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可谓是跟着美国,不停地向俄罗斯发难,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破坏,令俄欧关系愈发微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短短10天内两次发声。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默克尔出席德国《南德意志报》77周年创刊纪念活动时表示:“国际社会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来自俄罗斯的声音,而不是将其视作一种虚张声势。”
紧接着,默克尔话锋一转,并称,“欧洲的持久和平,只有在俄罗斯的参与才能实现,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冷战就不会真正结束。”显然,在默克尔看来,欧洲现在走的这条路是错误的。就现在的局势来看,恢复与俄罗斯的对话,对欧洲来说十分重要。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默克尔第一发表类似的言论了。前几日,默克尔在一次讲话中,呼吁国际社会要“严肃对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表态”。要知道,在默克尔执政德国或欧盟的16年中,曾多次出访俄罗斯,可谓是“对普京最为了解的人”。现如今,在短短10之内,默克尔就两度替俄罗斯,可见释放的信号非同一般。
有分析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说明,默克尔的态度非常明确:欧洲必须跟俄罗斯共处,才能有太平的日子。确实如此,首先,俄罗斯拥着非常丰富的能源储备,而欧洲想要维持经济发展,就离不开低价的能源。如果欧洲放着低于美国价格三倍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不买,非要花大价钱和俄罗斯搞对抗。长此以往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其次,除了能源储备之外,俄罗斯还是一个核武大国。如果欧洲继续一味地跟俄罗斯对抗下去,逼得俄罗斯在乌克兰动用核武器,到时候恐怕整个欧洲会陷入核恐惧之中,最终结果将不堪设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分析还认为,默克尔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一定要有自己的利益观,如果继续盲目追随美国,就是一条死胡同。
更有意思的是,前两日,美国总统拜登接受采访时警告称,如果普京使用战术核武器试图赢得乌克兰战争,世界可能面临“世界末日”。与此同时,拜登还将局势升级归咎于俄罗斯领导层,并声称自己对普京颇非常熟悉,当普京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时候,没有在开玩笑。
不得不说,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之下,这番话从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总统的口中说出,有些不合时宜,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将世界推向核战边缘,简直是不负责任。
默克尔的警告是基于欧洲的利益,而拜登的核战风险的警告主要是基于美国国家安全。由此可见,无论是谁,都应该恪守“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的原则和底线。
高瞻远瞩
世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