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那可是不少人心里头的老回忆,也是电视剧里头数一数二的经典。记得小时候,咱们一门心思全扑在那威风八面、打怪除妖的孙悟空身上,结果漏掉了好多挺逗乐的细节。
比如说,在《西游记》这本书里头,讲到了唐王,他就是李世民。
在尘世间,他地位尊崇,是个能主宰别人命运的皇帝,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个更了不起的身份。
在书里,唐王被鬼魂折腾得不行,最后去世了。一到地府,连阎王爷都降低了规格来见他,还亲自动手在生死簿上给李世民加了阳寿,然后又把他送回了人间。
真让人琢磨不透,李世民到底是啥来头,难道就凭他是个地上的皇帝,就能捞到这么多好处?
【身份初现端倪】
在《西游记》的第十章节里,说的是泾河龙王碰上袁守诚的事儿,这里面,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臣魏征可是主演。故事讲的是,泾河龙王和袁守诚有了过节,而在这当中,李世民和魏征的角色特别关键。
史书描述的李世民,长得帅气,气质非凡,既会文又会武,骑马射箭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他有理想,有追求,更关键的是有本事,硬是把唐朝带成了让各国都来朝拜的大国,老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
在《西游记》里头,他其实是个挺低调、有礼貌,满心想着传播佛教的那个皇上。
在《西游记》里头,唐太宗李世民出场时间不长,很多时候都是简单提及一下就过去了。
在书里,作者揭露了唐王李世民鲜为人知的一面。想想《西游记》里,就连那些妖怪都有很硬的后台,更别说一个国家的皇帝了。
在人、神仙、妖魔这三个世界里,每个世界都有自个儿的老大,他们各有各的任务,保证这世界能好好转。可唐朝的皇上李世民,他可真是个不一样的角色。
他虽然是个皇上,但说到底,管的也就只是人间那点事儿。等死了以后,还是得去地府走轮回,投胎转世。就算他是皇上,也逃不过这天地间的规矩。
不过,在原版故事里头,李世民有那么一回灵魂出窍到了阴曹地府,连那十位阎王爷都给他行了大礼,磕头跪拜。等他魂魄归体,重回阳间后,他还特地派人给那十位阎王爷送去了地府里头见不着的南瓜。
你得明白,孙悟空这个主角,当初在地府闹腾的时候,其实也就只碰到了秦广王这位大佬。
在人间,李世民是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在天界,他还有着别的地位。
这么说吧,他就像是那种经常爱跑到人间来体验生活的神仙,在天上的时候,就连玉帝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对他客气着点。
【泾河龙王引真相】
在《西游记》这本书里,说到唐王李世民的事儿,得从一个挺逗的事儿开头。那时候,事儿还没正式拉开序幕,就先来了一出好玩的。这事儿跟李世民,也就是咱们的唐王大大有关。你得知道,这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开场,而是一个让人捧腹的小插曲。咱们就从这儿,一点一点揭开李世民在《西游记》里的那些事儿。
在长安城里,有这么一位高人,他是袁天罡的叔叔,名叫袁守诚,在唐朝那可是相当有名的玄学家。这老爷子,长得就跟仙人下凡似的,特别有那股子仙气儿。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掐指一算,那简直是神准无比,没啥能逃过他的眼睛。
他之前帮一个渔夫算了一回命,指明了哪个地儿撒网能捕到最多的鱼。有了袁守诚这位大师的指引后,渔夫每次出海都收获满满,而且他还特别有心,每次都会挑一条金尾巴的鲤鱼送给袁守诚表示感谢。
渔夫钓鱼的那个地方,刚好是泾河龙王的地盘。龙王手底下那些小喽啰,像什么虾啊蟹的,见每天都有好多同类被逮走,就跑去跟泾河龙王汇报了这事儿。
泾河龙王一听,心里直犯嘀咕,心想这渔夫咋每次都能捞那么多鱼呢,照这样下去,泾河里的鱼虾蟹啥的,怕是要被他捞光了。
想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泾河龙王摇身一变成了个平常的砍柴人,去找渔夫拉家常。渔夫一开心,就把袁守诚帮他占卜的事儿一股脑儿告诉了龙王。
泾河龙王一听这话,心里火冒三丈,当场就琢磨着得找袁守诚理论一番,讨个公道。
他走到袁守诚的摊子前面,问袁守诚明天天气咋样。袁守诚回答说:“明天辰时会开始布雨,巳时会打雷,午时雨就会下来,未时雨就会停,总共能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的水。”
泾河龙王一听,咧嘴就乐,心里头直觉得这事儿太离谱了。毕竟,掌管下雨这事儿的可是他呢,没有玉帝的旨意,下多少雨,还不是全凭他自个儿乐意。
泾河龙王心想袁守诚这家伙肯定是个骗钱的术士,于是放话说:“要是你算得不灵,可别怪我把你的摊子给掀了。”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不过,就在泾河龙王和他那些兄弟们拿袁守诚开玩笑那会儿,天庭的传令兵突然现身,给泾河龙王下了道旨意,让他明天在长安城安排降雨的事儿。
圣旨上明明白白记录着降雨的多少和具体时间,跟袁守诚讲的一模一样。泾河龙王腿一颤,差点摔地上,心里直嘀咕:这世上咋有这么神的人呢!
尽管泾河龙王嘴里直嚷嚷,心里头却憋着一股子不服。瞧他愁容满面的样子,几个兄弟见状,纷纷围上来,叽叽喳喳地给他支招,说不如悄悄动动手脚,改一改雨量数目,反正也不会有人察觉。
被自家兄弟一番鼓动,泾河龙王心里一横,决定豁出去了,偷偷把圣旨给改了。到了该降雨那会儿,泾河龙王就故意把时间和雨量给调整了一下。
其实,袁守诚望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等雨停了以后,泾河龙王变成一个普通人,气呼呼地把袁守城的摊子给砸了。袁守诚瞧他一副火冒三丈的样子,也没生气,随口就说出了他的真身。
袁守诚直接告诉泾河龙王,它犯了天庭的大规矩,得被砍头。泾河龙王一听,吓得傲气全没,立马跪在地上求情,央求袁守诚想办法救救它。
袁守诚对泾河龙王透露,老天爷肯定会派个人间的使者来监督行刑,而这个使者现在藏在人间,他就是唐王李世民手下的重臣魏征。要是你能去求求唐王,说不定能保住一命。
泾河龙王一听完,赶紧给袁守诚道谢,谢完之后就急着去给唐王托梦了。
这场灾祸,表面上像是神仙们才会碰上的大难,没想到却意外地把唐王给卷了进来。
他的真实身份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是个货真价实的龙种皇帝,这身份自然是非同小可。
夜幕降临,泾河龙王悄悄进入唐王的梦境,恳求唐王伸出援手,救救他的性命。唐王李世民瞧着龙王那凄惨模样,心生怜悯,就点头应允了他的求救。
魏征接到玉皇大帝的任务,一早就开始斋戒清洗,打算在中午十二点半梦里斩掉龙王。可就在这时,唐王派人过来,喊他去宫里下棋。
魏征没得选,只好进宫陪着皇上。唐王盘算着,只要能让魏征拖过下午一点半,泾河龙王或许就能躲过这一难。可谁承想,刚一过下午一点半,魏征就立马打起了盹,睡得可香了。
唐王瞅了眼时间,心想应该没啥要紧事了,就没去打扰魏征,让他继续睡着。
让人没想到的是,过了下午三点半那会儿,魏征竟然还在梦里,就把泾河龙王给咔嚓掉了。
魏征醒过来以后,就跟唐王道歉。这时候唐王才明白,原来泾河龙王求他办的事儿他没给办成。唐王心里头那个过意不去啊,生怕泾河龙王的鬼魂来找他算账。
到了半夜时分,事情真就如预料中那样发生了,泾河龙王的魂魄找上门来,要向唐王讨回性命。唐王在睡梦中拼命挣扎,吓得魂飞魄散。还好这时候观音菩萨现身了,她出手把泾河龙王的魂魄给赶跑了。
醒来那一刻,唐王浑身湿透,感觉魂都吓飞了。他赶紧叫来侍卫,让侍卫去请太医。太医赶到后,一番检查,却告诉唐王,他的日子不多了。
唐王心里直打鼓,赶紧把魏征叫来给自己支招。魏征拍了拍唐王的肩,让他别慌,就算泾河龙王真来找茬,他也有对策。
【魂游地府受优待】
魏征有个铁哥们儿,他叫崔珏。
李渊当皇帝那会儿,他可是个响当当的大臣。死了以后,他到阴间继续当官,成了酆都天子殿四大判官里头的一个,而且还是名气最大的那位。
魏征亲自动笔,给唐王写了封信,然后交给他,告诉他就算将来魂魄出了窍,到了阴间也别慌,只要崔判官瞅见这信,肯定会出手帮忙的。
唐王握着魏征递来的信件,心里踏实多了,一觉睡去,灵魂紧跟着就溜达到了阴间。这时候,唐太宗正不知咋办好呢,崔珏就现身了。
崔珏瞧见唐王,赶紧跪下迎接,态度特别恭敬。这时候,阎王殿里十大阎王都已经等着了,他们还早早地派人来迎接唐王。
书里是这样写的:那边传来叮当的玉器碰撞声,还有一股奇妙的仙香,外面站着两对举着蜡烛的守卫,紧接着,十殿阎王从高阶上缓缓走下来......十位阎王从阴森森的阎王殿里出来,弯着腰,低着头,去迎接唐太宗。
能让地府里那十位大佬阎王都亲自出门迎接的家伙,来头肯定小不了。那些阎王们只是说,这是因为李世民是人间的阳间之王,而他们呢,是地府的鬼界大佬,所以礼节上必须得做到位。
但这个借口明显站不住脚,十大阎王都有各自的差事,就算是有大人物到访,也不一定都能聚在一块儿。可这回为了迎接李世民,他们竟然全来了,还都下了台阶去迎接。
阎王吩咐崔判官把唐王的寿命记录本拿来,崔判官翻阅后,发现唐王的寿命已经到期了。他赶紧动手,在那本子上多写了两下,给唐王额外加了20年的阳间日子。
十位阴间大王发现唐王的阳寿还没到期,就吩咐崔判官把唐王给送回了人间。
崔大人领着唐皇,一路走过了幽暗的阴山,跨过了闪闪发光的金桥,穿过了满是冤魂的枉死城,还见识了决定来生去向的六道轮回之地,最终通过阴间的官府,平安回到了阳世。
【紫薇星现圣人出】
在咱们说的这个西游记的故事里,那最受大家尊敬的人,肯定是有来头的。就像李世民,他可不是个简单角色,据说他上辈子是个大人物,真实身份乃是道教里头的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在《西游记》里头,其实有好多情节被简化了没演出来,不过呢,不管是看电视还是读小说,都提到这么个事儿:观音菩萨到人间展示真身那会儿,唐王只是朝着天上拜了几拜,压根儿没给观音菩萨行礼。
那时候,观音菩萨找到了玄奘,递给他一把九环锡杖和一件锦斓袈裟。在场的那些官员,全都看傻了眼,一个个赶紧跪下磕头,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唯独唐王,他那个激动劲儿啊,觉得这事儿简直就是给唐朝带来了大好运气。
从这里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地位非常显赫。
在道教的世界里,紫微大帝那可是顶尖的大佬,人们常说的紫微星指的就是他。在人间,紫微星就好比是皇上,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
在道教的神话里,地位最高的要数三清,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这三位大佬。紫薇大帝呢,就是帮这三清管理天地的一个大神仙,他的地位嘛,就排在这三清后面一点点。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里,有紫薇大帝来历的传说。有本书叫《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里面提到紫薇大帝和玉皇大帝是亲兄弟。他们的老爸是斗父周御国王,老妈则是斗姆元君。
不过,很多人更喜欢封神故事的另一个说法。在这个说法里头,紫薇大帝其实是由人间的伯邑考变来的。
在道教的神话故事里,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邑考,他死了以后,居然被封成了紫薇大帝。这一封,他就从凡人变成了超级厉害的神仙,高高在上,无人能及。
伯邑考这人,不论是过往的历史记载还是古老的神话传说里,给人的印象总是温文尔雅,像是个文弱书生,一点力气活都干不了。可谁能想到,他去世后,三清大神竟然封他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在古老的神话里,伯邑考这家伙吧,说实话,好像并没干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就是因为太过正直,像个老实人似的,结果惨遭杀害,而且死得那叫一个惨。这跟他后来被封的紫薇大帝那高高在上的位置,真的是一点都不搭边。
紫薇大帝的人设超级棒,得是那种人间的顶尖大好人,才能真正配上这个称呼。
在伯邑考还在世的时候,姬昌原本打算把位子传给他。要是他没死,那他可就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了。
伯邑考这人,道德水准那是一等一的高,就算只是个普通人,他也能硬抗妲己那些妖里妖气的法术,真是世间少有的大德之人。要说紫薇大帝这位置,给他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天庭刚开始那会儿,紫薇大帝就帮着昊天大帝,就是咱们说的玉皇大帝,一起管天庭的事儿。他主要管的是天上的经纬度啊,太阳月亮星星,还有地上的大山大河和各种神仙。就连真武大帝,也得听他的。
紫薇大帝跟玉皇大帝的地位是相同的,都排在三清之后,而且紫薇大帝的职权范围比玉皇大帝还要广一些。
因此,紫薇大帝的事情,玉皇大帝压根儿不会插手管一管。
在古老的传说里,紫薇大帝有好多回都下到人间去经历磨难,他变身成了好几位皇帝,比如刘邦、刘秀、李世民,还有朱元璋。
紫微星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象征。在古代占星术里,如果天上出现了紫微星,那就意味着有皇帝降生了。相反,要是紫微星消失了,那就代表着皇帝去世了。
紫薇大帝不光是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神仙的得力助手,他还管着凡间的山啊水啊还有那些神仙。记得酆都刚建起来那会儿,紫薇大帝还特地派了个化身过去,负责酆都那边鬼界的大小事务,大家都叫他酆都北阴大帝。
酆都的北阴大帝,那可是地狱里的老大,管着五方鬼帝和十大阎王这些手下。大伙儿平时都只听说过阎王爷,其实不知道,阎王爷上头还有更大的官儿呢。
说白了,酆都北阴大帝和紫微北极大帝其实是同一个人。紫微大帝在经历劫难时,误打误撞进了阎罗殿,这时候十大阎王哪敢怠慢,赶紧出来迎接,毕竟他是他们的直接上司嘛。
肯定地说,西游记构建了一个超级大的世界,里头有人、神仙、佛祖、鬼怪、妖精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角色。
但在这么广阔无垠的天地间,紫薇大帝那可是站在最顶尖的位置。
李世民在人间当皇帝那会儿,不过是紫薇大帝众多非凡经历中的一小段。身为紫薇大帝的象征,连阎王见了都得毕恭毕敬地迎接,这样的地位,玉皇大帝见了也得客气几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