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起义后的民族主义反思

远年评世界 2024-09-30 04:41:05

2024年孟加拉国的学生公众起义重新引发了关于该国民族主义未来的批判性对话。这场对话的核心是1971年解放运动产生的孟加拉民族主义(Bangalee nationalism)和被吹捧为替代品的孟加拉国民族主义(Bangladeshi nationalism)之间的紧张关系。起义中的重要人物马赫福吉·阿拉姆最近发表了一篇病毒式传播的演讲,倡导向更具包容性和宽容性的民族主义形式转变。他的思考提出了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

马赫福吉的核心论点围绕着改革个人道德品质以改革社会的必要性,这反过来又会导致国家的改革。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强调了个人道德和社会变革作为国家建设基础的作用。他呼吁从孟加拉民族主义转向更具包容性的框架,这挑战了自独立以来塑造孟加拉国身份的基本理念。然而,这一论点忽视了国家和个人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有可能简化通往更具包容性和宽容性的国家的道路。

马赫福吉演讲的核心观点是,除非公民首先培养自己的道德操守,否则国家无法实现道德操守。这种思路虽然部分有效,但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条单行道。它将社会改革的负担放在个人身上,忽视了国家本身在塑造社会道德和伦理结构方面的作用。制度、法律和政策是影响和引导个人道德的强大工具。事实上,它们在保护个人免受道德沦丧方面往往至关重要。

对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有更细致的理解,就会认识到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国家有责任营造一个个人可以发展道德品质的环境,但仅靠个人无法承担社会改革的全部负担。

马赫福吉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国家建设的愿景,即个人和社会必须首先进行改革,然后才能重建国家,反映了经典的自由主义国家观。然而,这种方法可能既缓慢又笨拙,尤其是在像现在这样的危机时刻。相比之下,自上而下的方法,即国家带头改革制度和塑造社会规范,在紧急情况下往往更有效。虽然自下而上的改革是长期变革的必要条件,但国家危机时刻需要迅速、果断的行动,只有自上而下的方法才能实现。

马赫福吉论点的一个关键点是他呼吁民族主义的范式转变,从1971年基于孟加拉的世俗主义民族主义转向一种新的、更具包容性的民族主义形式。他批评孟加拉民族主义具有排他性,认为孟加拉国威权主义的兴起源于1971年后建立的世俗框架。

根据马赫福吉的说法,支撑孟加拉民族主义的世俗主义没有包容性,导致各种社会和宗教团体的疏远,最终导致威权主义的兴起。他的愿景是一种世俗主义,包括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意识形态和道路,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反映孟加拉国内部多样性的世俗主义。

对孟加拉民族主义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1971年孟加拉国成立的核心世俗主义确实在努力适应该国的各种身份。然而,马赫福吉提出的解决方案——与孟加拉民族主义完全决裂——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真的有必要完全放弃孟加拉民族主义吗?或者,世俗主义能否以一种在保留解放斗争遗产的同时解决其历史缺陷的方式重新解释?

眼前的问题可能不是孟加拉民族主义本身,而是如何应用其原则。如果世俗主义被重新构想,以包括马赫福吉所设想的不同观点,它可以作为改革后的孟加拉民族主义的基础,能够指导孟加拉国应对当前的挑战。这将消除向孟加拉国民族主义等新的民族主义范式进行大规模转变的必要性,并将允许植根于1971年斗争历史的民族认同的连续性。

马赫福吉呼吁建立新的民族主义,将其描述为从孟加拉向孟加拉国民族主义的转变,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孟加拉国民族主义以更广泛的民族认同为重点,真的能比改革后的孟加拉民族主义提供更多的包容性吗?如果是这样,这是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固有的包容性,还是仅仅是世俗主义在其中如何应用的问题?如果后者是真的,那么孟加拉国的民族主义可能会面临与过去五十年来孟加拉国民族主义相同的基于应用的挑战。

随着孟加拉国从2024年的起义中走出来,这些辩论至关重要。民族主义的问题,以及范式转变是否必要,不能长期悬而未决。如果国家要重建自己,就必须建立一种民族认同,将公民团结起来,确保国家的未来。

马赫福吉所倡导的民族主义范式转变可能确实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它能够提供一条更具包容性、宽容性和务实性的前进道路。这种转变是通过孟加拉民族主义的改革版本还是向孟加拉国民族主义的转变还有待观察。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解决自1971年以来困扰孟加拉国的根深蒂固的救赎、和解和包容问题。

2024年起义之后,关于民族主义的学术辩论对于塑造孟加拉国的未来至关重要。国家必须解决身份和归属问题,才能有效重建。除了眼前的危机,重点应该放在创造一个包容和有凝聚力的民族认同上。正如马赫福吉正确指出的那样,1971年后的救赎失败绝不能重演。展望未来,国家必须重新构想其在促进一个反映所有公民愿望的包容性社会中的作用。

本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

0 阅读:24

远年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