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确认1.2万乌军进入库尔斯克地区,大多数为北约雇佣军!

小华说探索 2024-08-15 20:10:40
导语

1973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战争,也就是六天战争。

战后第三年,以色列为了购置部分大飞机,向美国提供了一份5000美金的清单。

没过多久,美国就如以色列所愿,不仅将飞机卖给了以色列,还顺便带好了这些飞机的配件。

美国还在这份清单上的基础上,给以色列新增了7000美金的设备。

之后,美国又陆陆续续帮以色列改装了上百辆坦克,甚至还有其他军备和弹药,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几乎是美国一手操办的。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又通过北约在背后不断地向乌克兰军队提供军援。

而且此番战争对于美国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利益好处。

因为美国一直以来都在对抗俄罗斯,而如今俄罗斯被拖入乌克兰国内消耗,甚至牵扯到三战爆发的可能,美国也就坐山观虎斗,如今俄乌战争还为美国赚取了不少钱财,从这可以看得出来,美国真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又为何要和美国之间不断地斗智斗勇,这其中又有什么利益呢?

如今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和俄军展开正面交锋,而据多国情报机构的最新报告中指出,乌军大致有1.2万人参战,其中还是以北约为核心组成的“国际联军”。

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地区作为俄国防部的住宅地,也是俄军重要的兵力集结地,因此如果乌军想要从这里突破防线,那么就必然会损失惨重。

然而尽管库尔斯克战役难度很大,但是乌军却依旧迎难而上了。

一开始普京并没有太在意库尔斯克战役,因为他认为库尔斯克地区是俄军自家的地盘,而且周边有着数不胜数的民众,他们甚至把这里称作“家乡”,所以普京考虑到民众的感受以及他们身上背负的家庭责任,所以并不想让他们再去打仗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没有普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民众们已经疲于奔命了,另一方面则是俄军的阻击力量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无人机的广泛运用,让乌军只能被动的接受战败局面。

但此时随着俄军防线逐渐被乌军穿插,俄军也及时进行情报收集,才知道原来这次进攻的主力是乌军,而附属则是北约支持下的多国部队。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倒是俄军一方显得兵力充足。

这场库尔斯克战役中,俄罗斯国防部也发出了消息称,目前在库尔斯克地区,俄军有三万兵力,而且这个人数还在逐渐增加。

然而乌军似乎并不惧怕眼前的挫折,反而更加信心满满,全然不顾乌军本身就面临着严重兵员不足的问题。

当晚,乌军直接从缅利基村调动了约4000名士兵,并利用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组成三支多国旅,全都开向了库尔斯克。

这些多国部队的表现非常亮眼,在前两天就让俄军节节败退,然后进入俄军防线深处,对俄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并对西北方向形成夹击。

然而在7月9日这天,也就是库尔斯克战役正式开始后的第二天,俄罗斯国防部就发布了一则关于这场战役的消息。

这则消息中称,有2300多名乌克兰士兵已经阵亡,而且乌军还有400人受伤,还有124人被捕获。

此外,由于这场战役刚打响没多时,俄军就已经造成了乌军220多辆坦克、三十多辆装甲车、十几辆卡车被毁,而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造成的,有着很高的效率。

但就在下一个月的24号,这场战役进行了半个月之久的时候,时任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的安东·杰拉先科发布了一条关于作战进展的视频。

视频中提到,在过去一周内,共有1500名乌克兰士兵在作战中牺牲。

那么算下来,在过去15天内,将近4000名士兵损失掉,这无疑是一笔巨额浪费。

与此相对比的是,此次库尔斯克战役先后持续了长达一个多月,尽管其间温差极小,但是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都没有丝毫热量释放出来,这就意味着这场战役很快就能得到结果。

然而美方情报却称,在8月14日,这场战役终于落下帷幕,而根据这段时间的信息统计来看,乌克兰方面有23000名前线作战士兵阵亡,而这种阵亡人数显然是不合理并且不符合逻辑的。

因为根据当前的作战情况来看,这场战役其实并非是从7月9日打到8月14日,而是从7月24日打到8月14日,因此如果只是从这点时间来看的话,有23000名阵亡士兵显得太过离谱。

其次,在统计阵亡人数时并没有将受伤以及被俘的人数计算进去,所以这就致使阵亡人数又偏低了一些。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致意味着在3周左右的时间里,至少会有1万人在作战过程中阵亡。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数字也并不是最终统计数据,因为还有很多阵亡士兵的尸体还停留在前线,并没有及时得到处理,所以这些都成为了不确定因素之中的一部分。

俄军为何不追击?

然而尽管有着如此重大的阵亡损失,这些乌军依旧不管不顾,全然不将生命放在眼里,再次向库尔斯克地区派出大规模兵力进行增援。

面对这种似乎不怕死也不要命一样的状态,不禁让人思考起其中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

毕竟这样看来,即使这些人战斗经验再丰富,他们最终也将为之付出生命和鲜血,但是他们却偏偏不害怕死去。

那么对于这种毫无意义也很荒唐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深邃复杂的问题呢?

这其中是否又引出了其他利益争夺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普京不会优先考虑到平民撤离的问题,所以如果只是因为考虑到平民的问题而不进行反击,那么就会对普京的决策产生质疑。

其次,在普京与泽连斯基之间进行谈判的时候,有一项条款就是关于义务兵参战问题,如果想要参战,那么就需要参加为期6个月的培训班,这样才能上前线进行作战。

但是往往义务兵学完培训班就会被派往前线,但他们身上却没有得到太多生存技能,那么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更长的适应时间,同时装备方面也存在问题。

而且由于伤亡人数过高,他们只能靠自己摸索来成长,因此面对这样的巨大压力,就很难做到迅速成长起来。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关于火力问题,由于俄罗斯军队火力较强,而乌军却没有相应火力进行反击,这就使得俄军可以高枕无忧。

因此即使刚才提及到导致乌军损失惨重的问题,就算是造成伤亡的一部分都是自己的“死士”,但是面对如此高强度大规模的火力攻势,自然会显得更加难以承受,所以自然会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

战争与经济利益之间关系复杂?

尽管如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既然乌军已经付出如此惨烈代价,那么未来或许还会有无数人踏进这个泥潭中,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大佬又为何会邀请这些“炮灰”,甚至为了其前赴后继?

难道说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吗?

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美国,因为美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削弱俄罗斯,并将其拖入战争漩涡中,让其筋疲力竭,然后再趁机从中获得利益,甚至直接打倒俄罗斯。

而且美国坚决支持“炮灰”们前赴后继,并一再给他们提供武器以及各种相关保障,并且不会让自己的“小弟”们太过难做,但是却会让他们为此买单,这让人不得不思考美国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或许美国一直以来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但是他的正义却是建立在让多个“小弟”前赴后继身上,也是建立在帮助“小弟”完成自己的利益,让他们为此买单的情况下。

因此一些专家提出了一项大胆假设:那就是美国可能会利用这一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一目标或许就是想要实现长久金融霸权地位,从而进一步强化美元体系。

因此可以看出来,俄乌战争不仅有军事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复杂关系。

因为美国一旦完成目标,那么后面有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围绕金融杀出重围,将局势搅成一团浆糊,然后美国再趁机和其他国家之间讨价还价,获取更多利益,从这一点来看,这一计划确实可行。

结语

因此回归正题,美国与北约之间似乎为了一个共同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但其实这其中涉及到利益的问题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许多,因为这些利益背后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决定的,还有很多层面的利益集团参与其中,因此未免造成局面失控,到时候不仅是我国,还有其他国家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各国应该谨慎小心行事,以免引火烧身。

0 阅读:81

小华说探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