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晚年哀叹:“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过了就塞到床底下”

夜听訫语 2024-01-13 21:14:45

民国的时候,上海滩流传着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杜月笙会做人”这句评价可谓是很好的概括了他的一生,杜月笙的秘书也说过:“杜月笙之胜,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杜月笙这个名字没有特殊的含义,月半而生,出生于贫苦之家的他四岁时母亲去世,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

读书也不过只半年,十四岁的时候,杜月笙算是找到了一条温饱路,那就是到一家水果店,最拿手的就是削梨。

一段时间后,杜月笙感觉到在水果店没有出路,于是心一沉托关系到陈世昌门下,就此成为了青帮一员。

要说杜月笙发迹,还是要去黄金荣府上打杂,当时黄金荣公馆出了一档子事,公馆中一个小弟贪了烟土。

恰好公馆中能做事的都没在,杜月笙心一狠,直接就向老板娘林桂生请缨去追回这批烟土,拿上林桂生给的枪后,单一人就把一麻袋烟土追了回来。

这件事情受到了老板娘林桂生的好评,老板娘林桂生又将杜月笙带到了赌场,转眼间就赢了两千大洋。

林桂生将2000大洋交给杜月笙,让他自己处置,在当时2000大洋是一笔巨款,林桂生这一举动就是为了考验杜月笙的志向,所以还专门派人偷偷跟着他,想要看看他这两千大洋用在了哪了。

若是杜月笙拿这钱买房置地,那就说明这人可靠但不可大用,要是杜月笙拿这笔钱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那就此人既不可靠也不可用。

但是杜月笙的做法出乎了林桂生的意料,杜月笙用这笔钱还清了早年的欠债,其余的,大都散给了从前一起混街头的朋友。

杜月笙的举动让林桂生眼前一亮,不贪财善交友,所以林桂生才会将杜月笙带到黄金荣这位上海滩大佬的核心圈子。

杜月笙看人很准,结交人士不拘小节,戴笠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杜月笙都能够不顾身份与之交好。

当年杜月笙的公兴俱乐部有一个27、8岁的男赌客出老千“砸场子”,有人要处理他,他却说是杜月笙的好朋友,要求见杜月笙一面。

这个男赌客就是戴笠,杜月笙见后,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他,但看对方目光镇定、不卑不亢,于是遣散四周,单独与他交谈起来。

初遇戴笠,杜月笙便觉得此人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杜月笙出面,求黄金荣给蒋介石写了封推荐信,这才有了戴笠的飞黄腾达。

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前往南京,才刚到南京西郊,飞机就出了事故,戴笠当场死亡。

当杜月笙知道戴笠飞机失事横死之后,非常震惊,甚至崩溃失态到要跳楼随他而去,从戴笠离世以后,杜月笙的下意识表现足以看出两人的情谊深厚、纠葛之深。

后来杜月笙拒绝了蒋组建10万自卫军保卫上海的主张,与蒋互生嫌隙,因此不愿孑然一身去台湾,继续仰人鼻息,最后决定去号称“自由港”的香港。

杜月笙到了香港之后,他买了一个宅子,一家有三十几口子还是能够住得下,但整个房子其实也就客厅能撑点门面,家里人是根本不够用的,而且隔音很差。

在上海杜月笙有自己的产业,每个月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在香港这一切都没了,为了维持生活,他还试着做生意,可惜血本无归。

没有自己的公司,没有自己的人脉,想要生存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加上杜月笙的哮喘病越来越严重,这里需要钱来治病,几十号人又等着他来养,所以来到香港后的杜月笙发愁了。

不过很快迎来了转机,当时香港有个名叫李裁法的富豪,曾与杜月笙的渊源颇深,他还有一个绰号,叫“香港杜月笙”。

李裁法亲自安排杜月笙一家的生活,并在各方面都给予照顾,在李裁法的帮助之下,杜月笙的生活质量开始有所提高,一扫当初来香港时的种种不适。

后来杜月笙多方接触后,有了回到上海的机会,但是在受蒋威胁加上身体急速恶化,最终没有回到上海。

心知自己恐怕等不到回沪那天的杜月笙只得叫来陆京士、钱新之等人为他拟作遗嘱,并要求将他的遗体带回上海,葬在高桥。

当杜月笙临终前躺在病床上做遗产安排时,他的一番话惊呆了家人,一是他的财产只有十万美金。

二是将保险柜中所有借条烧毁,打借条的人在当时都是非富即贵的,他自己亲自一一销毁,儿女们非常不解。

烧的不是纸,而是真金白银,在杜月笙看来那一整箱欠条,与其说是人家欠他的钱,不如说是欠他的情,而这些情,是杜月笙留给后人比钱财更贵重的财富。

杜月笙去世之后,在顾嘉棠和陆京士的帮助下,孟小冬和其余几位妻子,将杜月笙的墓地安排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以此来慰藉其思乡之情。

对于杜月笙而言,抱怨也是有的,晚年曾说:“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过了就塞到床底下。”这一比喻,既是这位大亨对蒋的怨恨发泄,又是失去信任后凄楚处境的哀叹。

5 阅读:373

夜听訫语

简介:有趣,有料,有爱,更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