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野钓大鱼时,看到有些钓友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了就是各种打窝。最后效果好不好呢,谁也不知道,那么钓大鱼,如何打窝才更有效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打窝策略
1.虚实结合 打窝需要虚实结合,才能提高诱鱼留窝的效果,比如实料可以加入玉米、红薯粒、大米、碎螺蛳等大颗粒。而虚料可以加入一些粉状的成分,增大扩散、诱鱼范围,比如商品粉料、麦麸、菜籽饼等,建议虚实比例为三比七。

2.两窝距离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深度、地形等环境下,尝试多个维度的打窝策略。大鱼本身就是稀有的资源,除了特殊鱼种之外(比如鲢鳙),两窝的距离至少十米以上。
3.味型搭配 我们根据鱼种的不同,相应的味型要有针对性,才可以发挥打窝的效果。比如垂钓鲤鱼,主味型可以添加鲤鱼喜欢的发酵带有谷物香的味型,辅助味型可以添一定比例的蜂蜜、蔗糖,提高窝料的兼容性、扩散效果。

4.打窝时间 正常情况下,鱼儿有两个觅食高峰期,即日出、日落两个时间段。我们可以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前两到三个小时打窝,这样发窝的几率大大提高。如果时间充足,建议打隔夜窝,更具优势。
5.窝笼打窝 我们在打窝的时候,可以将窝料放入钓鱼专用的网袋或者丝袜里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鱼闻到、看到,就是吃不到,起到一个很好的留鱼效果。

补窝策略
1.窝量控制 大鱼的食量大,但同时这些鱼类“老司机”的警惕性非常高。我们在补窝的时候,依次减少,补窝的次数不宜过多,根据我们人类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即可。
2.动态补窝 当我们中鱼后,不管这条鱼能不能上来,都要及时补窝。因为中鱼的一瞬间,你的窝料肯定被搅的一塌糊涂,窝料非常分散,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

3.窝饵分家 大鱼之所以能长这么大,那都是身经百战下来的“老狐狸”。特别是脱钩跑掉的大鱼,看到大堆的窝料,很容易引起它们的警惕性。所以窝料和饵料要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较为合适,通过水下摄像看到,这些大鱼基本都先从距离窝点一到两米的位置寻找吃的。

总 结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通过科学的配比,精准的投放、补窝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大鱼的进窝率和停留时间,从而为下一步钓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