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解读:人类真的有可能成为宇宙中的第一个文明吗?

路昭观看科技 2024-12-28 01:14:45

毫无疑问,尽管人类尚未与外星生物取得联系,但这一观点并非人人赞同。许多人质疑这种看法,坚信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不可能是文明发展的先锋。

实际上,“人类可能是宇宙文明先锋”的观点更多地是基于“费米悖论”的一种解读。该悖论的核心疑问在于:“为何人类至今仍未发现外星生物?”如果人类确实为宇宙的首个文明,那么费米悖论便迎刃而解。

那么,人类真的有可能成为宇宙中的第一个文明吗?

答案远非简单的“是”或“否”所能概括,因为不论我们倾向于哪种答案,都不能仅凭主观意愿来下定论。我们不能根据个人感觉或偏好来做出判断,而应当寻求事实依据,以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

要想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个宇宙学的基本原则——平庸原理。这一原则在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那么,何为“平庸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演化过程并不特殊,没有任何独特的地位或重要性。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设某天外星生物访问地球,想要了解人类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他们并不需要长时间跟踪观察某一个人,只需在某时点拍摄尽可能多的人类照片即可。

这是因为平庸原理意味着每个人类个体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彼此之间大同小异。

将此原则应用于宇宙层面亦然,我们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均不应被视为特别,所以要了解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演化历程,我们不必始终紧盯着银河系,尝试分析其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在宇宙深空中捕捉一张星空影像,星空图中各星系所处的演化阶段各不相同,仿佛是某个特定时刻拍摄的人类照片,其中涵盖了婴儿、儿童以及成年人等各年龄阶段。这样,我们就能提取出银河系在各个演化阶段的相关信息。

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平庸原理”的广泛适用性。

如果该原则普适,则智慧文明同样应是平凡的,那么在广阔的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各式各样、发展阶段各异的智慧文明。既然如此,在这些智慧文明中,必定有部分文明的发达程度远超人类,他们的文明史可能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

考虑到人类在短短千年内便制造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那么拥有数百万年文明史的外星文明的技术发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按理来说,他们应当早已发现地球和人类,甚至可能已经踏遍整个宇宙,但为何我们至今未发现他们的任何踪迹?

他们到底隐藏在何处?

显然,这样的结论与我们通过观测得到的事实相悖,构成了费米悖论的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对于这一悖论的解释,理论上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外星生物并不存在,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智慧文明。

第二种可能,外星生物确实存在,但由于宇宙的广阔无垠,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都很有限,或其他原因,使得双方无法察觉彼此。

第三种可能,外星生物存在,并且他们早已发现人类和地球,但人类却未能察觉他们。

以上三种可能性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不存在外星生物的情况可以细分为两种:

1.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第一个智慧文明,这是唯一论。

2.曾有外星生物存在,但已灭绝,人类则是最近才发展为智慧文明,这是灭绝论。

外星生物存在但人类与其互不知晓的情况,也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1.智慧文明发展到某一阶段会遭遇技术上的瓶颈,或者因宇宙大事件而消失,这就是所谓的“大过滤器”理论。

2.“孤岛”理论,宇宙过于广阔,各智慧文明之间距离遥远,难以有交流机会。

3.“黑暗森林”理论,不同的智慧文明因保护自己的需要而选择隐藏。

而外星生物早已发现人类但人类未能察觉他们的情况,又可细分为四种:

1.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悬殊,外星人没有与人类交流的意识,这便是所谓的“蚂蚁假说”。

2.“动物园假说”,人类在外星人眼中如同地球上的珍稀动物,他们将地球视作“自然保护区”,暗中保护人类,但不干预人类社会的发展。

3.“缸中之脑”,许多人对此有所耳闻,基于此,更恐怖、更不可思议的“虚拟世界假说”也浮出水面。

总的来说,针对费米悖论,目前共有8种假说。下面将逐一进行具体分析。如果你有其他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1.人类是宇宙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智慧文明

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之前提到的平凡原则便不再适用。既然该原则不成立,那么费米悖论也不再存在,因为它本就是以平凡原则为基础提出的。

然而,这一假设在理论上虽然成立,但实际上可能性微乎其微。

关于宇宙中智慧文明的数量,有一著名的计算公式——德雷克方程,它能估算智慧文明的数量。

虽然德雷克方程严格来说并非数学方程,只是一种概率预测,但根据恒星的诞生速率、智慧生命的寿命、类地行星的比例等一系列数据,它计算出单个银河系可能存在数以万计的智慧文明,更不用说整个宇宙了。

然而,这种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概率本就模糊不定,某些参数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实际上,德雷克公式可以简化为一个更简单的公式,即智慧文明的数量等于宇宙中行星的总数量乘以智慧文明诞生的概率。

宇宙中行星的总数量是多大呢?就拿银河系来说,至少拥有2000亿颗恒星,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系统,意味着银河系中行星的数量可能达到万亿颗。

而可观测宇宙包含了上千亿个星系,以此计算,可观测宇宙中的行星数量几乎无穷无尽,甚至可能比地球上沙粒的总数还要多上万倍。

那么,智慧文明诞生的概率又是多少?我们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概率再低,也不可能为零,因为人类的存在就是明证。

一个无限大的数乘以一个非常小的数,结果会是多少?答案不一而足,但肯定不会小于1,因为人类的存在证明了宇宙中至少有一个智慧文明。

如果人类在地球上发现了一粒特别的沙粒,是否会认为只有这一粒沙粒是特别的呢?

2.灭绝论

人类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但并非曾经唯一。灭绝论认为宇宙中曾出现过众多智慧文明,但他们所处的时期并不适合发展高级智慧文明,只有现今的宇宙环境才最适合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的发展。

我们知道,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但起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宇宙环境极为动荡,频繁出现宇宙大事件,尤其是第一代恒星的诞生过程中,经历了剧烈的爆发和天体碰撞。

第一代恒星消亡后,往往会再次上演剧烈爆发,例如超新星爆发释放出强大的伽马射线暴,其能量足以毁灭周围所有生命。正如地球的演化史,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火山爆发和地壳移动,最终迎来生命大爆发。

而宇宙在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爆发后,可能直到现在才逐渐平稳,人类恰好赶上了这个阶段,而之前的智慧文明可能因各种宇宙灾难而灭绝。

3.大过滤器理论

此一理论与“灭绝论”略有相似之处,但障碍理论更着重于智慧文明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

譬如,智慧文明可能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遭遇技术上的瓶颈,在短期内难以突破,最终缓慢走向终结。此一过程犹如筛子筛选,让无数智慧文明被剔除。

众多智慧文明或许已经走到了人类文明的阶段,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当代人类,但它们未能突破技术成长的瓶颈,无法晋升至更高层次的智慧文明,缺乏离母星殖民的科技,无法在外星建立新家园,因而被牢牢束缚于母星,其结局不外乎是被淘汰。

若障碍理论确实成立,对人类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人类同样会遭遇发展路上的技术壁垒,而后被拒于更高层次智慧文明之外,结局同样是灭绝。

障碍理论认为,这一障碍并非在智慧文明出现之后才存在,而是自生命诞生之日起,障碍就一直在发挥作用。

譬如,生命的诞生是第一个障碍,智慧的诞生是第二个,而智慧出现后的关键技术突破则是第三个障碍。显然,人类已成功跨越前两个障碍,但第三个障碍似乎尚未被跨越,人类是否将被第三个障碍淘汰?我们不得而知。

事实上,障碍理论的一大前提是:技术的高速持续发展并不现实,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遭遇瓶颈期,所谓的“摩尔定律”将不再适用。

在最近的半个世纪里,人类技术的进步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早在半个世纪前,人类已能完成载人登月,但至今人类仍未实现更远的突破,比如载人登陆火星。

而且,理论科学的突破也日见困难,进展越来越缓慢。随着科研领域的细分化程度加深,凭借个人力量有重大发现并获得诺贝尔奖几乎变得不可能。

如果理论科学无法取得重大突破,那么技术上的突破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些悲观者认为,人类目前的科技已经达到了顶峰,难以取得更大突破。

然而,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毕竟障碍理论也是一个假设。

4.孤岛理论

这种理论很容易理解。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虽多,但其真实规模仍远超我们的想象。尽管可能并非无限大,但对于人类来说,已足以等同于无穷。

根据科学探索,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930亿光年,但我们仍然无法得知可观测宇宙之外的景象,而且很可能还是无尽的宇宙。

我们甚至无法完全理解930亿光年的真正含义。

若将地球比作一个孤岛上的蚂蚁族群,而另一个族群则在遥远的另一孤岛阿根廷,它们能发现彼此的存在吗?

有人可能会说,人类的智慧与蚂蚁无法相提并论。的确,人类拥有智慧,但在广阔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的智慧如同蚂蚁般渺小。人类利用电磁波通讯的历程不过百年,这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信息只能传播至一百光年远的范围,而蚂蚁的探索范围可能不过几十米。

然而,一百光年与宇宙相比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甚至可能还不如蚂蚁在地球上的探索范围广。

此外,人体的物理结构限制了我们的认知,例如,我们只能感知到可见光。尽管借助先进设备,我们能接收到其他波段的电磁波,但谁能确定外星人也使用电磁波通讯呢?

我们通常看到的物质,即恒星物质,仅占宇宙的5%,剩余的95%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的,人类对这两者几乎一无所知。也许外星人早已抛弃了电磁波这种落后的通讯手段,毕竟电磁波的速度虽快,但在宇宙尺度面前仍显得缓慢。当然,也有可能外星人尚未发展至电磁波技术层面。

这意味着,外星文明必须与人类文明科技水平相当,双方才更有可能相互发现。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而星际之间的距离通常很远,即使某个智慧文明的信号真的传播至另一个智慧文明那里,多半已经衰减至无法识别。

5.黑暗森林法则

关于黑暗森林,这里不再详细展开,因为许多人对其已非常熟悉,这法则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从科幻角度看,黑暗森林的设定非常精彩,但现实世界中,这样的设定几乎不可能出现。看看我们现在所做的,自从电磁波通讯技术出现以来,人类一直在向外太空发射文明信号,期望着外星人能够接收到并来到地球。

按照最初所述的平庸理论,外星人很可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在寻找他们眼中的“外星人”。这意味着,智慧文明不太可能出于安全考虑而隐匿自己!

6.蚂蚁假说

这种假说名称虽有不同,但表达的含义基本相同。

简单来说,外星人的科技水平极高,远超人类,在它们眼中,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它们根本不屑与人类交流。

但事实上,即使在地球上,人类也不会与大猩猩等近亲物种交流。想象一下,一个大猩猩群想通过“扔粪便”与外界联系,当它们见到人类后,也会向人类扔粪便,但人类会有何反应吗?显然不会。

人类也是如此,在外星人眼中,人类试图通过电磁波信号联系外星人,无异于“大猩猩扔粪便”,外星人自然知道人类在发送电磁波,但肯定不会有任何反馈,甚至可能会嘲笑:“这些‘猴子’真是有趣!”

然而,这个假说也有其缺陷。

首先,理论上讲,虽然可能存在自大的高级外星文明,但也可能有像人类一样对未知充满好奇的智慧文明。因此,傲慢不应是普遍现象。

其次,人类与蚂蚁无法沟通,并非出于不屑,更多是因为无法共享语言。

但智慧文明间应有共通的语言,这便是“数学”或“科学”,而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基石。

例如圆周率π,外星人也应有所了解。还有万有引力,不仅地球有,其他星球也存在。这些便是人类与外星人的共通语言。

7.动物园假说

黄金在地球上极为稀有,但在宇宙尺度上呢?黄金是否依旧珍稀?比例上,重金属的确稀少,但从宇宙角度来看,黄金实在太多了。例如太阳系的灵神星,几乎就是一颗黄金星球,若将那里的黄金平均分配,每人可得至少700亿美元。

在人类眼中,黄金稀有,生命则随处可见。但从宇宙视角看,生命才是真正的稀有,而非黄金。

生命进化至智慧物种的几率极小,因此,若高级外星文明发现了人类,他们很可能会选择观察,而不干预人类文明的发展,将人类视为稀有物种加以保护。

8.缸中之脑

关于缸中之脑及由此衍生出的虚拟世界假说,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之前的内容。

简单来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源于感官系统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读,使我们能感受到各种场景。

而大脑接收的电信号本质上与电脑中的信号无异。

这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完美模拟大脑接收的电信号,就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环境,而大脑无法分辨真实与虚拟。

甚至更疯狂的是,我们的世界不需要实体大脑,可能完全由0和1的虚拟代码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就像电脑游戏一样。

......

洋洋洒洒数千字,仍然难以完全阐释人类是否宇宙中唯一的文明,为何我们找不到外星人。毕竟,“外星人是否存在”是一个多面的问题,上述只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就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孤岛理论。不要说宇宙,即使在地球上,人类亦显得微不足道。如此渺小的人类,怎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找到外星人或被外星人发现?

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是常态,找到才更反常。

0 阅读:3

路昭观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