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共和国长子”10年内减少人口七百万,曾经的人口大省,如今却成了“最不敢生”的省份?!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黑龙江省以人口出生率2.92%o、自然增长率 -6.92%垫底于全国31个省份,这一严峻的人口形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其实人口负增长不是什么新闻,但黑龙江从2010年3833万人,到2022年只剩下3099万人,12年减少700多万人口,确实触目惊心。
黑龙江到底发生了什么,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有人口学专家指出,地区人口减少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就是每年的新生婴儿少于死亡人口,二是每年的人口流失大。
1曾几何,黑龙江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不仅有肥沃的黑土地,更是工业强省。
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地理优势,苏联援助建立的钢铁、能源、机械和化工等企业大部分落户在黑龙江,因此奠定了其“共和国长子”的地位。

当时的黑龙江经济蓬勃发展,处处是发展的机会,因此带来了人口的繁荣。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后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轻工业登上历史的舞台并引领风骚,给向来以重工业为主的黑龙江带来巨大的冲击。
先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后又受户籍政策的影响,人口可以随意流动,为了寻求个人发展,人们开始纷纷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谋出路。
据统计,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的人口流失加速。
2001-2010年间,黑龙江每年流失人口6万人,到了2015年,每年流失的人口增至14万多。
五年后,也就是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的人口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到了2023年,常住人口已从3833万人降至3062万人,13年减少了771万人!
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人愿意离乡背井?
说白了,就是黑龙江经济发展跟不上节奏,它的经济结构还是以黑土地和重工业为主,像金融贸易、信息技术这些当下火热的经济因素都与它扯不上关系。
随着发展机会越来越少,年轻人为了谋求发展纷纷外逃,导致了人口流失问题,而人口的流失又继而影响了出生率。
2一位财经大V的留言曾被网友们疯狂刷屏。
2022年,他回到老家黑龙江时发现全镇八个月居然没有一个新生儿,他感叹真真实实看到了家乡人口下降问题。

随着离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加上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生娃意愿越来低,这些因素都让出生率持续降低。
慢慢地,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消费模式,
社会对健康护理和养老服务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但对科技时尚等新兴消费品、餐饮娱乐等行业的消费需求却随之降低。
这种情况最终都会影响招商引资,限制经济增长。
另外,大量人口流失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失衡,企业为了解决用工问题,一是招聘时降低用人标准,与此同时加大培训力度,这样的结果必然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了企业的市场扩张力;二是提高工资福利,这样一来又增加了企业成本,减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导致了人口结构变化,最后人口结构变化又反过来限制经济发展,它们互相影响并形成了恶性循环,让黑龙江的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起来。
3近几年,黑龙江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像今年年初,哈尔滨针对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分别给予育儿补贴和购房补贴。

但是,想解决人口问题,单凭依靠生育政策还是远不够的。
解决人的问题,必须要经济振兴。首先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让留在本地的民众收入稳定,稳军心。
另外,改善营商环境,引入新兴产业,例如科技、能源等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提高生娃意愿,除了生育补贴,还要降低教育成本和住房等生活成本,能赚到钱,养娃压力小,年轻人生娃、养娃的意愿才会高。
当经济稳步上扬,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回流人数自然会越来越多,社会开始转向良性循环后,人口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黑龙江省人口问题是长时间、多因素发展的结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依靠单一方法,而要从多角度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等各方面问题,使其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不过,如何走出一条人口发展之路,不仅仅是黑龙江的问题,而是全人类都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