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布林肯访华后,耶伦访华时间也确定了,中美关系有了变化,新加坡嗅觉灵敏,其驻华大使在亮明对待中美态度的同时,并就当前中美紧张关系提出3个建议。新加坡对待中美是何态度?提出的建议又是哪3个?
众所周知,6月中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华访问,期间,布林肯不仅重申了美国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并强调“这一政策没有改变”。同时,布林肯还搬出了拜登的“四不一无意”的对华承诺。在布林肯结束访华后,近日,中方又再次宣布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耶伦将于7月6日至9日访华。不仅如此,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也将再度访华,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据称也有到访中国的计划。
虽然近来频频传出拜登政府高官即将访华的消息,但鉴于拜登政府整体对华强硬政策已经确定,竞争和施压仍是主基调,这意味着双方扩大合作依然十分困难。外界普遍认为,尽管中美关系有了些许变化,但也不会因为美高官的几次对华访问就出现根本性的调整。在此背景下,作为经济上与中国联系,安全和防务问题上与美国捆绑的新加坡又有了想法,近日,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在对中美关系表达了担忧的同时,也亮明了新加坡的态度。
据了解,在北京召开的第11届世界和平论坛上,陈海泉频繁提到中国和美国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问题。为此,他还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就是中美双方要保持开放和沟通的渠道,确保两国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分歧,避免发生误判;其次,中美应在一些共同利益的领域建立信任,并且能够展开合作,包括气候领域和粮食安全;最后,中美两国要在基本面上达成一致意见,因为一些全球问题需要中美共同合作才能解决。
在提完建议后,陈海泉也声明了新加坡的立场,即以新加坡自身国家利益为主要优先事项,所有的外交原则都基于本国的利益,不会选择站在美国的一边,也不会选择倒向中国,新加坡可以和所有国家都成为可靠的伙伴。
对于陈海泉上述提出的3个建议,外界有分析认为,其中至少暴露出了新加坡的两个问题:首先就是新加坡并没有理清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而只是一再强调中美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互信。这样的论调其实跟美国频繁向中方喊话的论调是一样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中美联系其实一直都没有断,只不过是因为美方的错误做法,导致中美关系不像以前那样。
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不久前就曾明确指出,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的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和对华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说直白一点就是,陈海泉的建议只提到了“加强沟通”,却并没有提及美国的错误,这也是美方惯用的伎俩,试图以此为借口,把中美关系恶化的责任甩给中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建议是在顺着美方的话来说的,其立场显然有点偏向美方。
其次,新加坡屡次就中美关系发声,想要展现出调解中美关系的姿态,不难看出,新加坡也是想借此机会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在中美关系整体不再继续恶化的情况下,新加坡此刻想充当调解人,其嗅觉确实灵敏,这也确实能够给自己塑造一个中美之间桥梁的成功角色。但同时另有分析认为,鉴于新加坡自身的体量而言,如果中美之间继续恶化的话,新加坡是不足以充当缓冲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