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这段纷扰复杂的历史时期,各个政权如同繁星点点,散落在华夏大地上。而在这些政权中,南平,这个地处湖北江陵与公安的小国,虽然面积不大、国力不强,但却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在乱世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平政权的四位君主:荆南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保融、侍中高保勖、侍中高继冲,看看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中书写自己的传奇的。

高从诲
一、荆南文献王高从诲:无赖君王与绝代明君的双重身份
天成三年,即公元928年,南平王朝的开国君主高季兴离世,其子高从诲继位。高季兴原本是晚唐时期汴州一个有钱人家的家奴,后来因被朱温赏识而步入仕途,最终建立了南平政权。然而,高季兴死后,留给高从诲的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高从诲继位时,五代十国的局势已经初具规模。在这个群雄割据的时代,南平政权因其地理位置和国力限制,始终处于强敌环伺之中。然而,高从诲却以其独特的治国理念,使南平政权在乱世中得以生存并发展壮大。
高从诲的治国理念可以概括为“不要名誉,只要实利”。他深知南平国力弱小,无法与周边大国抗衡,因此选择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策略。他从不称帝,而是积极鼓动其他政权开国建国,自己则从中渔利。这种看似无赖的做法,实际上却为南平政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资治通鉴》和《新五代史》记载,高从诲在位期间,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周边政权,劝其开国建国。同时,他还利用南平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对过往使者和商队进行拦截和盘剥,以此充实国库。然而,高从诲虽然抢钱,但从不中饱私囊,而是把这些银钱都用之于民,使得南平的人均GDP再创新高。
高从诲的这种做法虽然饱受争议,但却在实际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南平政权在他的治理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五代十国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同时,高从诲本人也因其勤奋努力、节省俭朴、心地善良的品质而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他“性明达,亲礼贤士”,清代文学家吴任臣也称他“为人明敏,注重成果的实干者”。
然而,尽管高从诲在治国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但他的无赖做法还是让他在历史留下了不少骂名。人们常把他称作“高赖子”,认为他是一个不忠不义的无赖君王。但正如历史总是具有两面性一样,高从诲在南平政权中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南平政权在乱世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高保融
二、贞懿王高保融:平庸君主的仁政之路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五代十国时期即将走向终结。而在这段历史即将落幕之际,南平政权的第三位国君贞懿王高保融登上了历史舞台。
高保融是一位性格懦弱、资质平庸的君主。他继位时,南平政权已经处于五代十国的末期,周边大国纷纷崛起,南平政权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然而,高保融却以其仁政和谦逊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据史料记载,高保融在位期间,施行仁政,体恤百姓。他注重民生,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得南平政权在乱世中保持了一段时期的安定和繁荣。同时,高保融还以其谦逊的品质赢得了周边大国的尊重。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后周、后蜀等政权,表达友好和臣服之意,为南平政权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然而,高保融的平庸也让他在治国方面缺乏远见和魄力。他过于依赖弟弟高保勖的辅佐,自己在政务上缺乏主见和决断力。这使得南平政权在面临外部威胁时,往往难以做出有效的应对。尽管如此,高保融的仁政和谦逊品质还是让他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去世时,南平上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无疑是对他治国理念的最大肯定。

高保勖
三、侍中高保勖:从贤明到堕落的蜕变
高保勖是南平政权的第四位国君,也是高保融的弟弟。他在高保融在位期间就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谦逊的品质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尊敬。然而,当他登上王位后,却经历了从贤明到堕落的蜕变。
高保勖年少时身体欠佳,长期在内苑静养。这让他有了大把的时间来读书和思考。他聪明睿智,对治国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高保融在位期间,他辅佐哥哥处理政务,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
然而,当高保勖登上王位后,他的性情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变得荒淫无度,沉迷于后宫的玩乐之中,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同时,他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巡游四方,导致国力衰弱、民怨沸腾。
高保勖的这种堕落行为无疑是对南平政权的巨大打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堕落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北宋建立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统一的决心让南平政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高保勖深知南平无法与北宋抗衡,因此选择了放弃抵抗、享受当下的生活方式。这种选择虽然看似懦弱和堕落,但也许是他对南平政权未来命运的一种清醒认识。

高继冲
四、侍中高继冲:南平政权的最后绝唱
公元963年,南平政权的最后一位国君高继冲继位。然而,他的王位还没坐热,就迎来了北宋的大军。在宋军的强大攻势下,高继冲选择了纳土归降,南平政权至此灭亡。
高继冲是高保融的长子,也是南平政权的末代君主。他继位时,南平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北宋的强势崛起和周边大国的虎视眈眈,高继冲无力回天。他只能选择接受现实,向北宋称臣。
高继冲在位期间虽然时间短暂,但他却以南平德仁王的身份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镇守彭门(今江苏徐州)期间,政事委诸僚佐,有德政。因此被百姓请求留葬当地,但不被宋太祖允许。尽管如此,高继冲的德政还是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
南平政权的灭亡标志着五代十国时期的结束。在这个乱世中,南平政权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了自己的传奇。而高从诲、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这四位君主也以其各自不同的品质和作为在南平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荆南
五、南平政权的生存智慧与历史启示
南平政权作为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小国,能够在乱世中生存并发展壮大,无疑得益于其独特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南平政权深知自己国力弱小,无法与周边大国抗衡。因此,他们选择了低调做人的策略,从不称帝或张扬自己的实力。同时,他们又积极鼓动其他政权开国建国,自己则从中渔利。这种看似无赖的做法实际上却为南平政权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灵活周旋、巧妙应对:南平政权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是周边大国争夺的焦点。然而,南平政权却以其灵活周旋、巧妙应对的策略成功避免了多次战争。他们通过与周边大国建立友好关系、派遣使者表达臣服之意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这种策略不仅让南平政权在乱世中保持了安定和繁荣,还为其赢得了宝贵的生存时间。注重民生、赢得民心:南平政权的君主们深知民心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注重民生、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等措施来赢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这使得南平政权在面临外部威胁时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南平政权的生存智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它告诉我们,在乱世中生存并发展壮大需要智慧、勇气和毅力。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取决于其民心和政治制度。只有赢得民心、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制度,才能让一个国家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南平政权的四位君主高从诲、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各自以其不同的品质和作为在南平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南平政权的传奇故事。同时,南平政权的生存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在乱世中生存并发展壮大需要智慧、勇气和毅力,更需要赢得民心和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