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已出现雕版印刷术,为何抄书现象依旧频繁?

曾祥彬讲历史 2023-07-12 15:14:38

雕版印刷术在宋代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它使得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然而,尽管有了雕版印刷术,抄书现象在宋代依旧频繁出现,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高昂的印刷成本:尽管雕版印刷术可以大量复制书籍,但在宋代初期,雕版印刷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制作一套完整的雕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同时材料成本也较高。对于一些较为昂贵的书籍,印刷成本可能会超过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因此他们只能选择手工抄写的方式。

2.    个性化需求:雕版印刷术虽然能够大规模生产相同的书籍,但它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一些学者或读书人可能对特定版本、特定注释或特定排版有自己的偏好,而这些需求往往无法通过印刷来满足。因此,他们会选择手工抄写,以便能够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3.    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抄书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学习和传承文化的行为。尽管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更加普及,但一些读书人仍然认为手工抄写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将抄书视为一种对文化的敬重和追求,同时也是对自己学识的展示。

4.    抄写文化的传统:在古代中国,抄写文化非常盛行,抄写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被广泛推崇。很多读书人乐于亲自动手抄写经典文献,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抄写文化在宋代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尽管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但抄写依然被一些人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和学习方式。

5.    知识的稀缺性:在古代,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受到限制。虽然雕版印刷术使得书籍更容易获得,但对于某些特定的知识领域或书籍来说,其数量仍然有限。特定的典籍、经典著作或珍贵文献可能并不容易通过印刷方式获得,而需要依靠手工抄写来进行复制和传播。

6.    个人技艺与文化传承:抄书作为一种手工艺,既是知识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一些书法家或抄书匠通过抄写来展示自己的书法技艺和艺术修养,同时也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后人。抄写的过程本身也被视为一种与文字、经典和文化对话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仪式感和价值。

7.    .维护文化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在古代,文化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被视为极其重要的事项。尽管雕版印刷术可以提高书籍的复制效率,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和印刷质量的不稳定性,一些知识渊博的学者和读书人仍然对印刷出来的书籍存有怀疑。为了确保文化传承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他们更倾向于亲自手工抄写,以保留原作的精髓和真实性。

总体而言,尽管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带来了印刷技术的突破和书籍的普及,但抄书现象依然频繁。这主要是由于高昂的印刷成本、个性化需求、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抄写文化的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抄书也具有一定的仪式感、修身养性的意义,以及维护文化权威性和准确性的目的。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一些读书人选择继续进行手工抄写,使抄书现象在雕版印刷术时代依然存在并得到一定的推崇和延续。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