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有多美?1925年在大学留影,那年她21岁气质非凡!

小朵朵家的趣事 2024-12-02 15:59:51

前言

提到林徽因,总有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她是上世纪中国最亮眼的女性之一,才华与气质兼得。很多人知道她的美丽,却忽视了她为文化和建筑事业付出的努力。她在 21 岁时的大学留影,如今依然被传为佳话。

那么,林徽因究竟是如何在百年前打破性别藩篱,用自己的坚韧与才情书写了人生传奇呢?

林徽因

启程与求学之路:跨洋追梦的开始

林徽因的故事从 1924 年开始,那一年她刚满 20 岁,与梁思成携手踏上了赴美的旅程。对于当时的她而言,这不仅是追寻知识的旅途,更是一个勇敢的跨越 —— 她要在一个女性被普遍忽视的领域里证明自己的才华。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名门世家,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等职,家族中浓厚的文化氛围自幼便熏陶着她。父亲林长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书法家,思想开明且极具新派意识,他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给予林徽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知识滋养,使她得以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徽因的美不仅仅停留在外貌,她的头脑同样耀眼。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她主修美术,辅修建筑学。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这一性别限制虽给林徽因带来阻碍,但她没有气馁,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通过选修建筑课程、参加建筑设计社团活动以及与梁思成等建筑系同学深入交流探讨,努力汲取建筑知识的养分,为自己的建筑梦想不懈奋斗。梁思成在建筑系中勤奋钻研,这对年轻的恋人共同勾勒出未来的蓝图。他们约定学成之后回国,用学识改变中国的建筑现状。

他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求学期间,经济上的压力和异国文化的差异让林徽因学会了坚强。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林徽因省吃俭用,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兼职整理书籍资料,赚取一些微薄的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在异国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她积极适应,主动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建立友谊,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的魅力。她常常熬夜作画,攻读建筑理论,日复一日为梦想努力。可以说,这段经历为她后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徽因和梁思成

家庭变故与学业坚持:不屈的选择

求学路上的挑战远不止学术。在 1925 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生活被一连串的家庭变故笼罩。梁思成的母亲病逝时,他甚至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成了他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林徽因在同一年失去了父亲林长民,这对她而言是情感与经济的双重打击。

林长民在政治斗争中不幸遇难,这一噩耗传来,林徽因悲痛欲绝。她不仅要承受失去父亲的巨大痛苦,还要面对家庭经济来源断绝的困境。在国外的生活费用、学业开支等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些打击,林徽因选择了坚守学业。梁启超是两人最大的精神支柱。他不仅从经济上给予两人极大的支持,每月按时寄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费和学费,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学习,更在精神上无条件信任林徽因的能力。梁启超曾称她是 “女子中不可多得的奇才”,这样的评价让年轻的林徽因倍感鼓舞。

为了尽快完成学业,林徽因几乎压缩了所有休息时间。她放弃了许多休闲娱乐活动,甚至减少了睡眠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本需三年完成的课程,还以优异成绩毕业。在毕业作品设计中,林徽因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意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她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元素,受到了导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赞誉。这份毅力和坚持,在那个年代的女性中实属罕见。而梁思成选择继续深造,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历史,逐步明确了他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

梁思成和林徽因

学成归国与事业的开端:梦想的实践

1928 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这场婚礼简单又庄重,见证了两人多年感情的升华。婚后,他们返回中国,开启了古建筑保护的艰难征程。

回国后,他们任职于东北大学,林徽因在建筑系讲授雕饰史、建筑设计等课程,她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她常常带领学生们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建筑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从那一年起,他们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走访了上千个县城。他们的足迹遍布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考察堪称经典。当时佛光寺因年代久远且地处偏远山区,鲜为人知且破败不堪。林徽因与梁思成等人不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前往。

在考察过程中,林徽因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寺庙的角落里发现了唐代建筑的重要特征和题记,从而确定了佛光寺的唐代建筑身份,这一发现震惊了国内外建筑学界,填补了中国唐代建筑研究的空白。他们测绘了无数古建筑,记录了许多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林徽因常常带病工作,在一次考察途中,林徽因染上重病,高烧不退,但她仍坚持在病床上整理测绘数据,绘制建筑图纸,甚至在数次严重生病的情况下依旧坚持测绘工作。她的细致和严谨,让那些建筑图纸成为后世珍贵的研究资料。

她不仅是梁思成的伴侣,更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伙伴。在建筑考察中,林徽因擅长从建筑的艺术装饰、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而梁思成侧重于建筑结构、历史沿革等方面的探索,他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撰写建筑学术著作时,林徽因以优美流畅的文笔撰写了大量的章节内容,为著作增添了文学性和可读性。他们合作无间,为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对夫妻的故事,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为理想而奋斗的真实写照。

林徽因和梁思成

为新中国贡献:才华无尽的设计者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的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施展。她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这些作品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重要象征。在国徽设计过程中,林徽因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念和设计方案。她主张国徽应体现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于是在国徽的图案设计中融入了天安门、齿轮、麦稻穗等元素,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庄重典雅、寓意深刻的国徽图案。林徽因在设计过程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艺术才华,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除此之外,她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还投身于景泰蓝技艺的抢救工作。这项传统工艺一度濒临失传,而林徽因通过不懈努力,为它的复兴贡献了重要力量。她深入研究景泰蓝的历史、工艺制作流程和艺术特色,组织工匠们进行技艺传承和创新实践。她亲自设计了许多新颖的景泰蓝图案,将现代艺术元素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使景泰蓝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从而推动了景泰蓝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她的贡献,不仅局限于建筑领域,还涵盖了艺术设计和文化保护。她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为后人留下了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

林徽因和孩子们

生命的谢幕与历史的记忆

1955 年,林徽因因病辞世,终年 51 岁。这个消息让整个文化和建筑界为之震动。许多人在回忆这位才女时,都会提到她的优雅气质与卓越才华。

在她的追悼会上,众多文化界、建筑界的知名人士纷纷前来吊唁,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这位为中国文化和建筑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驱者。她的一生虽短,却让后人难以忘怀。她不仅是近代中国文化与建筑领域的先驱,更是那个时代女性自强不息的代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学曾形容她是 “如瓷器般精美的人物”,这句评价或许最能概括她的独特之处。

林徽因

结语

林徽因的故事,是一曲献给才华与坚韧的颂歌。她不仅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为国家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用独特的生命轨迹激励了无数后来者。她的美,是跨越时空的美,是才情与坚韧交织的美。她的故事,如一束永不凋零的鲜花,依然散发着芳香。

林徽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