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一项名为“人体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人类粪便RNA样本中的一种新型微小生命形式。
这种生命体的结构非常奇特,是一种环状 RNA分子,没有直链 RNA分子的“标志物”,能够正常表达出其基因序列。
为了确定这种RNA的身份,科学家们通过对数据库中超过12000个人类RNA样本进行基因搜索,并最终筛选出了 358 个与众不同的序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3b1e6dc5d0cf2f6a250d44f8aeab20.jpg)
这些序列中,一个编号为dsr0211-B7的样本引起了研究团队的极大兴趣,因为它与众不同且似乎与其他序列没有明显的关联。
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揭示了这个样本的秘密,它竟然能帮助编码一种名为「Sbp」的新蛋白质。
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发现,科学家们决定将这种环状RNA序列命名为“方尖碑”。
那么这种“方尖碑”又是什么呢?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 RNA 分子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病毒类型,它们在遗传上与已知病毒不同,并且只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和增殖。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人体内都存在着大量副作用微弱、传播方式隐秘的“方尖碑”,而这些方尖碑无处不在,被称为“人体微生物组”。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人类会主动接受和寄养这种入侵性极强的病毒?
科学家们决定不放过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调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b78a02eb3dbdd4fa91ba00ad2a3cd1.jpg)
首先,他们发现在大多数人类已经驯化的细菌中,都发现了丰富的“方尖碑”序列。
比如,在细菌链球菌、肠球菌和肠杆菌等与人类共生已久的物种中,都发现了完整的 “方尖碑”序列。
这表明,“方尖碑”与这些细菌密切相关,并可能在人类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a1f945bdb872058e5118c13353bbb4.jpg)
进一步研究还揭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那就是“方尖碑”不仅可在人类身上发现,还可以在小鼠、猴子、大象等数十种食草动物体内找到踪影。
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方尖碑”是否是与人类和其他动物协同进化的一种现象,逐渐变得互惠共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ce0b0a1611da5ba510fa3bc1d6fc1c.jpg)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研究还发现,反刍动物(如牛、羊等)肠道中的一些细菌群落中也带有方尖碑sequences,这些细菌与人类肠道中的链球菌有较高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让科学家们更加坚信,“方尖碑”可能起源于 先祖驯化,并在不同物种之间经过进化变异,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多样性生命形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32965da39b3b8fa30d9f911f20fa41.jpg)
令人兴奋的是,2017年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后,仅仅一年后,在法国巴黎郊区的一项调查中又获得了一项重大突破。
此次调查的目的原本是分析大肠中的细菌对健康和肥胖等疾病的影响,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物种存在。
这个新物种就是从前未被人类认知过的大肠桿菌中的一种新的“方尖碑”.
为了验证这个发现,新物种经大量测试确实证明了该物种属于方尖碑族,但此时研究人员也有些担心,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误把真正的微生物组忽视了,他们关注点一直放在细菌本身,并始终认为未被病毒感染。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前提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a4aee5e5b3eaa95d6b175ffead498c.jpg)
如果大肠杆菌者被“方尖碑”感染,那么根据脊椎动物物种演化史,上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驯化并保留了大量“方尖碑”,可能已经是它们的熟悉共存状态了。
这项成果震惊了世界,也让科学家们意识到了自己在微生物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那就是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成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51874809f757c7362969e8bd21df1b.jpg)
于是,微生物组学家们激动地开始系统排查之前的研究数据,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有关“方尖碑”的线索。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发现了大量与已知“方尖碑”序列高度相关,但之前未被注意到,因为它们都是病毒RNA,因此被排除在外的数据样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73a60960d8653b1631eb595ed1fe5b.jpg)
这些新的RNA样本不仅验证了“方尖碑”的存在,还揭示了它们存在于许多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广泛性,例如水生环境、土壤以及其它动物体内。
这些发现令人振奋,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58a09869bc3453abc7066da7b59660.jpg)
在水中、土壤中以及动物体内,还有多少未知的“方尖碑”?
这些“方尖碑”的进化方向是怎样的?
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人类是否会与这些环境中的“方尖碑”相互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7455b48be85e427480af147070cdd8.jpg)
面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迫切希望能够用调查船或航空工具系统探测水面之下,寻找隐藏着什么神秘事物。他们想知道人类是否只是生活方式改变,在不断适应环境,还是整个世界都因为“方尖碑”而改变了。
然而,这个梦想要实现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89703e319e9de69011e8ead0ddccde.jpg)
尽管如此,这项重大发现无疑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探索之窗,未来或许能深入了解这些神秘的微小生命,揭开它们更多未知的秘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337ef567a5c2f5c4f362e9954937e8.jpg)
关于“方尖碑”的人类健康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它对人类健康究竟有多大影响,但科学家们根据线索进行了推测。
他们认为,与链球菌一样常见的细菌可能让人们对“方尖碑”产生信任,认为它是益生元,对人体健康有帮助。
链球菌是脊椎动物口腔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从蛙类到鸟类都离不开链球菌,因为它们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唾液凝固形成块状物,更加适合消化,有利于食品保存,提高了动物生存几率。
链球菌不同于许多其它细菌,它不会通过分裂繁殖后代,而是通过接合从体外吸收外来 DNA 的方式进行增殖,这意味着链球菌有较强的基因水平转移能力,可以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同时共享给新一代后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8249110afb0b78bd1bc1ca36cbda04.jpg)
因此,“方尖碑”作为 DNA 形式存在于链球菌中的可能性很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体内到处都有它们,因为它可以通过与我们共生的链球菌不断增殖传递给下一代。
此外,一些与链球菌密切相关的人体部位,如喉咙和牙齿之间,都能找到大量“方尖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bce2394dec040e029fcd5ee57d469b.jpg)
更重要的是,牙齿上有许多名为牙斑的黏膜,其中栖息着大量链球菌,而链球菌已经被证实能够产生“方尖碑”并释放到唾液中,为“方尖碑”的传播开辟了渠道,这也意味着链球菌可能充当着宿主和“方尖碑”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的重要角色。
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粘血症或糟糕胃症,这使得他们的大肠组群发生了剧烈改变甚至产生了相反情况。“方尖碑”在这些患者的大肠组群中非常丰富,不同类型的人群似乎也拥有不同种类的“方尖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90c11a22f52c9a4e3854f90e16d6a3.jpg)
这一现象令人好奇,有许多人开始推测,如果将“方尖碑”分离出来并输入到健康人群中是否会造成危害,甚至会引起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攻击反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032f944c317052b75bbe19957af158.jpg)
然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对这些被认为是正遭受入侵的病毒体进行过深入研究!
这使得现在很多学者呼吁应该对这些极有趣且极有可能与人体密切相关非常重要的小家伙进行深入探索,不仅可以推动科学进步,也可以探寻新的医疗手段甚至创造出新的疗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28bcdfbd4fb2a749e2f9a8c4113f66.jpg)
人的产值就是灵魂吧[得瑟]
来亲吻一下,交换一下我们的方尖碑……
历史上所有病毒在与人类共存的道路上都经历过不愉快 最近的是新冠病毒 病毒并不傻 他们完全明白把宿主干掉自己也会死的道理 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求一个与人类免疫系统达到平衡的点来进行进化 最后完成寄生 另外 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与人类互惠互生 也有很多是“不交房租”的
古代道家,早就确定人体内存在遗传寄生物,称为体内众生,五脏神明!
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和自然界一样,都是和这些微生物共存的,只是当你失去阴阳平衡以后,他们才表现出一定的侵略性,这时候以为是他们导致你生病。平时和你平等共处,还带给你益处!
寄生病毒,人体不可或缺
动物体就是他们的宇宙
扯淡
人体就是一个大细菌培养体,生殖通道就是微酸性,菌落平衡才能健康。
病毒有很多人不具有的高级功能[点赞][点赞]
下个发现叫圆球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