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的遗嘱,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谜团,一直备受关注。关于秦始皇遗嘱的具体内容,存在多种说法和争议,但最为广泛流传和讨论的是与公子扶苏有关的部分。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回程中突然染病,预感不祥,于是在病榻前口授遗诏安排后事。这个遗诏被后人称为“赐公子扶苏玺书”,内容大致为:“与丧会咸阳而葬”。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公子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他的丧葬事宜。这七个字是秦始皇遗嘱中最为明确和直接的部分,也是后世研究秦始皇遗嘱时最常引用的内容。

秦始皇在遗嘱中明确提到让扶苏回咸阳参加葬礼,这通常被视为一种政治安排,即秦始皇有意让扶苏继承皇位。然而,也有学者指出,这并不能直接证明秦始皇就立扶苏为太子或继承人,因为遗嘱中并未直接提及“继位”二字。
历史上存在关于赵高、李斯等人篡改秦始皇遗嘱的传说。据称,赵高为了立胡亥为帝,与李斯合谋销毁了秦始皇原本的遗嘱,并伪造了一份新的遗书,诏令长子扶苏自杀。这一说法在《史记》等史书中有所记载,但具体细节和真实性仍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秦始皇在临终前对胡亥和扶苏都有过考虑,但最终选择了扶苏作为继承人。然而,也有学者指出,秦始皇可能并未明确立扶苏为继承人,而是留下了模糊的遗嘱,给了赵高等人篡改的机会。
秦始皇的遗嘱不仅关乎秦朝皇位的继承问题,还对整个秦朝乃至后世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秦始皇真的立扶苏为继承人,那么秦朝的历史可能会走向不同的方向。然而,由于遗嘱的篡改和争议,秦朝最终落入了胡亥和赵高之手,导致了秦朝的迅速灭亡。

秦始皇的遗嘱是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历史问题。虽然我们可以从史书中了解到一些相关信息和线索,但具体细节和真实性仍难以确定。因此,在研究和讨论秦始皇遗嘱时,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避免过度解读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