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28日,正值庐山会议期间,这天吴法宪刚起床就碰巧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要求他马上到自己那去。见面才知道,周总理是要他主动写个检讨,理由很恰当:“你是办事组副组长,组长没有来,你们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应该主动承担一点责任。写检讨把事情说清楚就算了。”

见吴法宪有些犹豫,对作检讨一事下不定决心,周总理又“加了把火”:“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主要还是替‘副统帅’担责任。你应该明白,问题是‘副统帅’的讲话引出来的。你们要保护好‘副帅’,有‘副帅’才有你呀,不然他们要攻到‘副帅’头上了。”
这样的话,在后续几次检讨中,叶群也跟吴法宪说过,要他检讨得深刻些、主动些。
吴法宪明白这是周总理的好意,当即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好这个检讨的,在关于怎么写方面,有个小问题,能否说自己提出讨论“副帅”的讲话,干扰了大会工作方向。周总理听后表示赞同。当时周总理是会议主持者,若是吴法宪不做说明,好像成他提出来要讨论“副帅”讲话的了。
吴法宪明白其中意思,这样一来自己不仅保护了“副帅”,还替周总理承担了一些责任。
写检讨前,吴法宪到“副帅”住处请示,征求相关意见。“副帅”说起昨天的事:康生约周总理一块到他这,汇报陈伯达、吴法宪和汪东兴三人的情况,说他们是“主犯”,陈毅也参与其中。

“副帅”告诉吴法宪,我是不同意这个意见的,并讲自己为他强硬辩解过。大概情况是:康生说吴法宪造谣,“副帅”说吴跟自己从红一军团到四野,跟了几十年,从没听过吴造谣,更何况吴跟陈毅、汪东兴也没有联系。
“副帅”的详细解释是十分难得的,吴法宪听后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作检讨,分担压力的想法。当吴法宪说出周总理要自己写个检讨的事,“副帅”情绪十分激动,坚决不要吴写检讨。听到这是周总理的意见,吴法宪也表示认可后,“副帅”没再要求,只说了句:“要检讨你检讨,你的检讨我不看也不审,用你的名义送上去。”
就检讨一事,吴法宪看出了 “副帅”的不高兴,但他又不好违背周总理的好意,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写。吴法宪把检讨写好后,拿给李作鹏、邱会作看(黄永胜还没上山)。三人一合计:言多必失,简洁些好。所以吴法宪上送的检讨只有几百字,一是讲讨论“副帅”讲话的意见是自己提的,二是承认自己对“副帅”的讲话内容有理解上的偏差。

几天后,黄永胜上山。原定议程是会议后期黄永胜上山,吴法宪就回北京;但到黄永胜要上山时,吴法宪提出回北京接替工作时,周总理说要请示毛主席,请示的结果是吴不要回,黄立即上山,李德生回北京“看家”。
嗅觉灵敏的吴法宪,经此一事,顿生危机感,心里做好要倒霉的打算。
黄永胜一上山就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告诉黄永胜:“你一个组长不在,你的副组长和副总长就在这里起哄了。”得,作检讨吧。
提前收到消息的叶群,主动登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门,商量好“各自检讨、互不涉及,说死山上山下没有联系,不把‘副帅’和黄永胜牵扯进来”等检讨原则。
但是不久,“副帅”之子到吴法宪处,说爸爸的意见是不要你作检讨,有问题要检讨也是他,你没有责任。吴法宪感动之余,又把自己认可的周总理说的那套讲了一遍。“副帅”之子并不理解,而且很不高兴,之后逢人就讲吴法宪不如陈伯达,陈根本不作检讨,吴检讨了三次。

吴法宪知道后很是不满意,这么大个事,他一个小孩怎么可以出来横加干涉和评论呢?话又说回来了,正因为吴法宪检讨、陈伯达不检讨,陈伯达才会被毛主席点名批评,干脆利落地“打下去”;吴法宪比之多在外面潇洒一年。
但是对于吴法宪,毛主席也并非完全高抬贵手,对这位高级军事干部的处理,绕不开“副统帅”。毛主席有意调整空军领导班子,要把吴从空军司令上拿下来,安排空军副司令曹里怀接任,主持空军工作。

“副帅”强烈反对,说了曹里怀一大堆缺点,并强调空军的工作还是得吴法宪来。就这样,吴法宪直到“913”才被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