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约27.6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成长为千亿元市场。根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540亿美元(约1.1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作为核心参与者将占据重要份额。这一增长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化能力的提升。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显著,尤其在多源信息融合感知、人机自然交互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工业机器人如焊接、喷涂设备及服务机器人如医疗手术、物流机型性能稳步提升。此外,国内供应链整合与大规模生产能力优势明显,例如杭州宇树科技等企业已在春晚等国际舞台展示高精度动作控制能力,凸显技术成熟度。
应用场景与市场潜力人形机器人正加速渗透至家庭服务、医疗护理、教育、物流等多个领域。例如,春晚节目中机器人扭秧歌的表演展示了娱乐场景的应用潜力,而物流领域的智能导航机器人已逐步替代人工搬运。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陪护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服务机器人市场扩张。国际机构评价中国在机器人创新和应用拓展方面处于全球前列。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北京、上海等地已启动百亿级产业基金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落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工厂安装的生产机器人数量远超北美,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行业有望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