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职业选手”写的草书,能够挑战“草圣”,米芾:如同王羲之降世

书画群英 2023-07-11 19:47:23

在书法发展中,草书根据放纵程度的不同 ,被分成了大草跟小草,对于当今学者来说,大家似乎都喜欢行笔诡谲开张,气势奔放磅礴的大草。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大草行笔过于舒展连绵,根基不稳固很难写出其中气韵,甚至还会让用笔变的逐渐油滑,小草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小草脱胎于章草的“波挑”手法,增强了字体内部以及上下两笔的呼应感,但又不过分追求缠绕的笔丝,发力点相较于大草更加独立。

多用手腕跟手指发力,以中锋行笔,提按变化的弹跳度富有韵律,有着优雅、闲适之感,相较于章草它更加的腾跃、简洁,艺术性更加强烈。

与狂草相比它行笔章法较为有度,更加容易把握,实用性也略胜一筹,就像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都是小草的经典代表。

其实除了这两件,孙过庭还有一件草书《千字文》也值得我们一学,此作写于孙过庭38岁,全卷共计1000余字,单字大小约为2厘米。

是其唯一的草书真迹,孙过庭一生致力于草书,后来干脆直接辞官,大力研究“二王”笔法,成为一个“职业选手”,甚至临摹“二王”到“往往真赝不易分辨”。

就像这卷《千字文》用笔沉着含蓄,有着古雅秀逸之风,笔势坚韧挺劲,法度恪守较为严谨,蕴含温润平和之风,但又不失飞动之势。

行笔兼容飘逸感和刚健气,点画变化无穷,用锋之法丰富多彩,中锋、藏锋、搭锋相互配合,呈现出神采飞扬之感,具有超强的控笔力度。

例如文中的“玄”字转折有度,笔势灵动,毫无凝滞之感,做到“形神兼备”,这种功力甚至可以挑战“草圣”张旭、怀素。

甚至米芾也曾评价其字曰:“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顷见《千文》真迹,尤可以见晋人用笔之意。”

这两句话是说当时市面上流传的王羲之字迹,大多出自孙过庭之笔,他的草书犹如王羲之降世,让他心悦诚服,特别是草书《千字文》晋人之风最盛。

时常临摹,可以学到最正宗的魏晋“草法”,领悟到“二王”的用笔精髓,增强行笔的节奏感,深谙草书法度,为自身打下一个良好的草书基础。

帮助自我打开草书的灵活创新之路,同时他曾在《书谱》中说:“察之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在临摹时,一定仔细观察点画的细节处理以笔法的微妙变化。

先将字形把握好之后,再去追求神似,若能将卷中的1000个字掌握,后续临摹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人作品就有法可依、毫不困难。

1 阅读:656
评论列表
  • 2023-10-07 18:31

    好的书法,皆臂腕之力,非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