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茸蒿笋试春盘”春盘是哪个节气饮食风俗?难倒诗词大会72人
作者:纳兰唐儿
中国是个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诗韵。很多人从小在诗词的浸润下长大,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诗词大会》出现以后,惊骇地发现很多人何止是熟读唐诗三百首,储备量五千以上的比比皆是。喜欢诗词的人,小到五岁大到70岁的人都来登台了。更惊讶的是,每一季都有几个外国朋友选手。
诗词容易背,但是要理解诗歌中的深刻含义以及意境,那是需要一定的功力。外国朋友不但喜欢,而且读懂,除了天分还有求知的惊人毅力。同时,说明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且有韵味的语言。
别说外国朋友,就是国民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弄懂诗歌中的知识点,因为有些诗歌的信息量太大。例如,很多选手就裁在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这首词上。
题目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词中“春盘”是指哪个节气的饮食风俗?
选项分别是:A.立春、B.春分、C.谷雨
闯关的选手是11岁六年级小学生田涵辰。很幸运,他经过慎重思考,选出了正确答案A。但是,百人团的答题情况却差强人意,有72人折戟沉沙,纷纷落马,出乎意外。
这道题有这么难吗?我们一起来看原文。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084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与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这是一首游记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写景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刘倩叔游山时品尝到了清茶和野餐的风味。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写春寒料峭的清晨,雨细风斜,寒气袭人,作者与同伴在欣赏早春美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至中午时雨就停,烟云缭绕山峦,河滩疏柳,沐浴着淡淡阳光。俨然是一幅淡远的风景图画。
“媚”字用得最妙、传神,透露了作者喜悦的心情。作者从摇曳云淡日晴中的疏柳,觉察到了春意的萌发,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扑面而来。这是东坡逸怀豪气的个性。
“入淮清洛渐漫漫”,流入淮清洛的水,渐流渐远直至天际。作者正告老还乡,也有归隐寓意在内。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品尝到清茶野餐以及欢快的心情。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作者善于捕抓事物的特征,写了两件事物,即香茶和春盘。以雪乳形容泡茶时上浮的白泡。“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植物。
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春盘始于晋代,初名五辛盘。唐宋以后,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之俗,因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
喜欢杜甫诗的朋友会容易知道春盘是立春的饮食风俗,因为杜甫有一首《立春》诗,题目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是何节气了,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这二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茶叶和蔬菜的鲜美色泽,流露出苏轼品尝时的喜悦和畅适。从中可见,作者有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人间有味是清欢”,结尾画龙点睛,从生活感悟上升到了哲理,意境开阔、高远。
这首词,富有生活情趣又境界开阔,寄寓着作者闲雅的审美趣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中国的诗词以高度浓缩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希望我们以后背诵时,除了弄懂字词义,还要了解时代背景,才能知人论世。同时,诗词中出现的地点、风俗与节气也要注重,这样,才是真正地理解了一首诗词。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努力发扬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的灭亡,首先是从语言开始。我们初中学过的课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已经提醒了我们。
2020/10/13星期二完稿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衷心感谢!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古典诗词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转载。喜欢佛学、艺术,痴迷文学、易经,学的是六爻,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创,欢迎收藏、留言。只允许转发链接,凡是复制粘贴在本平台或别的平台,请征求我同意,否则以侵权起诉,我已经与维权骑士签约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
身无孔方兄,何以有清欢。醉酒人惆怅,漂泊岭南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