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一个真正的贫困生在拿到助学金后,会去全国各地旅游,甚至出国旅游吗?
我不相信,真正口渴的人,会拿救命水洗脚!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个“贫困生”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该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拿到了学校的助学金。
但由于该“贫困生”方某四处旅游的行为,却让大家对于方某贫困生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的发生经过:
方某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去全国各地旅游,还有去国外旅游的消息。
结果有人看到后就把他举报了,毕竟能如此频繁到处旅游的人,经济条件肯定不会差。
但实际情况却是,他是邻学校助救金的贫困生。
从网上曝光的方某朋友圈晒出了的旅游足迹不难看出,他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有昆明,丽江,重庆,三亚,西藏,苏州,厦门,新疆,大连,上海,青岛,韩国,日本等多个地方。
足迹可谓是遍布国内外了。
一个领着贫困生救助金的在校大学生,哪来那么多钱去旅游呢?
那么有人举报他也就不难理解了。


是谁举报了方某呢?
毕竟高校的贫困生名额都是有限的,有人得到了这个名额,那自然就有人得不到了。
如果真正的贫困生拿不到这个救助金,而家庭经济情况不差的学生,却能拿到救助金,生活过得非常潇洒自在,那自然就有人不满了。
那么,能看到方某朋友圈,了解他实际情况的,应该就是他的同学了。
据悉,方某已经被保送清华大学读研了。
如今此事一出,要是一旦查实方某的贫困生资格是假的,恐怕保研也就泡汤了。


方某的家庭情况符不符合贫困生的申请资格呢?
方某是2021年8月份申请的贫困生,根据当地村委会开具的证明来看,方某的家庭情况确实不太好,方某父亲一个人微薄的收入要养活一家老小,很难承担方某上大学的相关费用。
对于方某的家庭情况,多方都盖章证实情况属实。
那这么看来的话,方某领取学校的救助金是没有问题的。
但网友们的质疑声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在大家看来,就算他的家庭情况困难是真的,那他哪来那么多钱去旅游呢?
如果旅游一次两次还可以理解,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全国各地他基本上都去过了,甚至还去了国外,这笔费用可就不是小数目了。

方某发文回应自己的钱从何而来
面对质疑声,方某发布了一篇长文作出了回应。
方某称自己的父母已经离异,双方基本上都对他不闻不问,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他自己在承担。
父亲此前因做生意失败,还欠了超300万的外债,目前全靠做小时工来维持生计。
有关于旅游的事情他也作出了解释,表示自己去各地也并只是单纯的旅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出新闻任务和社会实践。
另外,去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穷游,没花多少钱。
为了证实自己说的都是真的,方某还晒出了具体的花销明细。
有关于他的收入来源,他也做出了详细说明,除了贫困生救助金之外,他还有奖学金,还有通过兼职赚得外快,以及参加各类活动赛事得到的奖金,以及父母节假日给他转的少量红包。
多项收入让他有了多余的钱,可以去丰富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眼界,所以他选择了去旅游。
现在,方某意识到了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道歉,并表示将来有能力时会尽力回报社会。
说实话,如果他不是领取了贫困生救助金,只是通过奖学金和自己勤工俭学获得的收益去旅游的话,那他的做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顶着贫困生的头衔,他这么做就显得不合适了。



网友的态度:
虽然方某进行了解释,但是很多网友是不相信的。
如果方某家庭条件真的非常困难的话,那他去日本旅游办签订都办不下来,毕竟人家是要看你银行卡的流水和余额的。
再者说了,如果方某家庭过得真的很困难的话,自己父亲还欠债300万,那他有钱了,不想着父亲还债,反倒四处旅游,这一点也很难人理解。
而且对于真正的贫困生来说,别说旅游了,平时都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半花,自己省吃俭用,有点钱都要补贴家用。
所以大家质疑方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写在最后:
方某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引起舆论那么大的反应,不是说领取助学金的人不配旅游,而是说如果领取助学金的,还能国内国外的去旅游,那就说明领取的人并不是很困难。
毕竟助学金名额是有限的,需要把有限的名额留给更需要的学生。
助学金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