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白蒸馍,童年的记忆

河洛纵横 2019-05-29 11:57:07
麦子,白蒸馍,童年的记忆

洛阳-童子 2019-05-28 21:20:17

今天回偃师老家办事,看着道路两边的麦田,增添了几分亲切感。油黄的麦穗摸着扎手,但很暖心!这曾经是我们农民家庭一年的期盼和奢望。

我记得小时候(70年之前),还过着生产队的日子,家里每年每人只能分到不足一百斤小麦,麦子磨成面粉也就七十斤左右,当然不够一年吃了,所以玉蜀黍(玉米)面、红薯、红薯面还是主打粮食。

我们那里都把小麦粉叫白面也就叫细粮,细粮不多,自然要计划着吃。所以逢年过节、串门蒸白馍、孝敬老人、农忙季节才能动用。

那时,我家是四世同堂,家里近三十口人,年龄最长得老爷老奶(曾祖父曾祖母)都近八十岁了。家里每次蒸馍或者“洛馍”(烙饼),我奶奶总要专门做几个白面的,装在瓦罐里盖上盖子放到我老爷老奶住的正屋。家里其余的人都吃黑面馍。但我老奶也总背着别人给我吃属于她二老的“专利”。刚开始我不知道白馍放在哪,自从一次无意发现后就开始不安分了,从以前的“偷”到以后变成了“明抢”了!

有一天中午,我蹑手蹑脚地溜进正屋,看老爷不在家,老奶似乎睡着了,就轻轻地拿掉瓦罐的盖子,另一只小手伸进去,抓起一个白蒸馍就跑。到了门外才发现手里还拿着瓦罐的盖子,就转身回去。

盖子这东西悄无声息的拿起来容易,盖盖子时把握不好就容易有出声。这不,咣当一声可把我吓得不轻,我偷眼看看睡着的老奶,竟然没被“惊醒”!

晚饭时,听老奶说:今晚我也吃黑馍吧,白馍被老鼠偷吃了。边说边看着我笑。我奶奶自然心领神会,也笑着说:咱家这只老鼠可不小,都成精了!

在俺们家,我爸是长子,我也是长子,在农村里都知道,长子长孙的地位是很特殊的,所以,家里有啥好吃好喝的自然偏向我。这就激起了我小叔小姑(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强烈“不满”,曾一次还为此挨过“揍”呢,哈哈哈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天翻地覆啊。如果把这些讲给现在孩子们,兴许他们还以为在讲故事,不会相信这是真事。

因此啊,还是要珍惜现在的太平盛世,如果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如果我们被列强逼做难民,看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老百姓的日子,还不如我们之前吃“黑面馍”的时候呢!

0 阅读:4

河洛纵横

简介:关注民生,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