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在浙江嘉兴某医院的病房里,被白血病折磨的退伍军人郭学城躺在病床上,他的母亲张女士红着眼圈,居然告知他并非自己亲生。
郭学城以为母亲因病要抛弃自己,心情瞬间跌落到了谷底。
可当他还没消化完这消息,第二天一觉醒来,就发现病床旁围了三个男人,他们居然都声称是自己的父亲,要倾家荡产给自己治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年轻人坎坷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呢?
郭学城三个父亲的由来
眼看再也瞒不住,张女士这才将 27 年前的那段往事详详细细地讲出。
原来27年前郭学城的亲生父母家里已有两个孩子,全靠种地过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着实无力再养第三个孩子。
孩子出生没几天,他们通过中间人寻觅有能力的家庭,期望孩子能有更好前程。
那时张女士特别想要个孩子,他们赶到咸阳时,郭学城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小脸粉嫩还红扑扑的,可郭学城家里实在太穷了。
张女士瞧着心里一阵难受,决定收养他,郭学城也就在张女士家里长大直至成年。
郭学城打小非常懂事,从不让大人操心。
他在父母离婚的阴影中成长,有时和母亲张女士相依为命,这甚至让他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早熟。十八岁那年,他主动报名参军,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因那身绿军衣而挺直了腰。
村里人像迎英雄一般送他去火车站,张女士脸上泪和笑混得一塌糊涂。
即便相隔再远,郭学城对母亲的关心也从未断过,后来,在儿子的鼓励下张女士才鼓起勇气找到了再婚的伴侣---姜善增。
知道了自己悲惨的身世,郭学城默默转过脸,然而此刻,他感到胸口沉甸甸的。
虽然母亲瞒了自己的身世,但她却给了他最好的童年。
成长与家庭变故
郭学城的童年,是他最温暖的时光。郭长江夫妇对这抱养来的孩子倾付了所有爱意。
小时候,他喜欢睡在养父臂弯里听故事,张女士会不停地教他生字,甚至用半袋面粉去换一本图画书,只为让孩子开心。
虽说家境不富裕,可只要郭学城咳嗽一声,夫妻俩就会慌乱不堪。
连邻居们都讲,这孩子是他们家的心尖宝贝。
然而生活并非一直平静。郭学城 8 岁那年,家里有了裂痕。
郭长江为让家人过得更好,常年忙于工作,忽略了妻子张女士的感受,两人关系逐渐变淡,最终以离婚告终。
张女士选择带走郭学城,但那之后,即便一人,她也从未让郭学城受过一点委屈。
时间推动着日子向前走,郭学城也从孩子在部门长成了小小男子汉。
退伍后的郭学城怀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壮志,决定去浙江嘉兴创业。
他跟战友合伙开了家小工厂,挑原料、盯生产线、联系客户,啥都亲力亲为,恨不能把自己劈成两半用。
结果,没多久,他就有乏力、淤青、发烧等症状,开始他以为工作太累,没在意,直到某天,他晕倒在厂房,被同事赶紧送医院。
抽血、做穿刺,几个小时过去,医生推开门走进来,神色沉重地坐下,他的战友赶忙递上水询问结果,那一瞬间,空气都凝固了。
郭学城被确诊为血癌,医生马上建议他住院,赶快联系直系亲属骨髓配型。战友盯着那份诊断书,半天不敢跟他说,转头立马通知了张女士。
儿子病情传来,张女士慌得连夜赶到医院,可护士递配型表时,她却呆住,因为自己并不是郭学城的亲妈,配型只能联系他的亲生父母。
三个父亲的出现与救子行动
消息传到陕西,郭学城的亲生父母二话没说,连夜赶来。病房里,那对中年夫妇一见到病床上的郭学城,神情复杂,母亲扑通跪地,磕着头哽咽道歉。
但可惜,望着病历单的医生直摇头,配型结果居然不合格。
这消息简直像刀插在病房每个人心上。
就在他的亲生父母泣不成声时,继父姜善增也冲到医院,站在病房门口喘着粗气、满头大汗。
没等医护人员反应,姜善增就拿起笔准备填表。然而,医生一看病例,遗憾通知他,继父不能参与骨髓移植。
这话让姜善增一下像泄了气,猛地坐在椅子上,啥也说不出。
这时候,养父郭长江也赶到。他裤兜鼓着,掏出来全是攒了多年的旧存折。
紧张空气还没消散,亲生父亲憋红了脸,突然想起自己的二儿子。
不出意料,这一次,结果终于来了,医生宣布配型成功,在场的人一瞬间像被点燃生命火种,每个人抱一块儿,眼泪决堤。然而,郭学城一家的愁容却没完全散去。
毕竟接下来的手术费用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起的。
于是,卖房的卖房,取存折的取存折,可最后还是捉襟见肘,三位父亲当即决定卖枣子挣钱看病。
亲生父亲郭大叔从老家赊来一批红枣,拉着养父郭长江和继父姜善增在医院附近支起个摊,挂上亲手写的“救娃大行动”标语,扯开嗓子吆喝卖枣。
在寒风中,三个人轮流守摊,从早到晚喊得嗓子都哑了。不到两天,这特别的卖枣摊就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这个特别故事,很快成社交媒体焦点。一篇《父爱接力,卖枣救子》的报道刷屏无数。
得知郭学城遭遇后,网友们热心一片,或大或小的汇款从全国各地涌来。一家建筑公司联系上张女士,以三万元价格买下她手中整整 2500 公斤大枣,并追加 10 万元捐款。
短短几天,媒体和好心人的帮助使得捐款迅速突破手术所需的金额,筹集速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这群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就这样硬生生为郭学城拼出了生的希望,三位父亲望着堆起来的票据,眼泪不停地往下流。
新生与感恩
经历了数月治疗,郭学城的骨髓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病情得以控制。
如今的郭学城,天天都在规划自己的未来。
这病把他拽下深渊,更揭开了他的身世之谜,却同样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也让他的肩膀担起更大责任。
他盼着捧起这段新生,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