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饭的优先级,要高于其他一切事情

安安小小姐姐 2024-10-16 07:19:55

最近,祖国的东北方向,似乎不是那么平静。

不平静的起因,据说是38线南侧向对方宣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一件羽绒服和一块表,分别能换多少斤粮食。

一件羽绒服能换多少粮食?我们只需要知道羽绒服的价格,再知道粮食的价值,小学生都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但在世界的某些区域,并非所有的基本事实,人人均享有知情权。

羽绒服能换多少粮食,这听起来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但如果你吃不饱饭,而村长家的一件羽绒服,能换你一年的口粮,这件事着实就非常大逆不道了。

二战结束以来,吃饱饭并活下来的优先级高于其他任何事情,基本是这颗星球上80亿人的共识(如果你认为不是如此,请忽略接下来的信息,直接走开)。

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我国辽宁省和吉林省东边的国家,1998年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55%,之后在发达国家的援助之下,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到2017年,这项指标下降到9.3%。

营养不良发生率的背后,一般与粮食的短暂有关。

据说,这个国家当前军队的粮食配给指标约为600克/人/天,由于这个国家并不喜欢披露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这个说法的真假未知。

但,我们可以从我国历年来的数据,感受这个指标的影响力。

粮食、糖料和油料,是我们饮食中最重要的来源,所以用当年全国总产量除以当年人口数据,再除以365天,就能得到不出口不进口情况下,人均理论上能够摄入的最大量。

基于以上计算方法可知,1959年和1960年,我国每人每天的粮食产量,低于600克,此时我国出现了人口锐减的现象。

之后有涨有落,直到2004年,才稳定在人均每天一千克粮食的标准之上。

在饥饿指数中,我国饥饿指数低于5%的时间点,与前述的时间相近。

这说明,我国直到这个时候,才真正摆脱饥饿。

多说一句:如果让时光回到1977年,你问当时的人,他的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大的概率 ,或许是吃饱饭。

油料和糖料历年来的人均产量波动是很大的,一则这两项不是饮食最主要的支出项目,二则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从国际市场通过贸易来满足居民对油、糖的需求,也是解决方法之一。

以阶段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信大家心中会有共同的答案(从我们文章里的评论来看,也有不少网友反对这个共同的答案)。

不管如何,生存,大于一切。吃饱饭,是高于其他一切任何事情的,包括名牌手表和名牌羽绒服。

0 阅读:13

安安小小姐姐

简介: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各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