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先要做的是找到方法,而不是投入多少金钱,或许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在现实面前,年轻人会比较清醒一些,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就会选择不生。
高考告一段落,学生们从学习的压力中抽身出来,家长也能暂时松一口气。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学生上学还是有一大笔费用,有些家庭的学生甚至要借用助学贷款,才能继续完成学业。
到年轻的家长被别人劝说“再要一个”的时候,家长都得想一想,陪伴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些挑战,自己能否再坚持将一个学生从幼儿园一路成长到大学,生育成本或许不高,但教育成本着实不低。
年轻人为祖国多生孩子?俞敏洪的一席发言,道出现实的“遮羞布”
在一定的年代中,多生孩子,并且从小就教育他们要为了国家而奋斗,这样的激励观念,在当时很受用,并且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多生孩子,这条路显然已经行不通,甚至有些学生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从本科考研当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还觉得书没读够,继续往博士方向发展。
而这样的人才会用学到的知识回馈祖国,这样的人有很多都是晚婚晚育,甚至是不思考生育问题,单纯喜欢做研究做学问,所以很多年轻人对于生育的问题,有时也会陷入纠结。
俞敏洪的一席发言,道出了现实的“遮羞布”,他从农村走出来,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接触到的环境,直至他成功,让他对于年轻人生娃的问题有了更多的见解。
他认为,为了祖国多生孩子,如果这样去劝说年轻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这是一种激励的口号,在现实生活面前,情怀确实显得不堪一击。
有一定的条件,不用别人劝说,就会选择去延续下一代,没有条件的人,即便是被人催生,也要从自己的客观实际出发。有一位朋友提起上海的亲戚,这位亲戚在谈起四岁女儿的教育费用时,满是骄傲。
四岁的孩子,被家长送进最好的国际幼儿园,还找了最好的音乐教师到家里教学生乐器,一年的教育投入近60万。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不知道上小学之后,学生又能让家长做到何种程度。
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看待生育问题更加客观
如今的家长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会比较理性的分析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会更加清醒。年轻一代选择不生,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考虑教育的投入,因为有投入就得考虑产出问题。
所以说很多人觉得金钱不能决定学生是否有出息,但却可以决定教育产出的优势标准,教育投入失败的表现就是,学生成年以后不能自食其力,也不能为自己以及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如果学生再进入到啃老的程度,那更是让家长头疼的存在。而且学生的投入不仅局限在幼年时期的教育,小初高,再到大学,本科毕业后还有更高的学历追求,工作延期不说,还会让家长抚养的时间延长,自然负担就更重。
即便是有些家庭,可以拥有送学生出国留学的资本,但是毕业拿到文凭后回国就业依然不容乐观,即便是就业,可能拿到的薪资与留学花费的几百万费用也完全不成正比。家长们更加看重此类问题,才会选择谨慎生娃。
家庭教育成本增加,年轻人该用怎么样的态度对待?
教育成本的增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在大环境中,学历内卷是确实存在的,学生们不可避免,带有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读,一旦到达毕业的终点,就得考虑就业的问题。
年轻一代刚从这样的现状中走出来,自然会有更多的分析,其实有必要思考一点,家庭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即便是不成比例,但终究是个面子工程,还是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年轻人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决定,家长的催促或许是一种烦恼,但做与不做还是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投入在教育中是锦上添花,家长也要拥有更多的智慧,去对待生与不生的问题,以及如何教育学生的问题。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生?为了糊自己这张口都996的干着,生下来没时间带,没空陪,精神上给不了娃,物质上更给予不了想要的东西,生下来受这人间疾苦?我自己受了
生?读20年书,然后背负30年房贷,这一生,为房贷而活?笑话 清醒的人不会这么干。
希望有钱人多生,平均工资还真实点
幸好还有老一辈各种资助,不然生的人更少
[汗][汗]所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商家的扯淡口号而已。。。。云贵川怎么和北上广比?怎么能不输在起跑线上?
结婚生孩子只会阻碍我为国奉献青春[得瑟]
为什么要传宗接代 传接我的贫穷吗
不让多生、鼓励多生,这生不生都让你们说了,怎么也该轮到我们自己做主一回吧
我的新口号是:要想富,不生孩子,不种树[得瑟]
中国有钱人多的是,叫他们生个10个8个不就得了[得瑟]
曹缺德:工资太高不利于年轻人奋斗[呲牙笑][得瑟]
撕裂吧
生什么孩子~
生孩子难道是为了继承我的花呗吗?[呲牙笑]
有因才有果
生孩子来继承我的蚂蚁花呗吗[裂开]
没钱
六十万[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好好旅游不香吗
。。。
生孩子难道是为了继承我银行卡里哪4位数存款吗?[得瑟][得瑟][得瑟]
住房,医疗,教育全免敢吗?他不懂?不敢动资本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