车呢?或者说,确保每一次都能做到及时刹车呢?

4、车辆为何爆燃?

相信这是因为车辆的巨大撞击,导致全车系统受损,导致了电池爆燃,可很多车企宣传的时候,说的是电池多么安全,但是实际上呢?令人失望。

如果车辆不爆燃,车门能解锁,他们是不是还有生的可能?

2

网友评论:

“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机械式、按钮的燃油车。

本次事故是当前智驾最困难的场景之一: 深夜施工路段、静止障碍物。 这就是我最反对高速公路上完全交给智能驾驶的原因,没有之一!把车辆交给车辆自带的智能驾驶,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了机器和软件,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感觉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里更放心,如果困了累了就到服务区休息,千万不能硬撑。

燃是硬伤,珍爱生命远离电动。

发现和撞上就差2秒。高速没有警示吗?

不是碰撞后车门锁死吧?车达到一定速度车门都锁死,感觉应该是碰撞后锁死的车门打不开。

在官方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暂不接触以免起新的舆论风波。

现在有种奇怪的现象,出交通事故首先从车上面找原因。

驾驶者不看路况也有责任。

智商是硬伤,相信智能就是失能,任何时候都不能过分依赖智驾,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在无法100%识别障碍物的条件下,智驾就是个笑话。

以97公里的速度撞上障碍物,人是否还能清醒。

给人的反应时间还是太短了,遇到危险丢给人来驾驶,是个人都懵逼了。

24秒发出提醒,26秒车祸发生。

事故处理很快。但是,还是不要依赖智能了,根本不够反应时间。

速度太快了,万一出错,那就要付出生命代价。

现在各个新能源用户手册都会写智能驾驶是辅助,事故责任由用户承担,但在车辆宣传的时候无一不把智驾当卖点,对相关风险要么不提,要么一笔带过。某种程度上,汽车厂商确实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我孩子开车,我都告诉他尽量不要开定速巡航,应急情况下反应会来不及,还是手动驾驶安全,累了就去服务区休息,不急于一时,安全到家才是第一。

辅助驾驶需要人控制的,你脱离了控制就赖人家厂家,就好比菜刀被你拿去做了坏事你怨厂家生产出菜刀。

智驾,又不是无人驾驶,哎,三条鲜活的生命,三个破碎的家庭啊。

人开车都要出事故,何况只是辅助驾驶呢,太依赖了,几个花季女孩。

我下次换车还是买油车。

明明卖的是智驾,出了事却百般甩锅,智在哪里。

百年企业,也是从很多教训中走过来,但站在成熟产业上崛起的新品牌,应该多一些真诚的敬畏,而非暴发户式的傲娇!

电车始终还是没有成熟 太相信智驾 方向盘终归是人自己控制才安心 哎 可惜了几个大学生。

智驾不是车辆定价的依据。安全才是!

从来不用智驾,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电车就是这样,一旦爆燃无法逃生。

我连油车的定速巡航都不会用 觉得高速上手忙脚乱不安全。

智能辅助,只是辅助,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安全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真正的安全!

如果撞上的不是水泥护栏而是另一辆车。。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太心痛了��,花一样的年纪,涉世未深,太相信科技了,哪怕是智驾,也需手握方向盘,时刻盯着路面才对。

应该科普一下l2安全是什么意思现在广告到处乱吹。

很多智驾车手册上写是辅助,宣传的时候说很智能,很安全,比人还反应快速。所以别太盲目相信智驾,等生命的最后一刻到来,才知道只有靠自己。

油车时代都要强制做碰撞测试,有星级评定,电车就不需要了吗?

现在很多车企都宣传智驾,真搞不懂好好的一个车为啥要搞出来个智驾。

有些车企广告含糊其辞只说智驾,容易让消费者误解,实际是智能辅助驾驶。”

3

有人疑惑,为什么现在发生车祸,受害人都要找车企呢?

我想是因为车企把自己的车说得太好了,已经不受《广告法》的限制了。一直以来,车圈都有一种夸大宣传的现象,他们随口就来,说自己的车是最好的车,各种不需要人工介入,1000万以内最好的车等等,这些说辞有些人嗤之以鼻保持理性判断,但是有些人信了,还深信不疑。

比如罗某就是这样深信不疑的人,她和男朋友都是小米的粉丝,因为热爱所以买了小米SU7。在此之前,她都多次使用智驾,网上说她驾照3个月是不属实的。她认为智驾非常安全可靠,对母亲表示的质疑全盘否定。可也就是盲目相信智驾,才导致了惨淡的结局。

家属只是想知道,车辆到底安不安全,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这起事故给人提了一个醒,智驾系统是辅助驾驶系统,如果是正常的路况,它可能没有问题,确实可以做到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但是一旦遇上复杂路况,它就会出错,驾驶员千万不要把性命完全交托出去。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小番番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