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西山坡帅哥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在众多与南充相关的古诗词里,诗人陆游《海棠歌》里的这句和他的“一别南充十四年,时时清梦到金泉”又别有风情,此外李商隐的“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南宋诗人邵伯温的“胜地风淳真乐国,四川惟说好充城”等佳句也在一定程度上诉说着南充这座城市的独特的人文历史。
作为川北重镇之一,南充的魅力不仅在于嘉陵江赋予的灵韵,也体现在她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同时还体现在她深厚的地名底蕴,自隋开皇十八年 (598) 安汉县改名为南充县起,已沿用1426年的地名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地名,那南充之名是因何而来呢?
多数观点认为南充是古代地处充国的南部得名,此说的歧义在于充国是指的秦汉时设立的充国县呢,还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曾存在的充国呢?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典籍又有不同的记载,比如《太平寰宇记》 卷86记载南充县是以古充国为名,也有观点认为南充之名是由东汉设立的南充国县(以其在充国之南而得名)简化而来。
充国县始见于《汉书·地理志》,是当时巴郡的11个县之一,县治在今阆中市西南六十里(另说在南部县西北),在东汉初年被并入阆中县;永元二年(90)分阆中县复置充国县,初平四年(193年)又从充国县析置南充国县(治今南部县),以其在充国之南而得名。
南充国县与安汉县
充国县之名也有不同的说法,《郡县释名》有“充国县取充实之义,盖当时民物富盛,故云”的记载;《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有“因其初为蛮夷之地,故加国字”的记载;还有充国县因古代的充国得名的看法。可见南充如果真的来自南充国县的简称,而南充国县又是从充国县析出,那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进行溯源的话,南充的地名多半是与充国县有关的。
炎黄时期,源于荆楚之地以白虎为图腾的巴氏五姓族人(虎巴人)沿长江而上与世居大巴山、渝水(今嘉陵江)一带以龙蛇为图腾的伏羲后裔(蛇巴人)在今大巴山一带建立了初具国家形态的部落联邦方国(古代巴国)。蒙文通曾说古代巴蜀地区应该是一种联盟,区域内既有百多个小诸侯存在”;因此虎巴人和蛇巴人虽然建立了联盟,但他们仍是相对独立的部落。
蛇巴人生性勇猛,擅长奔走与猎射;他们多次在王朝更替的征战中因勇猛善战而成为闻名天下的勇武之师;周武王伐纣就曾得巴蜀之师的助力,其中蛇巴人将士们一手持长矛或短剑、一手持板楯“彭排”,冲锋在前,勇不可当;《华阳国志》就有“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下,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的记载。
据考证蛇巴人历史上有不同的称呼:炎黄时称为濮人;夏朝由于大禹的出生地汶山石纽之北百余里为崇山,包括蛇巴人在内的大禹所统领的部族被称为崇人;殷商时被称巴人;周武王伐纣时,蛇巴人使用了被称为板楯的盾牌,故又称板楯蛮;秦汉时演变为賨人或七姓蛮,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中就有“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其人,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的记载。
西周建立后,虎巴人和蛇巴人都成为“汉阳诸姬”之一的宗姬巴国的一部分,直到春秋时的公元前588年,蛇巴人才摆脱虎巴人的巴国,在大巴山及渝水一带以今阆中为都城自立为充国。
仰仗其盆地内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等,充国的国家形象得到较大提升,而成为四川盆地内与巴、蜀、苴并列的四个强大政权之一,共计传十四代王;公元前318年充国才亡于巴国与秦国的力量。
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在四川盆地盛极一时的充国在历史大潮的涤荡之后并未留下太多的资料;虽然只能在西汉及更早的典籍中有零星的记载,但历史终究会记住它;比如《华阳国志·巴志》有“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的内容,或许因此也可以说明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的賨国或许就是充国。
充国的都邑在今阆中,而《华阳国志》提到的古之賨国,也涵盖了辖今四川的达州市、广安市、巴中市与营山、蓬安、旺苍,重庆城口等县及陕南、鄂西南部等地,南充也在这个区域之内,可见从方位来说南充确是在充国之南的,或许因此才有南充因位于充国南部而得名的观点吧!
由于名字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因素,那充国县、南充国县以及南充、西充与历史上的充国有多大联系呢,而历史上的充国又是个怎样神秘的存在呢?个人觉得目前来看并无权威的资料可证明他们之间全无联系或者是有必然的联系,毕竟地名的由来并不具备唯一性。
综上,南充这个地名是有多种由来的:其一以方位命名,即以在汉代充国县以南为名;其二以在充国之南而得名;其三源于古代的民族名、充为民族名,或认为充是赛的通假字,因有赛人居住而得名;其四取自充实的意愿;但不管因何而得名,都无法阻挡南充古往今来的魅力,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必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