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句不好听的,初来乍到山东,要是没点准备,一时半会还真受不了!
前段时间,我踏上了山东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本想着尽情领略齐鲁大地的壮美风光与独特风情,没成想,两场酒局下来,我算是真切体会到了地域不同带来的酒文化碰撞。

1、酒桌座次门道深
刚入酒局,我就被安排座位给弄懵了。在咱以往的认知里,找个位子坐下就行,可在山东,主宾、副宾、主陪、副陪那都有严格的位次讲究。正对门的位置是主宾位,得留给最重要的客人,主陪则在其对面把控全场,副陪挨着主宾方便照顾,其余人等依次落座。我这一不小心差点坐错,还好有当地人及时提醒,这才避免了尴尬。就座次这一项,初来的人要是不懂,可容易闹笑话。

2、劝酒话术一套套
本以为敬完酒能消停会儿,结果到了劝酒环节,又让我大开眼界。山东朋友那劝酒的本事堪称一绝,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逢知己千杯少”之类的俗语张口就来,一套接一套,让你根本找不出理由推脱。要是你稍微犹豫,他们就会一脸真诚地看着你,眼里满是期待,仿佛不喝这杯酒就是不给面子,在这般“攻势”下,我只能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心里那叫一个无奈。

3、下酒菜偏爱硬货
在北方不少地方,喝酒时常来点凉拌猪头肉、酱牛肉之类的下酒菜,图个过瘾。到了山东,虽说也有这些,但更偏爱硬货。像糖醋鲤鱼,造型精美,外酥里嫩,寓意吉祥,一上桌就是焦点;还有葱烧海参,海参软糯,葱段香浓,尽显鲁菜风味。这些菜作为下酒菜,确实够分量、够滋味,不过吃多了也容易腻,对于习惯清淡口味的朋友来说,还真得适应适应。

4、本地酒醇厚够劲
山东可是美酒的故乡,当地酒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酒局上常见的有景阳春、兰陵王等,这些酒大多口感醇厚,酒精度数可不低。入口辛辣,却带着粮食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后,热辣劲儿直冲天灵盖。初来乍到的朋友,要是没点酒量,几杯下肚,保准吃不消。

但对于本地人来说,这就是日常的享受,他们从小浸染在酒文化里,练就了好酒量,喝起酒来那叫一个豪爽。
除此之外,我还在这里发现了一款产自四川邛崃的外地酒,一开始我以为就是普通的白酒,后面上网一查才知道这酒的来头不小!

背后是一家有30年历史的老八大基酒企业,早在1998年就是当地的老八大原酒厂了。如今酿造车间有3.5万平方,年产基酒2万吨以上,还给浓香名酒提供了数十年的原酒。
它以5种优质谷物和山泉水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4次取酒,去头掐尾,在大陶坛窖藏了9年后,再加入15年调味老酒,最终才问世!

一口入喉,绵柔细腻,层次分明,细细品味还有几分五粮浓香名酒的口感!而且每瓶才百元出头,但品质不输三四百的名酒,简直就是我们的酒友之福!同时在这里推荐给在座的酒友!
虽说这两场酒局下来,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但山东人的热情好客、豪爽大气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这次山东之行,真的让我收获颇丰,无论是独特的酒桌文化,还是醇厚的美酒,都成了我旅途中难忘的记忆。
那么你们对山东又有着怎样的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