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带领深圳飞速发展,70岁赴任海南省,89年在任职中被撤销职务
世人皆知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标杆,却鲜有人知这座城市最初的开拓者竟是一位62岁的老人。他用三尺之躯,扛起特区建设的重任,在寸草不生之地播种希望,在一片荒芜中绘就繁华蓝图。而当深圳特区初具规模时,这位被誉为"开荒牛"的老人又以古稀之年挑起海南建省的重担。然而,天公不作美,就在海南经济特区蓄势待发之际,一场风波却让这位功勋卓著的老人黯然离场。他在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道路上,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为何在耄耋之年仍要奔波于特区建设?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又给他带来了怎样的人生际遇?
一、少年时代的革命火种
世人常道"时势造英雄",1919年11月6日,在广东开平县赤坎镇的一个华侨家庭中,梁湘的诞生恰逢其时。那一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梁湘的父亲是一名经商的华侨,常年往返于南洋与开平之间。正是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年幼的梁湘得以透过父亲的眼睛,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更早地认识到了祖国的积贫积弱。
1927年,八岁的梁湘随父亲来到新加坡。在这片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土地上,华人的卑微地位让这个少年的心中埋下了改变命运的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湘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一份《新青年》杂志,上面刊登着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章。这份杂志开启了梁湘对革命的向往,也让延安这个名字第一次印入他的脑海。
1936年的春天,17岁的梁湘在家中留下一封书信,只身踏上了北上的征程。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道路难行。梁湘经过香港、广州、武汉、西安,辗转三个月,终于抵达延安。在这片黄土地上,梁湘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
在延安,梁湘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那时的延安,物资匮乏,但革命热情高涨。梁湘和同学们住在窑洞里,吃着粗粮,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白天,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晚上,他们讨论革命形势。1937年春,梁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不久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梁湘被派往敌后根据地开展工作。在那里,他和农民同吃同住,带领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一次,他带领村民躲避日军扫荡,在山洞里藏匿了整整三天三夜。这段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和人民的力量。
1945年抗战胜利后,梁湘被组织派回广东开展地下工作。他化名"老李",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在广州城内建立地下党组织。那时的他,白天在码头搬运货物,晚上则秘密联络同志,为解放广东做准备工作。
这段时期,梁湘经历了生死考验。有一次,他正在进行秘密会议,国民党特务突然搜查据点。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交通员机智地把他藏在一个大米缸里,这才化险为夷。这样的惊险故事,在梁湘的革命生涯中并不罕见,但每一次危机都让他对革命事业更加坚定。
二、改革开放前的从政之路
1949年广东解放后,梁湘被任命为广州市政府委员。这位曾经在地下工作中出生入死的革命者,开始了他的政务工作生涯。1955年,36岁的梁湘被任命为广州市副市长,主管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在任职期间,广州百业待兴。梁湘分管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广州火车站的扩建工程。当时的广州火车站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但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1956年春节前夕,车站发生了一起重大拥堵事故,数千名返乡旅客被滞留站台。梁湘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调集全市运力疏散旅客,并在一周之内提交了站台改造方案。
1957年,广州城区发生严重水患。梁湘带领市政工程队连续工作72小时,在珠江沿岸筑起了长达15公里的防洪堤。这次抗洪经历让他意识到城市防洪系统的重要性。此后三年,他主持制定了广州市首个防洪排涝总体规划,建设了多个水利枢纽工程。
1960年代初期,全国面临经济困难。梁湘提出在广州市郊区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基地的设想。他带队考察了香港的菜园模式,在广州白云区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蔬菜基地。这个基地不仅解决了市民的"菜篮子"问题,还成为全省农业科技示范区。
1965年,梁湘调任广东省计委副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他开始关注工业布局问题。当时的广东工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而粤东、粤西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梁湘提出了"点面结合、重点布局"的发展策略,在韶关、湛江等地规划建设了一批工业项目。
文革期间,梁湘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但到1972年,他重返工作岗位,担任广东省经委主任。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关注对外贸易问题。1974年,他带队参加了广交会,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国际市场。通过与外商的交流,他逐渐形成了关于对外开放的初步构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此时的梁湘已经在广东工作了近30年,对这片土地的经济社会状况了如指掌。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广东的区位优势,探索改革开放的新路。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他提出了"利用港澳、发展特区"的设想,这个建议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
这一时期,梁湘多次带队赴港澳考察。在香港,他详细了解了保税区的运作模式;在澳门,他考察了加工贸易企业。这些考察经历为他后来在深圳的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同时,他还主持编制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十年规划》,首次提出了建设经济特区的具体设想。
1978年至1980年间,梁湘参与了多次关于特区选址的论证工作。他多次前往宝安县(今深圳)实地考察,为特区的筹建做准备。当时的宝安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县,但梁湘看到了这里毗邻香港的独特优势。正是这些前期工作,为他后来主政深圳特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来到深圳主持特区建设
1980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同年8月,已经61岁的梁湘被任命为深圳市委书记。当时的深圳,还是一个只有两条主干道、三万多人口的小镇。梁湘抵达深圳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市政府办公楼还在建设中,临时办公地点是一间简陋的平房。
深圳特区建设伊始,困难重重。最棘手的是土地问题。特区规划需要大量土地,但当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多有异议。1980年9月的一天,罗湖区新秀村的村民集体上访,要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梁湘立即赶到现场,与村民促膝长谈。他提出了"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案,为每个被征地家庭提供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做法后来成为深圳处理征地问题的典范。
基础设施建设是另一个挑战。1981年初,深圳遭遇严重缺水危机,部分工地被迫停工。梁湘带队赴香港,与港方商谈供水问题。经过三天谈判,终于达成了从深圳水库向特区供水的协议。为解决长远用水问题,他还推动了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确保了特区的用水安全。
在招商引资方面,梁湘采取了务实的策略。1981年5月,他率团访问香港,与多家企业洽谈合作。当得知外商担心政策变化时,他提出了"保姆式"服务理念,承诺为投资者提供全程协助。这种做法打消了外商顾虑,一批港资企业相继入驻深圳。
1982年,深圳掀起了第一轮建设高潮。梁湘提出"一天当作三天用"的口号,亲自督导重点工程建设。当年,深南路拓宽工程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施工纪录。为了解决建材短缺问题,他批准在前海建立了深圳第一个建材市场,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经营。
在城市规划方面,梁湘力主高起点规划。1983年,他邀请了香港、新加坡的规划专家来深圳考察,制定了"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这份规划确立了"东西向发展、南北向渗透"的空间布局,为深圳后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4年是深圳发展的关键一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给予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高度评价。这年年底,梁湘组织编制了《深圳经济特区十年发展纲要》,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在城市管理创新方面,梁湘大胆突破。1985年,他推动实施了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管理条例,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同年,深圳还率先推行了工资制度改革,打破了"大锅饭"。这些改革举措,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到1986年梁湘离任时,深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倍,人口增至50多万,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一座现代化新城的雏形已经显现。在他主政的六年间,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也积累了可贵的特区建设经验。
四、主政广东的重大决策
1986年11月,梁湘调任广东省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将深圳特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省。1987年初,他提出了"全省特区化"的发展战略,主张在珠三角地区推广特区政策。
这一时期,外资大量涌入珠三角地区,但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需求。1987年春节后,广州至深圳的107国道出现严重拥堵,货物运输受阻。梁湘随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启动广深高速公路建设。这是中国第一条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高速公路,采用了BOT模式筹集资金。
1988年,广东面临着严重的电力短缺问题。全省大面积拉闸限电,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外商投资信心。梁湘果断决策,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合作,在深圳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这个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引入外资的大型能源项目,为珠三角地区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在产业布局方面,梁湘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1989年,他主持制定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规划》,将珠三角地区划分为核心区、近郊区和外围区,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这个规划有效推动了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199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为筹办这次盛会,梁湘推动了广州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地铁一号线、天河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动工。这些项目不仅服务了亚运会,还成为广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农村改革是梁湘关注的另一重点。1991年,他在顺德试点"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这一改革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户,农民变成了股东。顺德模式的成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广东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梁湘提出建设"经济大省、开放大省"的目标。他推动成立了广东省产权交易所,开展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同时,加快了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的开发建设。
在教育发展方面,梁湘作出了重要部署。1993年,他推动实施了"211工程",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建设。同年,还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
粤港合作是梁湘主政期间的一大亮点。1994年,他推动建立了粤港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高层会晤。在他的推动下,皇岗口岸实现了24小时通关,大大便利了两地往来。同时,他还支持香港机构参与广东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广深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
到1995年梁湘离任时,广东已经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全省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一时期确立的许多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为广东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退休后的建言献策
1995年离任后,梁湘并未就此停下脚步。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开始致力于经验总结和政策建议工作。1996年初,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建议》,系统阐述了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的思路。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梁湘受邀参加多个涉港经济议题研讨会。他提出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建议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内地的产业配套能力,推动两地经济融合发展。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和特区政府的重视。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梁湘密切关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形势。他走访了东莞、中山等地的外资企业,实地了解情况。在一份致国务院的建议书中,他提出了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为地方应对危机提供了参考。
进入新世纪后,梁湘将注意力转向产业升级问题。2001年,他组织课题组深入调研珠三角产业发展状况,完成了《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挑战,建议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03年CEPA签署后,梁湘积极推动粤港澳合作研究。他多次赴港澳考察,与当地工商界人士座谈。在其建议下,广东省建立了CEPA研究中心,为政策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2005年前后,梁湘关注到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他走访了深圳、东莞等地的工业园区,实地了解农民工生活状况。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他提交了《关于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建议》,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珠三角地区再次面临严峻挑战。梁湘提出了"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的思路,建议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他的建议为广东省制定"腾笼换鸟"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0年,《珠三角规划纲要》出台时,梁湘参与了多次咨询论证。他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建议建立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这些建议被纳入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发展方面,梁湘始终保持高度关注。2012年,他对广州、深圳等地的城市更新工作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留住城市记忆"的观点,强调在旧城改造中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014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想提出后,梁湘撰写了多篇研究文章,分析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路径。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为大湾区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后,虽然年事已高,梁湘仍然坚持关注改革发展实践。他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思考传递给后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他整理了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特区建设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