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通过新法帮立陶宛“报复”中国?一只“纸老虎”!

青木在德国 2023-06-08 05:48:33

“先谈后,后实施惩罚性关税”,德国《商报》7日报道,在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后,欧盟委员会于周三通过所谓的《反胁迫工具法案》(ACI),赋予欧盟新保护措施,以吓阻其他国家用“经济威胁”向欧盟成员国施压。欧盟一直被被视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这一法律的实施,象征着欧盟近年来的保护主义再次得到加强。

欧盟总部。

远离自由贸易

ACI已经由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正式批准,预计将于今年秋天生效。欧盟反胁迫措施采取不同类型的报复行动,如冻结进入欧盟的公共市场、阻止某些产品获得在欧盟的营销授权、阻止投资等。不过,这将是在进行调解无效之后才会采取的措施。

欧洲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称赞:“这是欧盟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使我们能够更有信心地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国外贸部长贝克表示欢迎:“这是为我们的欧洲贸易上不再幼稚,有维护贸易开放的工具来应对风险。”

欧盟公报。

德国籍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写道:“这一新工具将使欧盟能够应对经济胁迫,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捍卫其及其成员国的利益。”而且,欧盟委员会还计划于 6 月 20 日制定欧洲经济安全战略。

使用这种强制措施的可能性,表明欧盟已经不再依赖自由贸易手段,开始像美国那样远离世界贸易组织(WTO)仲裁程序。“有时有必要将武器摆在桌面上,即使你知道它不会每天都使用,”朗格扬言。

冯德莱恩。

中国和美国是可能的目标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欧盟的反胁迫措施开始执行后,将适用于目前立陶宛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纠纷。2021年,立陶宛违反外交合约接受了台当局在该国首都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的要求。对此,中方在外交交涉不果后,果断停止了与立陶宛的某些贸易。当年年底,在立陶宛的喊叫及美国的强压下,欧盟委员会提出了ACI草案。

立陶宛外长和美国国务卿。

今年3月底,欧盟成员国就原则达成一致。欧洲议会还坚持要求,可能的反措施清单很广泛,并且有约束力的最后期限可以防止延误,受影响的国家应该从胁迫者那里得到赔偿,目前的决议仍未知是否这方面内容。

不过,当被问及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新工具时,兰格的回答并不仅仅针对中国,而是“将中国和美国等列为潜在目标”。如果欧盟引入对美国大公司造成打击的数字税,美国将以惩罚性关税威胁欧盟。 兰格认为,只要“国家考虑将贸易和投资工具用作政治武器”,就可以使用该工具。

立陶宛本来是中欧班列的一个物流枢纽。

决定权在欧盟成员国

然而,欧盟成员国在关键时刻削弱了最初的提议。 为了防止欧盟委员会增加权力,他们坚持自己实施反制裁。这意味着,由 27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决定第三国的某种行为是否应归类为胁迫,而不是欧盟委员会。目前的法律草案规定:“执行权应移交给理事会。”这是成员国把握权力的地方,他们也想保留改变委员会提议的制裁的选择权。

欧盟最近还收紧了对中国的立场。中国不再仅仅被称为合作伙伴,也被称为竞争者和对手。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在 2020 年底最后一刻谈判达成的中欧投资协议已被搁置。同时,美国正试图在技术上放慢中国的步伐,并让欧洲共同遏制中国。尽管欧盟不同意美国对华“脱钩”的建议,但仍表示要对中国“去风险化“。

西欧国家对华贸易尤其紧密。

《新苏黎世报》指出,由于该法预计将在秋季投入使用,令人不安的问题出现了,尤其是对柏林而言,是否真的要使用这些措施。 毕竟,就绝对值而言,与中国的贸易对任何欧盟国家的重要性都不如对德国重要。观察家们认为,这一法规真正实施将非常困难,因为一旦实施,这些成员国也将受到对方国家的惩罚。这对一些欧盟国家而言,对经济是致命性的。

1 阅读:502

青木在德国

简介:《环球时报》驻德记者,分享让人思考的国际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