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被俘,潞王等藩王不战而降,鲁王逃走,刚刚建立一年的南明又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尽快再立为新君成了首要。此时明朝正统血脉没有了,近支也只剩下远在广西的明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瀛一脉,闽浙一带只剩旁系。弘光元年6月13日,潞王投降。6月15日,唐王朱聿键在入闽的路上被拥立到福州,称监国。弘光无胆气,潞王、惠王、周王、崇王等更差。这位唐王如何呢?明王朝历代子嗣不少,旁系人数众多,这位唐王有何过人之处?
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八世祖为太祖第23子。朱硕熿喜欢年轻妾室生的小儿子,曾祖母喜欢朱聿键,请人教他读书。12岁时,曾祖母去世,祖父立刻变脸,囚禁了自己的长子长孙。父子俩靠好心的小官张书堂送饭,在囚牢中生活了16年。朱聿键在牢中苦读。崇祯二年,祖父生病,本来这是朱聿键父子俩出头的机会,但他的叔父为了能继承王位,堵死了朱器墭。当时的地方官陈奇瑜去吊唁时警告老唐王,世子死因不明的情况下换继承人,朝廷查问起来,老唐王吃罪不起。老唐王慌了,于是立朱聿键为世孙。随后,老唐王病死,朱聿键成为新一任的唐王。一直在逆境中生长的唐王与众不同,敢说话,也因此得罪朝廷不少人。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崇祯九年七月初一日,朱聿键杖打两个叔父,一死一伤。八月阿济格入寇,克保底,直逼北京。传承八九代不怕打仗的朱家藩王已经极少了,朱聿键是一个。他上奏疏请求带兵勤王,崇祯不许,他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定制,招兵买马,亲自率孤军千余人从南阳北上勤王。行至豫州,巡抚杨绳武做报朝廷,崇祯动怒了,令其返回,朱聿键只好返回,在中途和农民军交手,几次互有胜负。因为靖难之役从永乐开始,明朝就对藩王防备,吉事后,多疑的崇祯怒火依然。南平11月,把他贬成庶人,还关进了监狱。
崇祯16年,因凤阳巡抚路振飞举报时应照被杀,朱聿键的境况好转。1644年,弘光即位,大赦天下,朱聿键出狱,封南阳王。继任唐王在三年前已经被李自成所杀,不仅恢复朱聿键唐王爵位。朱聿键到杭州请潞王监国不成,由镇江总兵郑鸿逵护送去往福建福州。还在路上,潞王献杭州城的消息传来,事急从权,郑鸿逵、黄道周等大臣也知道朱聿键的不屈性,不会再发生不战而降的事,于是拥立他为监国,改元隆武。
朱聿键任用了黄道周等南逃的崇祯旧臣,他们仍有不小的影响力。此时,多尔衮给了南明一次翻盘的机会。在进攻黄得功部前夕,多尔衮重申了前一年发布过的剃发令,并强制执行。对底层百姓而言,谁做皇帝都一样,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早已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这剃发令关系到所有的人,实在无法容忍,但不剃命就没了。多尔衮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强硬,继扬州十日之后,又有了嘉定三屠,清军动不动就屠城的做法,使民众的反抗情绪空前高涨,而且是自发的。江阴、皖南、陕西反清斗争彼伏此起,所谓民心可用,指的就是这种时候如果能统一有序指挥训练,恢复河山,并非是空谈。
到处都是敌人,外有异族夷人,内部派系斗争,没有自己人,没有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