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赵滨:星二代出身,年少差点误入歧途,年近五十妻贤子孝

体坛娱记娱乐 2025-03-30 10:31:08

在电视剧《黄雀》里,李红旗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得心里发堵。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年男人。

每天睁眼就是父母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永远还不完的债。

最让人难受的是,这个活得那么辛苦的人,最后连命都搭进去了。

观众一边骂编剧心太狠,一边又忍不住心疼这个角色,因为他太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扛着全家重担的普通人。

李红旗的故事还没讲完,镜头外的演员赵滨正蹲在片场角落吃盒饭。

他刚拍完角色临死前的那场戏,手背上还留着拍打戏蹭破的油皮。

四十六岁的赵滨演了二十多年戏,这次终于因为李红旗被观众记住名字。

有人说他是"剧抛脸",演什么像什么;也有人说他是"星二代",毕竟他父亲赵成顺是河南当地有名的老戏骨。

但很少人知道,这个现在能把底层小人物演活的男人,年轻时差点成了街头混混。

赵滨小时候过得挺苦。

父母都在剧团工作,经常把他反锁在家里就去外地演出。

七八岁的孩子趴在窗台上,看着楼下小朋友跳皮筋,自己只能把家里柜子里的戏服翻出来披着玩。

等到了叛逆期,这种孤独变成了愤怒。

他开始逃学打架,跟着社会青年在游戏厅混日子。

班主任打电话到剧团找他爸:"你们家孩子再不管,迟早要进少管所。"

赵成顺接到电话那天,正在外地演包公。

他演了半辈子清官,突然发现连自己儿子都管不好。

第二天他就辞了剧团的工作,带着全部家当回老家开小卖部。

白天守着柜台卖烟酒,晚上给儿子补习功课。

赵滨到现在都记得,有次他翻墙逃学,刚跳下墙头就看见他爸蹲在墙根底下抽烟。

老赵什么也没说,把烟掐了拍拍裤子:"走,爸带你去吃烩面。"

那碗烩面吃得赵滨心里发慌。

他爸跟他说:"你要实在不想念书,明天开始跟我学演戏。"

老赵在小卖部门口支了个戏台,让儿子扮店小二,自己演买酒的顾客。

街坊邻居围过来看热闹,赵滨硬着头皮念台词,念着念着突然发现,原来站在人群里被关注的感觉,比在游戏厅打群架痛快多了。

真正让赵滨开窍的是有次在剧组跑龙套。

他演个被主角暴打的小混混,按剧本应该挨三拳就倒下。

结果对手演员入戏太深,结结实实揍了他七八拳。

导演没喊停,赵滨咬着牙把戏接住了。

收工后制片人塞给他两百块钱:"小伙子挺能扛,明天来演个有台词的角色吧。"

那天晚上他攥着钱蹲在影视城门口,突然明白他爸为什么说"戏比天大"。

演李红旗的时候,赵滨往角色里塞了很多自己的记忆。

有场戏是李红旗半夜在工地搬砖,他特意在工服里穿了件洗变形的旧背心,那是他爸当年跑龙套时常穿的衣服。

拍到李红旗猝死的那场戏,他躺在地上突然想起小时候发高烧,他爸背着他跑三里地去诊所。

那时候他觉得父亲的背特别宽,现在才懂那都是被生活压出来的肌肉。

观众说李红旗死得太憋屈,赵滨却觉得这个结局真实。

他见过太多像李红旗这样的人,在菜市场为了两毛钱跟人吵架的摊主,在工地蹲着吃泡面的民工,还有那些凌晨三点扫大街的清洁工。

这些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逆风翻盘的机会,但正是这些扛着生活重担的背影,撑起了千家万户的烟火气。

现在赵滨带着儿子去剧组探班,小孩总爱摆弄他那些奖杯。

有次儿子问他:"爸爸,你为什么老演这么苦的角色?"他指着远处正在搭布景的工人说:"你看那些叔叔,他们流的汗比爸爸演的哭戏真实多了。"

夕阳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当年老赵带着他站在小卖部门口唱戏的光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 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6

体坛娱记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