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判断是对的,新风向对俄罗斯有利,乌克兰很怕中国立场有变

怜菡说国际 2023-10-29 07:10:02

乌克兰方面日前宣布,本月末,他们将在马耳他举行新一轮和平峰会,讨论俄乌冲突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彭博社日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虽然超过55个国家的代表将参加马耳他和平峰会,但中国预计不会派出代表参加该峰会。该报还声称,中方的缺席,“可能会让乌克兰方面大失所望”。

【吉达峰会结束后,乌克兰又在马耳他举行新一轮和平峰会】

彭博社得出这个结论也很正常,毕竟最近中俄高层的互动,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既然有消息传出,中方可能会拒绝乌克兰的和平峰会要求,那么泽连斯基政府担忧中方的立场出现新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关于中方缺席马耳他和平峰会的消息,目前还只是彭博社的一家之言,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

我们都知道,今年8月初,乌克兰曾在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举行和平峰会,当时虽然中方参加了,但最终峰会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果,各方并没有达成任何意向、协议以及联合声明之类的文件,只是强调了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重要性。那么乌克兰办的第二次峰会,中方就算选择不去,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

【今年8月,在吉达峰会中,中方已经把立场说的很明白了】

在上次的和平峰会中,中方已经把自己的立场说得明白了,那就是中方一直站在客观中立的态度,呼吁俄乌冲突尽快以政治解决的方式结束,俄乌双方先无条件停火,然后坐上谈判桌好好谈。至于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归属,也需要双方心平气和地好好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和西方显然是不想接受,他们的态度还是没变,即俄罗斯军队必须全部撤出乌克兰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否则就没有进行和谈的余地。

那么,通过上一次的和平峰会,乌克兰与西方各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们也都摸清了。而这一次在马耳他举行的和平峰会,很有可能会像上次峰会一样,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且既然中方把该说的都说了,无论是乌克兰还是西方,他们都听不进去,又何必再大老远跑一趟欧洲呢?所以,中方这次不去参加马耳他和平峰会,也很正常。

另外,俄方最近的态度转变,以及普京对接下来局势的判断,也可能是影响中方决策的重要因素。

【普京在访华前,首次提到愿意采用中方和平立场作为俄乌和谈的基础】

本月中旬,也就是普京访华的前两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高度赞赏‘中国朋友的建议’,俄方已经做好了和谈的准备,并打算采用这些建议”。而普京提到的“中国朋友的建议”,指的就是今年2月,中方发布的一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重要文件,由于该文件一共包含12点基本立场,因此也被称为“中方12点和平立场”。

请注意,这是俄方首次表示愿意接受中方的“12点和平立场”。

普京的表态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的态度,已经出现转变的趋势。当然,这种趋势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时,在中方提出“12点和平立场”之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俄方高度赞赏中方的和平倡议,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继续讨论”,俄方正在安排专人进行研究——而这一研究,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不管俄罗斯这次出于什么目的,既然普京说了可以接受中方的和平立场作为俄乌和谈的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在官方层面,俄罗斯是比较认可中方提出的和平倡议的。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既然俄罗斯都这么说了,剩下的就是乌克兰能否接受的问题了。

【对于中方的和平倡议,乌克兰也同样表达了“感度赞赏”】

对于中方的和平倡议,乌克兰跟俄罗斯的态度其实是大差不差的,都是表达了“高度赞赏”,泽连斯基甚至表示愿意考虑“中国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但之后也是没了下文。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显然先乌克兰一步,表示可以接受中方和平立场作为俄乌和谈的基础,相当于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言归正传。乌克兰这次召开马耳他和平峰会,虽然是以多边形式进行的,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推广乌克兰的和平方案,希望借此试图说服中立国家全盘接受自己的“十条和平方案”。但我们现在希望的是,乌克兰能够接受中方的和平立场,先停火再坐下来好好谈,最终通过政治解决的方式结束俄乌冲突。因此如果需要沟通,也应该是中乌双边的沟通,在一场由西方和乌克兰主导的多边会议上,这样的共识可能会很难达成。

考虑到俄罗斯目前已经表示可以接受中方的和平立场,如果乌克兰也释放出同样的信号,那么这场打了一年多的冲突,就很有可能会在中方的劝和促谈下达成停火。当然,现在说这个还有点为时尚早,只要俄乌的停火条件差距太大且都没有任何妥协,冲突恐怕就还会持续下去,直到一方打不动为止。只不过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就连部分西方舆论也不得不承认,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发酵,现在的局面确实在向对俄罗斯有利的方向发展。

0 阅读:77

怜菡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