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注定短暂,我愿用倔强刻下爱过的痕迹

文晓圆聊成长 2025-03-10 04:30:53
我的长相和气质都很柔弱,很多人说我长得像温柔可人的小白兔,又像温顺乖巧的小绵羊,但我实际上,内心深处,却藏着一颗很倔很不服输的心。我的先生总说我是头披着羊皮的驴,说我的倔劲,十头牛都拉不回。 是的,我就是一头倔驴,一旦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会认真思考想要达成这件事,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然后,坚定地付诸行动,勇敢地承受这些必然的代价。 曾经,我也是每日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上班族。白天在格子间不停地敲击键盘,午休时则在母婴室吸奶,下班后就赶忙回家带娃。 家里并非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带娃,可我对于带娃这方面要求很高,也不愿退让,我不愿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家庭和睦而让我孩子被把尿、接触电子产品、吃太多零食。因为这些,我拒绝一切帮助,宁可一个人承担起带娃的重任。 因为我本就一副娇娇女的长相,所以几乎家里所有长辈都觉得我就是做不好一个妈妈,从一开始就带着纠错挑刺的态度来相处。只要孩子稍有生病,他们便会向我问责,还非要复盘此次生病的缘由,这让全年无休、一边工作一边带娃的我苦不堪言。 在孩子两岁那年,先生恰好要外调至外省工作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一个人背负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家庭矛盾以及带娃负担。那些在深夜,我独自抱着哭闹的婴儿在客厅踱步转圈的时光;那些在工作间隙,偷偷跑去使用吸奶器的狼狈时刻;那些被长辈指责 “不会当妈” 时,我暗自咬碎银牙的瞬间,都化作了每个夜晚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 其实,只要我服个软,交出带娃的话语权,对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就能轻松不少。可我内心那股倔强的火焰却熊熊燃烧,让我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太在乎孩子的养育与教育,坚持凡事都要亲力亲为。那时的日子着实难熬,我把工作以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带娃之中,却在这方面遭到全方位的否定与指摘,这种感觉令我几近崩溃与绝望。 面对家人的指摘和问责,我不仅没有屈服,还在闲暇之时拍摄了一些晒娃视频发布到网上。没想到,竟成功运营起一个通过认证的教育博主账号。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在质疑声中艰难前行的日子,反倒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不再是那个被他人看法左右的柔弱妈妈,而是一个在育儿领域勇敢探索、绽放光芒的前行者。 尽管后来家人依旧不认可我带娃方面的成就,但我已经越发不在意他们的评价了。因为渐渐地,小区里的妈妈们开始主动向我请教育儿经验,那一双双充满信任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和其他家长妈妈们也刷到了我的视频,在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认可与尊重。我在带娃领域逐渐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意见领袖。 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这份倔强在陌生人眼中,是值得收藏的育儿经。我已然不在乎这一切能否获得家人的认可了,因为,我已经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说来也怪,当我不再将家人的认可视为唯一的追求,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中时,反而渐渐地获得了家人的认可。如今,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和睦,曾经那些紧张与矛盾,都已化作过眼云烟。也是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很多事情,其实我们无需过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勇敢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终有一天,不仅可以得愿所偿,还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后来,带娃与工作的双重内卷,将我彻底拖入了时间被完全吞噬、整日深陷无序任务的泥沼之中。孩子年幼时,吃饭成了一场漫长的 “战役”。每个周末,所有的时间似乎都用在做饭和喂饭上。每顿饭,我都要坐在餐桌前,手持小勺,耐心地哄着孩子,一勺一勺地喂,常常一喂就是两个小时,这期间,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我的耐心也在一次次的等待与尝试中逐渐消磨。 哄睡同样艰难,每次都要一个小时以上。除此之外,洗衣、晾衣、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这些家务事就像永无止境的循环,将我紧紧缠绕。因为重视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我还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做实验,讲故事,如此这般,一整天过去,我竟连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而这仅仅只是身体上的极度疲惫,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心理上如影随形的压力与焦虑。带过娃的人都深有体会,带小月龄宝宝的日子里,妈妈整个人时刻处于一种高度无序的状态。孩子的哭闹毫无规律,需求也变幻莫测,作为看护人,所有的行为都没有既定目标,一切都得依据孩子的状况随时改变。这种无秩序、无目标、无反馈的应激状态,远比目标明确地加班到深夜更让人身心俱疲。 在这样高强度的压力之下,我开始出现抑郁的倾向。加上先生整整一年去外省工作,不在我的身边,满心的委屈与疲惫无处倾诉。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我独自守着哭闹的孩子,直到凌晨才能在疲惫中睡去。夜里,还得多次起夜给孩子喂奶,可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在头条上写文章。 或许在别人眼中,我这样的行为很奇怪,明明已经如此疲惫不堪,却还要去写作。但我自己清楚,不是我想写作,而是我太需要写作了。在那一个个寂静的清晨,敲击键盘的声音仿佛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我在这繁杂生活中寻得的一丝慰藉。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当前最迫切的,就是找到一件真正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哪怕毫无收益都没关系,我需要的先把我的心安住。在这混乱无序的生活中,写作成了我唯一的寄托。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意识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之所以会陷入内耗,或许正是因为总觉得日子过得没有意义,人生失去了方向。但其实,人生本就没有预设的意义,只要找一件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不会再在无意义的内耗中彷徨。 就在这样看似艰难又混沌的状态下,命运给了我一个惊喜。我竟然糊里糊涂地就做成了今日头条的文化领域黄 V,还获得了平台的青云计划奖。这不仅是对我写作能力的认可,更是在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无限可能。 也是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寻找,总会在生活的缝隙中找到一丝生命的乐趣。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愈发强烈地感受到,日复一日从事的行政工作,犹如一潭死水,难以提升我的实际工作能力。每天在办公室里重复着相似的流程,就像是用一年的工作经验机械地循环十年,生命悄然在周而复始且毫无意义的办公室政治中渐渐流逝。虽说在国企办公室做行政,在所有人眼中,是一个需要顾家的妈妈最安稳不过的 “铁饭碗”,但我向来不会把大众眼中所谓的标准化模式,作为自己做选择时的考量因素。 于是,在孩子 3 岁踏入幼儿园的这一年,我毅然决然地从国企单位裸辞了。这一决定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顶着全家人强烈的反对,以及周围所有人的不理解,转身投身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 大家都清楚,保险行业没有底薪,每个月是喝西北风,还是开单丰收,全凭个人本事与际遇,从本质上讲,这其实就是在创业。所有人都对此极度不解,像我这样一个性格内向、外表柔弱,还需要兼顾家庭的女孩子,为何要放弃国企办公室那份安稳的工作,偏偏选择充满挑战的销售类岗位。 其实,我也不是一个行事无脑冲动的人。在做每一个重大选择之前,我都会慎重思考自己需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并且做好了勇敢承担一切的准备。我早已经预料到自己将要接受一番怎样的考验,也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 事实也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无论是上学时期,还是身为上班族的阶段,从某种层面来看,都像是身处一个相对安逸的 “象牙塔”。只有真正走出来创业,白手起家,完全凭借自身本事去打拼生活,而不是每月依赖固定工资度日,才会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 “江湖”。 这三年来,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直播毫无征兆地被掐断。在展业的过程中,我不断遭受他人的质疑、辱骂与鄙视。这种恶意与以往办公室里同事间的勾心斗角截然不同。在办公室里,同事们或许还会顾及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面,最多耍些阴招,不至于毫无顾忌地去诋毁一个人。然而,在这广阔复杂的 “江湖” 之中,遭遇的恶意往往是不受约束、毫无缘由的。 刚开始从行政岗位转型做销售时,我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以及表达方式,都极度不适应。 我经历了一段极为漫长且艰难的蜕变过程,在这期间,谩骂与诋毁如影随形。在创业的头两年多,我还保留着过往做学生、做行政时的性格:即便客户一分钱都不支付,我也会掏心掏肺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把市场上所有的产品,以及我所知晓的一切信息,毫无保留地讲解清楚。我天真地以为,这样就能赢得客户的喜爱与信任。但现实却给了我沉重一击,我发现这样做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地想要榨取我的价值,一旦我无法满足他们那些过分的服务需求,他们便会对我心生怨恨,甚至这种恨意远超对那些什么都不提供的保险人。 我开始一次次地被这些陌生而又深刻的恶意打败。 不仅如此,曾经以为稳固可靠、共事多年的友谊,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远去。尽管我从未主动向周围的好友推销过保险产品,但身边的大部分好友还是悄然撤回了过往六七年积累的情谊,仅仅因为我成为了 “卖保险的”,便对我心怀戒备,渐行渐远。 尽管我下定了决心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但这个思维转变的过程,绝非仅仅咬咬牙、努努力就能立刻实现的。长达二十几年的自卑与自闭,多年来积累下的对自己的不认可,以及过度在意他人看法的习性,要想彻底改变,真的如同将一个完整的自己敲碎,再重新艰难地重塑。其中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我时常感到绝望与孤独。甚至一些十多年未曾联系的人,也莫名其妙地出现,给了我重重的一击,全盘否定我过往所有的付出;就连身边自幼一起长大、无比亲近的亲戚,也在此时对我落井下石。 这些接连不断的打击,对于本就身处困境、坚持了 3 年却仍未杀出一条生路的我来说,几乎是致命的。越是亲近、越是在乎的人,给予的伤害就越是深刻,越是让人心痛到难以自拔。 在那段黑暗无光的日子里,我的身心仿佛被一张无形且坚韧的大网紧紧束缚,无数次濒临崩溃的边缘,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挣扎,几乎要丧失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身体上,我被病痛无情地折磨着。极其严重的偏头痛如同恶魔一般缠上了我,每一次发作,都好似有千万根钢针同时猛刺我的太阳穴,痛意如汹涌的潮水般瞬间将我淹没。那种疼痛剧烈到让我失去理智,在房间里疯狂撞墙;此前就患上的胃病,也在此时趁火打劫,胃里时常泛起一阵又一阵的痉挛,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狠狠地揉捏着我的胃,那种绞痛让我冷汗直冒,却又无力抵抗。再加上生娃后逞强落下的一些后遗症,身体就像一台老旧失修的机器,每运转一下都发出不堪重负的 “嘎吱” 声,让我疲惫不堪。 精神上,我更是陷入了无尽的混沌与恍惚之中。 有一次,我在厨房里忙碌着,看着手里握着的刀,突然,脑海里毫无征兆地冒出一些奇怪而又可怕的想法:我突然在想,古时候的自刎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如果此刻,我将手中的刀往脖子上一抹,是不是就能让所有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煎熬都瞬间终结? 还有一次,我独自一人站在马路边等待绿灯。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一种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我在想,如果我在红灯亮起的时候,闭眼仰面往路中间走,是不是不用再睁眼面对这个让我疲惫不堪的世界了? 这些突如其来的极端想法,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将我原本就脆弱的神经炸得七零八落。每一次,我都被自己这些可怕的念头吓得浑身一颤,心中充满了恐惧与自责。 我向来是那样害怕给别人添麻烦,那样小心翼翼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生怕自己的言行会伤害到他人。我深知,如果我真的按照那些可怕的想法去做,会给无辜的司机带来怎样的灾难,会让深爱着我的家人陷入怎样的悲痛之中。 所以,即便内心的痛苦如海啸般汹涌,我依然凭借着内心深处那一丝对他人的爱与责任,强忍着痛苦,一次次地控制住了自己这些危险的想法。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哪怕我掏心掏肺地去付出,也会有很多人不认可,甚至还要对我踩上几脚。但是没有关系,我今后只需要在乎值得自己在乎的人就可以了。生命虽充满了苦难,但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就是我在这茫茫苦海中坚持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我,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努力活下去,去寻找那一丝可能出现的光明。 幸运的是,在这黑暗之中,我还有文字相伴。自儿时起,文字便成了我的救赎。记得那些被同龄人嘲笑、排挤的日子,放学后的我总是独自回到房间,或是阅读经典,或是记录心情。窗外的欢声笑语似乎与我隔绝,我只能对着那一页页空白,倾诉着心中的委屈、迷茫与渴望。每写下一个字,都仿佛是在向这个世界发出微弱的呐喊,渴望被听见,渴望被理解。 也正因如此,踏上创业之路后,我在文案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天赋。那些看似复杂的文案要求,对我来说几乎一点就通。别人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摸索的技巧,我只需被提点几句,便能迅速领悟并取得飞速进步。也曾有人向我请教过技巧,其实哪有什么技巧,不过是因为我已经和文字为伴二十几年了,二十几年的功底,哪是别人说取代就能取代的? 我一直是个勇敢的人,从不惧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心甘情愿承担一切因选择而带来的代价。我特别认同《遥远的救世主》中芮小丹说的那句话:“如果我的价值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我的先生曾跟我开玩笑,如果我到处说之前从珠海裸辞来到广州是因为他,后来又从国企裸辞投身创业是为了孩子。这样一来,全世界都会夸赞我是个无比伟大的妻子和母亲。但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因为事实本来就不是这样的。我做出这些决定,纯粹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清晰地知道,这些选择可能会让我面临诸多困难,甚至陷入困境,但我毫无怨言,因为这是我为了成为真正的自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说到这里,我也真的要感谢我的先生,一直支持我做的任何决定,婚前因为我想要裸辞换城市,就配合我,婚后,因为我想要裸辞创业,依然配合我。因此,我每天在家工作之余,会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给孩子最高质量的陪伴,给这个家庭提供温馨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现在,我还未走出低谷,还未杀出一条生路,但这次与曾经单纯地减肥或者裸辞换城市不同。如今的我,有了深深牵挂的家人,他们是我生命中的软肋,也是我前行的动力。在拼搏奋斗的道路上,我深切地意识到,我必须同时兼顾自己的健康,如此,方可给我爱的人更长久的陪伴。 这两天我在某乎上看到一篇帖子,是一个34岁的癌症晚期妈妈,提问可以给5岁的女儿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有一条点赞数最高的回答,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这条回答说,留给女儿一个 “完整的母亲”,才是最珍贵的礼物。要知道,在孩子的生命中,母亲的形象若残缺不全,甚至一片空白,极有可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埋下阴影,滋生出诸多心理问题。孩子或许会因此终身在缺爱的阴霾中徘徊,耗费余生去拼凑出一个完整母亲的模样。 所以,对于提问者的问题,针对这位妈妈的困惑,答主建议她拿起笔,在文字中回溯自己的过往。比如她的童年,她的青春,乃至于她后来的婚姻。用自己的故事去纪录自己的心,去慢慢告诉女儿,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教导她如何为人处世,怎样去理解喜欢和爱,甚至,告诉孩子何为死亡,又该如何好好活着。 将来当女儿在成长的道路上,孤身一人时,慢慢拾起母亲留下的这些珍贵 “遗产”,她定会惊讶地发现,记忆中那个或许有些模糊的母亲,竟如此鲜活、完整。完整到,仿佛母亲从未离去,依旧陪伴在自己身旁。 她会明白,母亲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一颗柔软且丰富的心。多年之后,即便母亲早已化作风中的一缕尘埃,却能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再次 “现身” 于人间,以完整的形象,长久地陪伴在女儿身边,引导她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为她指引前行的方向,给予她谆谆教诲。 多年以后,或许许多人都会渐渐遗忘这位母亲的音容笑貌,但她的女儿一定不会忘记,因为在众人都将她遗忘之时,女儿却在与母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 “相识”。这种独特的陪伴,这份完整的母爱传承,将让女儿的人生趋于圆满,女儿会带着这份完整的生命馈赠,勇敢地去经历自己的人生旅程,最终,领悟生命的真谛。 读完那篇帖子,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如涟漪般在心底不断扩散。感动之余,我也生怕自己哪一天突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没有留下一点痕迹,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与悲哀。这种念头一旦涌起,便如附骨之疽般挥之不去,让我坐立难安。 于是,在过去的这两天,我沉浸在回忆之中,想起过往的很多事来,或悲伤,或喜悦,或疲惫,或深刻,这些片段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我用它将这些珍贵的回忆,一笔一划地记录在纸上。每写下一个字,都像是在这世界上留下了一个属于我的独特印记。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之前去医院检查身体前,我慎重地为自己买足保险的情景。那时的我,想着通过保险为家人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而此刻,我希望用这些文字,为自己的存在留下更多可供追寻的踪迹。这些文字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它们更是我生命的延续,是我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我渴望在多年之后,哪怕我不在了,当有人偶然翻开这些文字时,能够透过它们,感受到我曾经鲜活的生命,以及我对生活、对身边人的无尽热爱 。 在生命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匆匆过客。那篇帖子里的母亲,在生命的尽头努力为女儿留下完整的爱,而我也在这世间努力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或许我们都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但我们可以决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过。 我们总被要求温柔如水,却忘了温柔本身就该是带着棱角的存在。那些被指摘的 "倔强",不过是不愿向世俗标准低头的勇气;那些被误解的 "固执",实则是守护生命价值的铠甲。当我们不再用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当我们学会把质疑声化作成长的养分,那些曾经锋利的偏见,终将在坚持中绽放成指引他人的星光。 每个 "倔强" 的灵魂都在书写自己的史诗。那些被否定的深夜,那些被质疑的选择,那些独自扛过的风雨,终将凝结成生命的勋章。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世界的评判,但可以选择如何被看见 —— 让温柔成为铠甲,让坚持化作光芒,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里,活成自己的太阳。 我愿用余生的时光,继续书写,继续去爱,让这份对生命的热忱,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在岁月中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因为,爱和被爱,铭记与被铭记,才是生命最动人的模样。
0 阅读:0

文晓圆聊成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