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鸡啄羽解决,微量元素补充,山区散养场地,盐砖悬挂要及时
在咱们农村或者一些有条件散养鸡的地方,大家养鸡可都是有不少心得体会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家里养鸡那些事儿,尤其是针对鸡啄羽、微量元素补充,还有在山区散养时场地的一些讲究。
先说说这鸡啄羽吧,不少养鸡的朋友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我身边就有个例子,我邻居大哥,前些年刚开始在家养鸡的时候,那鸡就老是互相啄羽毛,整得鸡群看起来乱糟糟的,而且被啄的鸡身上都不完整了,看着让人心疼。其实这鸡啄羽的原因还挺多的。从生活习惯上来说,鸡本身就是比较好斗的动物,有时候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者配偶,就会用啄羽毛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强势。
咱们再说说在养殖场养殖的情况。养殖场的鸡密度相对大一些,空间有限,这就更容易引发鸡啄羽的情况。比如说在南方的某个养殖场,因为气候湿热,鸡容易烦躁,啄羽的现象就比北方干冷地区更常见。而且不同种类的鸡啄羽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三黄鸡,它们比较好动,相对来说啄羽的概率可能会高一点;而白羽肉鸡,生长速度快,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也可能会出现啄羽。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候微量元素的补充就非常重要了。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就像咱们人吃饭得均衡营养一样。如果缺乏某些微量元素,鸡的行为就会出现异常,啄羽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像锌元素,如果鸡体内缺乏,它的羽毛生长就不正常,鸡可能就会啄自己的羽毛或者啄别的鸡的羽毛。还有硒元素,对鸡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统都很重要,缺乏了也会影响鸡的健康和行为。
在山区的散养场地,这微量元素的补充还有特别的讲究。山区虽然环境好,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得注意。首先就是饲料资源。山区的野草、虫子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要合理利用。比如说,有些野草里含有的微量元素比较少,如果鸡长期只吃这种野草,就可能缺乏营养。而且不同的山区,植被种类也不一样。在西南山区,植被种类丰富,有很多山珍类的植物,但是这些植物不一定都能被鸡很好地消化吸收。而在东北山区,植被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要注意补充营养全面的食物。
盐砖在这时候就很关键了。盐砖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微量元素的载体。但是对于盐砖的悬挂也有讲究。要及时悬挂盐砖,而且悬挂的位置也要合适。我自己就试过,有一次把盐砖挂得太高,鸡够不着,那这个盐砖就起不到作用。在山区散养鸡的时候,要根据鸡圈场地的大小和鸡的数量来合理放置盐砖的数量。比如说,一个小圈养个50只鸡左右的,大概每10平方米就需要放置一块中等大小的盐砖。
咱们再说说这绿植的事儿。绿植在鸡场或者散养场地周围也有不小的作用。不同的绿植对鸡的影响不一样。比如说艾草,它有特殊的香味,有些地方在鸡场周围种艾草,说是可以驱虫辟邪。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艾草的香味能够驱赶一些蚊虫,对鸡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还有紫苏,紫苏不仅能驱赶蚊虫,它的叶子还能用来喂鸡,鸡吃了紫苏叶之后,肉质会有一点特别的香味,在市场上也能卖个好价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绿植都适合在鸡场周围种。像夹竹桃,这可是有毒的植物,千万不能种在鸡场周围,万一鸡误食了就会中毒。还有大戟科的一些植物,也是有毒的。咱们在选择鸡场周围绿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就像我在网上看到有个人在自家院子里养鸡,他在院子边缘种了一排夹竹桃,结果有几只好奇的鸡去啄了夹竹桃的叶子和果实,没几天就死了。
再看这散养场地的时间管理。不同的季节,鸡的散养方式也得调整。就说春天的时候吧,万物复苏,野草开始生长,虫子也多了起来,这个时候是放鸡出去散养的好时候。可以让鸡自由地在院子里或者山坡上啄食。但是到了夏天,在南方一些炎热潮湿的地区,中午的时候阳光特别强烈,温度也很高,这个时候就得把鸡圈起来,给鸡提供一些遮阳的地方,还要保证有充足的饮水,不然鸡可能会中暑。我在广西的一个养殖户朋友就跟我讲,夏天那高温天气,他家的鸡要是中午不出来活动,下午就无精打采的,产量都下降了。
到了秋天,那是收获的季节,鸡也到了育肥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能让鸡过度觅食,要控制饲料的补充,让鸡把身上的绒毛长好,这样冬天抗寒能力就强。而在冬天,北方的养殖户要注意给鸡保暖,南方的养殖户要考虑防雨防潮。比如说在山东的一些山区,养殖户会让鸡在冬天的山洞里躲避寒冷,同时给鸡圈加厚干草保暖;福建的一些散养户则在鸡棚里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水积在鸡棚里,让鸡生病。
还有关于鸡的生长周期。一般来说,传统的土鸡养殖,从出壳到达到合适的体重出售,大概需要3 - 6个月的时间。但这也和养殖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是散养,在山上自由觅食,饲料成本虽然降低了,但是生长速度可能会慢一点。比如在陕西的一些山区,土鸡散养到5个月后,体重可能才达到一斤半左右。而在规模化养殖场里,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4个月左右就能达到这个体重。
在散养鸡的过程中,卫生问题也不能忽视。鸡舍要定期清理,粪便要及时清除。这粪便处理好了还能变废为宝呢。比如可以把鸡粪收集起来,经过发酵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或者果园里。我邻居家以前就在鸡棚旁边开了一小块地,专门用鸡粪种的菜,那菜长得又肥又壮。
另外,鸡的品种也对散养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品种的鸡适应不同的环境。像乌骨鸡,比较适合在一些温暖、湿度适中的地方散养,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而芦花鸡就比较好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山区散养就比较合适。我就见过在湖南山区散养芦花鸡的,那些鸡长得都特别好,羽毛颜色鲜艳,肉质鲜美。
再从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来看。如果我们想要鸡快速生长,那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营养补充剂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想要提高产蛋率,在鸡的饲料中就要注重钙、磷等元素的补充。我听说在福建的一个养鸡户,他为了提高土鸡的产蛋率,在饲料里添加了一些贝壳粉,效果很不错,产蛋量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对于鸡的养殖,从鸡苗的选择开始就要谨慎。优质的鸡苗是养殖成功的一半。在北方选鸡苗,要考虑鸡苗的抗寒能力;在南方选鸡苗,则要关注鸡苗的耐热性和抗湿能力。我有次去看我一个在辽宁开养殖场的朋友,他们选鸡苗的时候就特别注重鸡苗的毛色和活力,那些毛色光亮、活泼好动的鸡苗被选中的几率就更大。
而且鸡在散养过程中,社交关系也很重要。鸡群里有鸡王的存在,它会带领鸡群觅食、休息等。我们要观察鸡群的这种社交关系,如果发现鸡王欺负弱小的鸡,或者鸡群里有异常的争斗,就要及时调整。
这鸡的养殖真的是一门大学问,每一个环节都得考虑周全。从鸡啄羽的问题,到微量元素补充,再到散养场地的选择和规划,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鸡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
可是,我们现在虽然对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理念或者方法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特别的养殖案例,或者有没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