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全球关税打得噼啪响,一边再度威胁伊朗。特朗普到底再下什么棋?

调皮的老班长 2025-04-08 17:44:56

关税伊朗双响炮,特朗普棋局谁人晓?

且看白宫四月天,钢铝加征声未歇,

波斯湾畔战云飘。

2025年4月的国际舞台,恰似一盘暗流涌动的棋局——这边厢,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对盟友与对手无差别敲打;那边厢,德黑兰与华盛顿隔空喊话,一边是“直接谈判”的橄榄枝,一边是“巨大危险”的军事恫吓。特朗普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且容笔者抽丝剥茧,细说端倪。

关税大棒下的“经济威慑”

四月初春,华盛顿的关税战车隆隆作响。4月8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同日对以色列取消农产品免税待遇,这番“无差别打击”令传统盟友愕然。以色列制造商协会疾呼此举将导致2.6万岗位流失,欧洲理事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斥“单边主义损害多边贸易体系”。然而在特朗普的棋谱中,关税从来不只是经济工具——当内塔尼亚胡匆忙赴美商讨加沙停火时,美方巧妙将关税与地缘政治挂钩,暗示以色列若在伊朗问题上不配合,恐遭更大经济反制。这般“以商逼政”的手法,恰如《战国策》所言:“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不过今日挟的是关税,令的是盟友。

波斯湾的“战争边缘游戏”

视线转向中东,4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伊直接谈判将于12日启动”时,手中却暗藏杀机——若谈判破裂,伊朗将面临“前所未见的军事打击”。此言绝非空穴来风,美军“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已陈兵阿曼湾,B-52战略轰炸机进驻卡塔尔乌代德基地。然德黑兰不为所动,总统佩泽希齐扬同日回应:“谈判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威胁如同暴雨中的火把,终将自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更点破玄机:所谓“直接谈判”实为障眼法,12日阿曼会谈仍是“隔墙传话”的间接模式。这般虚实交错,恰似《孙子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特朗普以军事高压逼谈判,伊朗则以柔克刚破危局。

选举年的话术博弈

深究特朗普的双线战略,2025年的政治年历给出答案——此时正值美国大选初选白热化。关税战既可迎合本土蓝领选民“美国优先”情结,又能敲打摇摆州农业利益集团;而对伊强硬姿态,则是向福音派选民兑现“摧毁伊朗核威胁”的承诺。这种“一石二鸟”的话术,在4月3日“空军一号”上的记者会上展露无遗:当被问及伊朗核设施坐标时,特朗普笑答“我知道,但此刻不宜公开”,既塑造强人形象,又为后续谈判留足筹码。反观伊朗,佩泽希齐扬4月6日借古兰经箴言“正义如山岳”宣示立场,外长阿拉格齐更以“球在美国一方”的足球比喻将道义压力抛回华盛顿,可谓“借力打力”的舆论战高手。

历史循环中的战略困局

细察美伊交锋史,2015年《伊核协议》的幽灵仍在徘徊。特朗普当年撕毁协议时高呼“史上最糟交易”,如今却主动寻求新协议,这背后既有国内政治压力,更暗含地缘格局变迁——随着中俄与伊朗签署400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正被逐步稀释。4月8日伊朗宣布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开放阿拉克重水反应堆,看似让步实为攻守易势:既占据道义高地,又将谈判僵局归咎美方缺乏诚意。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恰如《盐铁论》所言:“示之以虚,开之以利”,令特朗普的军事威胁如同重拳击棉,无处着力。

谁将先扣动扳机?

当4月12日的阿曼会谈日渐临近,这场博弈已进入读秒阶段。特朗普需要一场外交胜利为选举造势,却不愿放弃“极限施压”的筹码;伊朗谋求解除制裁重振经济,但绝不容核主权受损。双方如同行走在钢丝上的舞者,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美军中央司令部4月5日突然提升波斯湾战备等级,伊朗革命卫队则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实弹演习,这种“战争边缘政策”令人想起修昔底德陷阱的警示——当威慑演变成误判,和平便如风中残烛。

纵观全局,特朗普的“双线棋局”本质是选举政治与地缘战略的奇特混合体。关税战维系国内基本盘,伊朗危机塑造强人形象,二者共同服务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叙事。然则《韩非子》有云:“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今日美国若继续以霸权逻辑行棋,恐将陷入“多线作战”的战略透支。至于德黑兰,则以“持久战”智慧周旋,正如波斯诗人鲁米所言:“洪流中的芦苇,弯而不折”。这场四月危局终将走向何方?或许答案不在白宫或德黑兰,而在历史的天平之上。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