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姑娘爱上小19岁不丹僧人,卖掉北京房产盖寺庙而男友为爱还俗

曦曦谈娱乐 2024-11-01 20:58:09

"一个37岁的北京姑娘,爱上了19岁的不丹僧人,这听起来像是网络小说的开篇,但在2011年的不丹虎穴寺,这个浪漫又魔幻的故事真实上演了。"

那年秋天,益姐去虎穴寺闭关。本该是场平静的心灵之旅,却在寺庙的转角,遇见了改变她一生的人 - 年轻僧人阿旺。

这画面说出来真的很戏:一个来自北京的都市丽人,一个虔诚的不丹僧人。搁在一般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人生。但缘分这事儿,还真就是这么神奇。

益姐说,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动感觉。明明隔着信仰、年龄、国界这么多道坎儿,可就是控制不住想靠近。而阿旺,这个本该六根清净的小和尚,也在见到益姐的那一刻,内心泛起了涟漪。

要知道,恋爱这事儿在寺庙可不是闹着玩的。阿旺的师傅自然是不同意的,这可是要还俗的大事。但爱情的力量总是神奇的,益姐用她的真诚打动了所有人,包括阿旺的师傅。

为了这份情,益姐卖掉了北京的房产。在不丹,她花了整整四年时间,跑手续、找关系,就为了盖一座寺庙。要知道不丹已经有2000多座寺庙了,想再盖一座,难度不亚于在北京买一套学区房。

但益姐就是这么倔。她说:"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话说得霸气,背后却是满满的勇气。

而阿旺呢?这个小她19岁的僧人,为了这份情愿意还俗。这在不丹可是大事,但他选择了追随内心。

婚礼虽然没有红本本,但在不丹的习俗下,他们举办了隆重的仪式。很快,他们就有了爱情的结晶 - 一个可爱的女儿。

说实话,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段"姐弟恋"。但爱情这事儿,什么时候都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益姐和阿旺用11年的相守,给所有质疑者最好的回答。

这哪是什么"不合适"的姐弟恋啊,这分明就是现实版的"牛郎织女"。只不过织女不在天上,而在北京;牛郎不用织布,而是在寺庙诵经。但爱情的温度,一点都不比神话故事少。

谁能想到,这个敢爱敢恨的北京姑娘,童年竟是一段令人心疼的故事。

1974年,益姐生在北京一个看似还不错的家庭。爸妈都有稳定工作,家境也说得过去。但在这个家里,她却像个局外人。

"你们知道我小时候为啥老怀疑自己是抱错的吗?"益姐说这话时笑着,眼里却有说不出的酸楚。在她的记忆里,考试考好了找父母要夸奖,等来的却是挑刺;考砸了更不用说,少不了一顿痛批。

最戏剧性的是那个东北的雪夜。那年益姐才两三岁,因为尿床,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想想看,一个小娃娃,穿着秋衣小裤衩,光着脚丫子站在东北的大雪里,这画面够让人心碎的。

还好隔壁大娘家收留了她。益姐说,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家的温暖。从那以后,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这个原生家庭。

为了逃离,她急着结婚。找了个比自己大几岁的离异男人,只因为对方对她好。但这段婚姻最终还是因为她的抑郁症而结束了。原生家庭给她留下的创伤,像个定时炸弹一样在她心里埋着。

抑郁到最严重的时候,益姐甚至想过要结束生命。但就在站在楼顶的那一刻,内心突然涌出强烈的求生欲:"凭什么要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后来她去了印度,学习心理学和冥想。神奇的是,仅仅半个月,困扰她多年的抑郁症就得到了缓解。于是她一口气在印度待了5年,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治愈。

现在回头看,如果没有这段经历,益姐可能也不会有勇气去追寻后来的跨国恋情。有时候,生命中的至暗时刻,反而成了通往幸福的转折点。

就像她后来在不丹说的:"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过去,重要的是你选择如何与它和解。"这话说得真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都说爱情容易,生活难熬。益姐和阿旺的故事,在2020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考验。

那年疫情爆发,益姐和女儿被困在国内。平日里不爱闲着的她琢磨着创业,和阿旺商量后就开始干了。可惜第一次创业就踩了坑,赔了不少钱,还欠下一屁股债。

这时候最扎心的不是赔钱,而是亲戚们的态度。记得益姐有钱的时候,这些人没少找她借钱,她也是有求必应。可这会儿她遇到困难了,曾经借出去的钱因为没打欠条,愣是没人认账。

说到这儿,益姐苦笑着摇摇头:"有时候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人性就是这样。"

但让人感动的是阿旺的反应。这个小她19岁的不丹男人,给了她最暖心的安慰:"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过吗?现在也可以重新来过。"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给了益姐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到了2024年初,益姐陪阿旺回国过春节。阿旺被中国过年的喜庆氛围迷住了,直说想一直住在这。但现实是,他的签证期限到了。

2月18号那天,阿旺不得不带着女儿先回尼泊尔。这次益姐没跟着一起走,因为她生病了。

原来益姐家族有遗传病史,她妈妈就因为这个切除过子宫。在尼泊尔的时候她就觉得身体不对劲,但一直没时间回国检查。虽说在尼泊尔也能看病,但做手术这种大事,她还是更相信国内的医生。

这一检查不要紧,直接住院了。医生说要做个小手术,得住院观察几天。因为女儿要开学考试,益姐只能含泪让阿旺先带娃回去。

手术后,益姐二话不说就订机票飞回尼泊尔。赶上元宵节,她还特意带了汤圆回去。看着阿旺和女儿吃着汤圆直夸好吃的样子,益姐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有人说,爱情就像是一场考试,考的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平平淡淡。益姐和阿旺的故事,或许就是最好的答卷:生活总有起起落落,但只要两个人心往一处使,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2016年,益姐做了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卖掉北京的房子,在不丹盖一座寺庙。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丹本地已经有2000多座寺庙,要再建一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为了这个愿望,益姐整整准备了四年,跑手续、找关系,终于获得了不丹王室的首肯。

有人问益姐:"花这么多钱盖座寺庙,值得吗?"

她的回答特别走心:"这座寺庙不是我的,是属于不丹百姓的。"在她看来,寺庙是信仰延续的地方,是不丹人精神的寄托。而对她自己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心灵的驿站,每次回不丹,都能在这里找到片刻的宁静。

这座寺庙,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奇妙交融。一个中国女人,为一段跨国恋情,在异国他乡建起一座传承信仰的殿堂。这故事要是拍成电影,怕是比《云水谣》还要浪漫。

但浪漫之外,这里面藏着更深的意义。益姐说:"我在印度修行的时候就明白了,有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这座寺庙,不仅是她和阿旺爱情的见证,更是她找到内心平静的方式。

想想也是,一个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北京姑娘,在异国的佛法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又因为一段情缘,选择以建寺这种方式回馈当地。这种双向的救赎,让整个故事显得格外动人。

现在,这座寺庙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来这里的人,有虔诚礼佛的信众,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或许不知道这背后的爱情故事,但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能量。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益姐和阿旺的爱情,通过这座寺庙,不经意间温暖了更多的人。正如益姐常说的:"真爱从来都不是独享的,它总能以各种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

11年了,益姐和阿旺的婚姻本本一直没能拿到手。但谁说没有红本本就不是真爱?

这对"无证夫妻",用相守的日子写下了最好的注解。从2011年相遇到现在,他们的生活就像是一部没有华丽特效的温情电影,平淡中藏着真实的甜。

他们的小姑娘已经9岁了,继承了爸妈的优点:既有妈妈的聪慧,又有爸爸的温和。在尼泊尔,这个混血小女孩过得可开心了。

说到定居尼泊尔这事,还真是他们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在不丹,益姐每天都得交钱才能住;在中国,阿旺一年只能待一个月。最后他们发现,尼泊尔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拿到长期居住权,又离中国和不丹都不远,坐飞机很方便。

生活中的烦恼肯定也有,比如办不了结婚证这事儿就挺愁人。但益姐说:"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婚姻是两个人的心在一起。"

阿旺虽然年纪小,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给益姐惊喜。创业失败的时候是他坚定地说"可以重新来",生病住院的时候,他又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

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女儿上学,两口子忙着生活,时不时还能回趟中国。益姐还笑称:"我们这样的日子,比童话故事里写的都真实。"

未来怎么样?益姐说她早就不爱想这么远的事了。"活在当下"这个词用在她身上特别合适,每一天都认真过,每一刻都用心爱。

这不就是爱情最该有的样子吗?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不是花里胡哨的仪式,就是简简单单的相依为命。

19岁的年龄差,横跨两个国度的距离,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本该是爱情的障碍,却被他们活成了爱情最好的注脚。

或许这就是真爱的力量吧,它能让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0 阅读:0

曦曦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