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高炽犯错,恩师杨溥被关押,谁料却因祸得福

秋萧浅读 2023-05-16 20:26:25

永乐十二年,因太子朱高炽犯错,其老师杨溥受牵连,被朱棣押入大牢。谁料,这一关,反而让他因祸得福,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杨溥,湖北石首人,从小天赋异禀,勤奋好学。28岁时被授为翰林编修(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永乐初年,因才学显著,被提拔为太子洗马(老师),成为太子朱高炽的属官。谁料,这一官职差点要了他的命。

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伐胜利后,兴冲冲地往家赶。可已经到了家门口,才看见朱高炽一路小跑来迎驾。朱棣虽不高兴,但憋在心里,没想闹出多大动静。

谁料,朱高煦却在老爹面前,故意挑拨:“太子这是有意怠慢您呀,他是不是有异心,想趁您北伐之际,抢班夺权。”

果然,被朱高煦这么一浇,朱棣的怒火瞬间燃烧了起来,一怒之下,下令将太子的官属全部逮捕下狱、问罪。

而杨溥是太子的亲信幕僚,被关进了大名鼎鼎的监狱--锦衣卫的诏狱。

诏狱可不是普通的人可以进去的,能进去的人不是罪大恶极,就是位高权重。一旦进入诏狱后,基本都是九死一生,很少人能活着出去。

诏狱最可怕的是,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首先,诏狱环境十分恶劣,由于房间见不到光,所以潮湿阴暗无比。小小的狱房里,虫子老鼠到处乱爬,还到处充斥着一股霉臭味。

其次,最重要的是心里的恐惧。诏狱墙壁上挂满了各种铁链枷锁,各种刑具。还时不时听到惨绝人寰的叫喊声,好端端的人出去,皮开肉绽地回来,很快便断了气。

所以,面对这种心灵的摧残,好多人精神受不了,他们发疯地喊道:这等死的滋味太难受了,不如一下来个痛快。

时间一长,有些人经受不住这种折磨,天天大喊大叫,像疯子一样。

然而,杨溥却不一样。

刚开始,他也不适应,心里也是焦虑。看着天天有人丧命,听着惨叫的声音,他也胆战心惊。

而两天后,他像变了个人一样。他每天正襟危坐,手里拿着书,看起书来。一旦读起来,仿佛与世隔绝一般。无论看到或者听到什么,都惊扰不了他。

他在狱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各类经书史记,被他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他读起书来非常痴迷,饭都顾不上吃。

而御史看到他这怪异的行为后,心想都不一定能活着出去,他该不会是吓傻疯魔了吧!遂禀告给了朱棣。

谁料,朱棣听闻后大怒,沉思良久后,悄悄地安排御史说:“一定要看好他,不能有任何闪失!”

于是,御史回去后,便没有为难杨溥。而杨溥依然每天专心地读书,从来没有懈怠。

他这一读,就是十年。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他登基第三天,就马上下令释放了杨溥,并授予他翰林学士。

这一年,杨溥52岁。

不久,又被朱高炽调入内阁,掌管内阁大事,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理国家大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杨辅政”。

之后,杨溥又辅佐了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镇。成为“四朝元老”,有功之臣。

【秋萧浅读】

据说,朱棣这种做法是为太子培养名臣。他在效仿他爹朱元璋。

当年,朱元璋看好的人才,一般都会让他们过个几年再来任用。用这种方法压压他们的锐气,更避免与朝廷大臣拉帮结派,用来稳定他们的心性。

自古以来的君王之道,将有前途、可重用的大臣关押,等新皇帝继位后,将他们释放、重用。这样一来,大臣必定感恩戴德,更加诚心地辅佐新皇帝。

不知朱棣当时可有这层用意。

杨溥在狱中十年,即使身陷黑暗之中,他却不曾放弃自己,依然看到希望。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做点有用的,用读书来提升自己。

佚名曾说过:人生的困境,有时是自己编织出来的蜘蛛网。人生的绝境,往往也都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假象。

其实,生命里那些让你过不去的境遇,都是未来让你蜕变的养分。看清这个事实,你就会发现,原来老天从不会让你走投无路。

杨溥,困境中,潜心学习;顺境中,抓住机会。最终,等来逆风翻盘。

关键是,要有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勇气。

0 阅读:38

秋萧浅读

简介:读史明智,用独特的视角带你看百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