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
秦朝和汉朝时候的明月啊,还照着现在的边关。离家万里去打仗的战士们,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要是如今还能有像龙城飞将李广那样的英雄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侵犯我们的家园。
注释
(1)长征:长途出征。
(2)但使:只要。
(3)龙城飞将: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他曾奇袭龙城;一说指飞将军李广,匈奴人听闻他的名字就害怕,称他为 “汉之飞将军”。
(4)不教:不让,不使。
(5)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6)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古代北方的天然屏障。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希望朝廷能任用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抵御外敌,保卫国家,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意境雄浑:诗的开篇 “秦时明月汉时关”,将时间的跨度从秦朝拉到汉朝,再到诗人所处的唐朝,营造出一种悠远、苍茫的意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年来边疆的明月依旧照耀着古老的关塞,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情感深沉:“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边疆战争的漫长和残酷,无数战士离家万里,奔赴战场,却再也没能回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则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希望有英勇的将领能够保卫边疆,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语言精炼: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短短四句,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情感。用 “明月”“关” 等典型的边塞意象,以及 “龙城飞将” 这样的历史典故,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作背景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唐朝的国力虽然强盛,但边疆战争却一直不断。唐朝在对外战争中,有胜利也有失败,而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战士们长期戍边,远离家乡和亲人,许多人战死沙场。诗人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边疆战士的同情,写下了这首《出塞》。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 -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除了边塞诗,还有宫怨诗、送别诗等,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