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史今独畅 2022-04-20 16:18:23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着无数为国为民,清正廉洁的好官,他们的一生靠着自己的俸禄过活,甚至有些官员乐善好施,自己的生活可以说的上是一句凄惨。

但是比起历史上的贪官污吏来说,这些清正廉洁的好官,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

毕竟俗语流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个小小的知府级别的官员,都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巨额的财富,更别说那些官至高位的人了。

我们很熟悉的贪官和珅,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可见只要是官员想要贪污,那一定会有大批的人上赶着给他送银子。

为了整顿吏治,诸多明君出台了若干的刑法律条,希望能够以此规束这些官员,毕竟出了贪官,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而在这其中,要属朱元璋所定下的刑罚最为严苛,只要贪污数额达到六十两,那便是杀头之罪。

刑罚之重

大明一向因为“天子守国门”而饱受后人称赞其风骨,而面对着贪官污吏,朱元璋更是深恶痛绝。

在他登基后的三十余年里,对待贪官污吏,可谓是绝不心慈手软,手腕十分强硬,对待那些贪官,毫不留情。

只要贪污的数额达到了六十两,那就是杀头之罪,为了区区的六十两如此铤而走险,显然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发明了一种刑罚专门针对那些贪官污吏。在他们被判罚之后,在大庭广众之下,硬生生将其皮肉分离,并且在其中填充草料。

而后将勉强维持人形的这一副皮囊,放置在顶替他位置的官员旁边,即是威慑,也是警告。

这看起来有些丧心病狂的责罚,足以体现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绝不容忍的坚决态度。

要知道按照波动幅度最小的粮食为依据,六十两折合成如今的人民币,是十万八千元,而为了这六十两,贪官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程度对比

尽管从刑罚上来看,这实在是一笔并不划算的买卖,但是有些人贪欲过剩,一定会铤而走险。

而到了清朝,即便是最重视吏治的雍正皇帝,对贪官处以死刑的起征点,都达到了两万两,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待吏治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绝不容忍。

因而,除了原本的监察类职位,朱元璋对于监察检举一事,也下了不少的工夫,他特意设置了鸣冤鼓,也就相当于府衙的登闻鼓。

给了百姓直接一张状纸递到皇帝手中的可能性,只要举报的情况确实存在,那么举报的人还将会得到一笔奖励。

无论是从刑罚的程度,还是行事的果决,都不难看得出,朱元璋对于这些贪官污吏,完全没有任何的心软,并且以最严苛的刑罚对待他们,以此保证民生。

单从赈灾这一情况来看,国库派出去的赈灾银两,层层剥削到百姓手中,可能连碗粥都喝不上。

这其中必然是贪官作祟。而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严苛,也是因为见惯了百姓的苦不堪言。

起于微末

在有关明朝的电视剧之中,总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朱家造反出身。”

从朝代更迭来看,这一点自然是史实,但是对于朱元璋而言,元朝当时的政治,为百姓带来了太多的痛苦。

朱元璋起于微末,家中排行老八,当时他们一家是被朝廷划为了淘金户,每月必须要上交足量的黄金。

但是淘金自然不是简单的事,只能将手中的钱都用来购买黄金,不仅如此,足量的黄金,经过上级的层层剥削,最后交到最后一层时,数额自然是不够的。

因而家中一直都是贫穷的,不仅如此,后来的朱元璋还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更是见惯了这世态炎凉。

就连父亲因病逝世之后,八个兄弟,竟然连一口裹尸的棺材都买不起,这种对于倒是朝廷,以及贪官污吏的怨怼情绪,哪怕是其当上了皇帝,仍然没有丝毫的减弱。

一路流浪,他发现每个地方的情况几乎都差不多,贪官到处都有,百姓水深火热,这些他都看在眼里。

后来登基之后,才有了如此严苛的吏治。

又因为其本身草根出身,一生颠沛,戎马一生,手段更是极其果敢狠厉,对待贪官的政策下达,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这才有了这么多严苛的吏治。

他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就整治了三十多年的贪官污吏,手腕强硬,绝不心慈手软,据说,在他整肃吏治的过程之中,因为违反律法,而被斩首的贪官数目,高达十五万之多。

可见即使是在这么严苛的律令之下,仍有许多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谋取钱财,为饱私欲。

总有人会有侥幸心理,总有人想要过上富贵的生活,但事实上,事情只要做了,就早晚会露出马脚,而明朝的那些贪官,无论大小,面对这样一位强硬的君王,所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结语

贪官污吏在哪朝哪代都有,为了中饱私囊,他们靠着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断谋私,并且官官相护,毕竟大家都得利的事,自然不会说些什么。

但就是在这种污浊的大环境之下,那些能够维持本心,一直励精图治,清正廉洁的好官才显得那样的难能可贵。

朱元璋想要清正的官员,想要官员为民做事,对待贪污之人恨意油然而生,这是他为何选择如此严苛律条的原因。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严令禁止之下,贪污之人仍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斩首的数目达到了十几万。

可见金钱对于人的诱惑是巨大的,面对着钱财的诱惑,很难有人能够维持本心。

而明朝作为一个在所有人心中拥有特殊感情的朝代,它之所以拥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自然少不了朱元璋的原因。

尽管看上去过于严苛,或许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是从这些律条之中,能够看到一位君王,对于整顿朝堂的决心。

3 阅读:3362
评论列表
  • 2022-05-11 18:02

    起码五亿

  • 2022-04-21 05:37

    养肥了朱王爷

  • 2022-04-24 22:58

    小编你能不能稍微做做功课再发文章,明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钱也就是不到700块,60两银子就成了现在的10万8了?你这纯粹是误导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