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它到底有多快?为何强盗他都不敢拦呢?
在古代,遇到紧急的军情的时候,会有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冲过人群,嘴里喊着“八百里加急,挡路者死”这么一个场景,八百里加急,加的其实是马,急的是信件。
马匹毕竟不是机器,也要吃喝拉撒,如果昼夜不停地去跑,跑久了也会累死,因而速度也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想到了一个办法,每隔20里就设一个驿站,驿站分驿、站、铺三个部分的,三个部分作用都不一样。驿是官府运输物资的单位,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情报的部门,而铺则是由地方的州县政府负责。
公文信函的传递,一般而言,公文如果没有硬性的时间要求,大概每天会送一个百八十里左右,而一旦需要加快的文件,就会在信件上面注明了“马上飞递”的字样,这类文件必须每天以300里的加急速度来传递,如果遇到更紧急的情况,时速每天可达400里, 600里,甚至800里,每天行驶800里仅靠一人一马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人不休息,马也要休息啊!
所以,送情报的人到驿站就要立即换人换马了,就好比现在开车跑高速,即便油箱加满油,跑了一段时间还是要在服务区及时加油的!而且在传递紧急文件的时候,在每一个驿站都要用快马,即便不是千里马,但是每匹马都会拼命地跑,也可一日千里。
那为什么土匪跟强盗他都不敢拦截呢?因为 800里加急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信件,一般都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么重要的文书,那必须是武艺高强的人来送,谁敢拦截这些人呢?再者,送信的人身上也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捞,没有人会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抢。
此外,这样的信件一般是有专门的标志的,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之所以没有人敢拦截或者抢劫,主要还是因为事关重大,一旦信件出了问题,抢劫的人除了自己要被杀之外,也有可能会株连九族。
在唐朝的时候,就发生过一件荒唐的800里加急快递,那就是送荔枝,有诗作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描写。因为杨贵妃特别喜欢吃荔枝,荔枝可是南方才有的呢!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和原味,唐玄宗下令让运送荔枝的人800里加急,从岭南送到长安来。
据说荔枝抵达了长安的时候,荔枝外壳上的水都还没干呢,由此可见,当时800里加急那得多快啊!在古代一天策马飞驰800里,已经达到极限了,如果放到现在,根据目前道路的质量,如果从洛阳出发,大概一到两天就可以抵达到北京和上海了,即使是新疆偏远地区,也可以在一周之内抵达。所以相比之下, 800里加急的速度是让现在的很多快递都望尘莫及的。
关注波哥故事荟,跟你分享更多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