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立刻挣到五百万吗?
越长大越觉得,上班挣钱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上班路上挤地铁的重重磨难,睁开眼想着的是我要去干翻整个世界,晚上回来被这个世界收拾的服服帖帖。
坐地铁的打工仔好歹还算是白领,都市丽人,还有一种女性活的更悲惨,那就是工地的女工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基建也需要跟上,这个时候城市吸引了不少农村的劳动力进城打工。
这其中有男人也有女人,不过男人是主力军,工地为了省钱就男女混住,完全不在乎女性的隐私问题。
她们也是建设的一份力量,但是却没人关注她们的生活,真是让人很心酸。
●—≺挣钱不易≻—●
封建小农时期,人们总是秉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男生在外打工种地,女生在内操持家务,相夫教子。
那个时候男的在外面挣钱、种地,女的在家中操持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虽然不用抛头露面,但是干的也不比男的少。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现在的农村,稍微上点岁数的家庭还是维持着这种生活模式,老公公在外面挣钱,婆婆在家帮忙看孩子。
可是随着社会的改变,一个人挣钱已经不够这一家子花了,现在虽然国家不再严控生育,但是也没人生,或者说是没人敢生。
毕竟现在生个孩子早就不是添双筷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孩子以后的教育,成家之后的一切,都是不小的开销。
甚至还有可能因婚返贫,彩礼婚房婚礼,结束之后这一家子就被掏空了,年近半百的老父母可能还需要再出去打工还债。
以上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这也导致一个人挣钱一家子花从而变得贫穷,需要父母二人共同务工,才能勉强负担起一个家的开支。
就这样许多农村妇女跟随丈夫进城务工,孩子则拜托家里老人照顾,又导致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产生。
进入城市的农村妇女,又面临新的问题,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之前在家“文武双全”的她们到了城市反而无用武之地,只能进厂做工。
有些幸运的姑娘因为在村里的时候就手巧,所以到城市之后顺利的进入了棉纺厂等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但是有些姑娘,因为没啥手艺只能做劳力,所以她们进入了工地做了工地女工。
这份工作意味着你将摒弃性别意识,在老板的眼里你就是个劳动工具人,男人?女人?都会被当牲口用的。
相较于男性,女性在体能方面确实不行,每个月还有几天不舒服。
但是为了赶上整体的进度,她们也不得不忍受身体的不适,进行劳动。
只是这些事情,都是茫茫不方便中的沧海一粟。
工资方面男女也极其不平等,男性一天大概能挣400-500块钱,女性则基本只有一半。
女性在工地上所有的工作基本都是小工,就是装卸一下水泥、砖块之类的比较低级的工作,就是给男人打下手的。
甚至有些比较拼并且有技术的女性也会去做男人的工作。
但是收获的不是尊重而是男人的歧视和嘲笑,嘲笑她们都不像一个女人一样。
这些还不是最不方便的,生活上的不方便,才是能击垮一个工地女工的最后一箭。
●—≺生活的不便≻—●
工地是一个群体环境,一群人住在一起本身就不方便,更别说男女混居了。
出去打工的女性基本都是二三十岁,女性爱美的基因还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抹平。
她们依然爱美,但是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再允许她们美丽。
她们不得不换下裙子,换上方便的裤子,脸被毒日头晒得发红,也不舍得买个防晒霜摸摸脸。
毕竟钱都要寄回家用的啊。
在工地上隐私就是个摆设,不热的时候就经常能看到工地上有人随地打地铺睡觉,有时候男女之间的床铺的界限就是一床被单。
睡觉上没隐私,洗澡、上厕所、换卫生巾上就更不方便了。男性可以直接光膀子在工地上用水冲冲,女性是没法直接出来的。
到了生理期的时候,最好是不要碰凉水的,但是工地上热水是奢侈品,为了方便工地女工不得不忍受生理期碰凉水这种酷刑,身体不舒服也很难请假。
有趣的,男性一直适应这种打工的生活,女性则是近十几年才开始这种生活。
这也导致男性一直有下工之后的娱乐生活,而女性在下工之后依然要负担起生活的杂事。
做饭,搞卫生、洗衣服。这些事情依然是妻子,女性在做,甚至有些工地上默认女性来做这些事情。
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的女性,大部分是年轻的时候就草草结婚,步入婚姻之后按照社会传统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
跟随丈夫来到城市务工之后,之前的生活状态却没有改变,男人下班之后两手一摊,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女人去管去做。
男人下班之后几个人一群喝喝啤酒侃侃大山,女的则自己安静的在逼仄的房间中呆着,或者看看手机,或者跟为数不多的女性同伴聊聊天。
●—≺如何生存≻—●
九三年出生的易琴就是一位工地女工,别看岁数小但是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年纪轻轻嫁人,之后老公为了挣钱去非洲务工。
孩子一天天长大,务农的钱不够家里用,没有一技之长的她也来到城市,做了一名工地女工。
工地上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干活,不开工就没钱赚,易琴每天都要出去工作是十小时左右。
不过她依然有小姑娘爱美的天性,在闲暇时间还是会捯饬一下自己,或者跟小姐妹一起出去逛街。
易琴身上的经历只是全中国广大工地女工的冰山一角。
这些工地女工都有这么几个共性:学历低,结婚早,没有一技之长,从边远地区出来。
由于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里有一点教育资源也紧着家里的男孩。
这导致很多适学女孩失学,为了补贴家里的男孩上学,她们不得不打工挣钱。
家里男孩若是学习好,能出头,也算是不辜负她们的期望,但是我看到的现实世界,却更多的是家里好几个姐姐的弟弟靠着姐姐生活,没有一点向上的活力。
想要什么就找姐姐要,姐姐负责弟弟人生的一切,弟弟就是姐姐的半个儿子。
辍学之后就马上面临结婚,就算你自己不想结婚身边的人也会催促你,毕竟彩礼也是一个大头,父母还需要你的彩礼给弟弟娶媳妇呢。
步入婚姻之后很快生孩子,生完孩子又面临生活的压力,现在务农可养活不起孩子了。
男人会很快离开家庭去挣钱,但是挣的钱又不够,女生因为小时候辍学也并没有学会什么一技之长,只能做做简单的小工。
我觉得很可怕的一点,就是这样的贫困其实会代际遗传,同样的命运会再一次落到这种家庭的女性身上。
看到了这种情况就更觉得张桂梅校长的伟大。
●—≺不做全职主妇≻—●
张校长看到了太多这种女孩子,决心救她们,只要学习,接受教育,就至少能阻绝贫困的延续,能更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孩子。
张老师受那么多苦那么累那么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些在重男轻女特别严重的地区的女孩子,可以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也是因为看多了女性的悲剧,所以张桂梅校长坚决拒绝自己的学生做全职主妇。
正如女权主义者欧内斯特·罗斯始终认为,“我们并不是同男人本身作战,而是同邪恶的原则斗争。”
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那些被父母标上价格嫁出去的女儿们,那些小小年纪就背起行囊去打工给哥哥弟弟付学费的姐妹们。
那些只因为性别是女就被要求放弃个人追求幸福自由权利的女孩们,因张老师得以冲破黑暗,去追寻属于生而为人的那份光明。
太多的工地女工没有碰到张校长这样的人,她们的生命路线被早早定格在了最传统最朴素的套子里。
结婚生子,挣钱,像一个陀螺一样的旋转到最后一刻。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社会的发展倒是也给了这些姑娘一些机会。
如果按照之前的生活轨迹,在家里种地看孩子,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现在她们还能有一个机会出来,去见识一下新的世界。
倒是有些人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机会之后,却依然迫切的把自己套回娇妻全职主妇的壳子里。
她们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但是骨子里依然想着的是依赖别人生活,放弃自己的生存能力。
男权社会,放在年轻女性面前的诱惑非常多。
各种声音都在劝女生“服从吧”“不要独立”“只要听话你就会过得比同龄人舒适”等等。
好像你不努力就能获得很好的生活,就可以比别人少奋斗几十年。
可是现象下的本质是什么?
那些东西根本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给的。如果别人不再想给了,随时都能把依赖他们的人打落谷底。
以前努力学习只是觉得辍学打工早早嫁人的命运不该属于自己,想给自己拼搏更好的未来。
毕业了才发现努力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对于女性来说至少经济独立,才可能会有话语权,才可能被平等对待。
否则永远没有真正的选择权。
●—≺小结≻—●
如果不是为了家累,为了孩子,谁愿意做这样艰苦的工作呢?
但是她们依然在这个绝对的男权工作中坚持着,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
佩服之余是不是可以给这些底层的女性更多政策上的偏向,给她们修建女性厕所和洗澡堂。
就这么一点点的优待,就会让女性过的更舒心更快乐。
除了生活方面在思想方面我们也应该更尊重她们,正是这些农民工的付出,基建才能如此快速的重造城市,“基建狂魔”才真正成为中国的名片。
但是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却依然遭人歧视,努力考学出来也被网络上的人笑称“小镇做题家”,遭受到不应该收到的歧视。
父亲母亲穷极一生将孩子送出农村,却依然受到别人的歧视,这才是让他们心中最憋气的事情吧。
希望大家更尊重农民工,工地女工,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努力着。
对于工地女工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