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以军无人机轰炸了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哈马斯高级官员伊斯梅尔·巴侯姆不幸身亡。而他,5天前才刚接替被以军击毙的埃萨姆·达利斯,成为加沙地带的新任领导人。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全球舆论,让本就紧张的巴以局势再次成为世界焦点。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加沙地带便被战火彻底笼罩。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截至3月23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致使超过5万人失去生命,11万余人受伤,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流离失所。3月18日,以色列以哈马斯拒绝美方延长停火协议、拒绝释放被扣押人员为借口,恢复了大规模空袭,并在次日于加沙地带中部和南部展开地面行动。
联合国会议现场(资料图)
在这之后,多位哈马斯高级成员相继死于以军袭击。3月18日,被视为加沙地带政府领导人的埃萨姆·达利斯及至少5名加沙地带政府高级官员被炸身亡;3月20日,哈马斯总安全部队首脑拉希德·贾赫朱以及汗尤尼斯地区指挥官艾曼·阿萨利赫在空袭中丧生;3月22日,哈马斯政治局高级成员萨拉赫·巴达维尔夫妇在拉法住所被炸死。如今,上任仅5天的伊斯梅尔·巴侯姆也未能幸免。
此次以军空袭医院,以色列国防军与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表联合声明,宣称是对藏在医院的哈马斯高级成员实施精准打击,还指责哈马斯利用民用基础设施,在医院里策划针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袭击。但哈马斯坚决反驳,称巴侯姆当时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以军此举就是蓄意针对平民的战争罪行。加沙卫生部门数据显示,仅3月23日这一天的空袭,就造成41人死亡。
大家都知道,医院在国际人道法里属于受保护的建筑,以军袭击医院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官员明确表示,对医院进行轰炸,很可能构成战争罪。以军的这种做法,不仅让那些急需救治的伤病员生命垂危,还对加沙地区本就脆弱不堪的医疗体系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加沙现状(资料图)
以军之所以频繁针对哈马斯高层实施“斩首行动”,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考量。从军事角度看,以军企图通过精准打击,瘫痪哈马斯的指挥链,削弱其组织力与战斗力。从过往经验看,这种“斩首战术”在短期内确实能对敌方的指挥体系造成一定冲击。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极易引发更激烈的报复,进一步加剧巴以双方的仇恨循环。就拿这次巴侯姆遇袭身亡来说,后续极有可能引发哈马斯一连串的报复行动,导致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
从地缘政治视角深入分析,巴以冲突的背后,交织着多方的利益博弈。美国长期奉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为其提供大量军事、经济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以色列在冲突中的强硬态度。美国领导人抛出的“清空加沙”“接管加沙”等言论,更是改变了冲突双方及阿拉伯国家对加沙未来的预期。而阿拉伯国家内部立场出现了明显分化,这使得巴勒斯坦难以获得统一且有力的地区支持。与此同时,伊朗等国公开支持哈马斯,地区势力的这种对立,让巴以冲突变得愈发复杂难解。
示威者呼吁结束加沙冲突(资料图)
国际社会为推动巴以停火做出了诸多努力,埃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多次呼吁以色列重新回到停火协议当中,可以色列坚持将消灭哈马斯作为前提条件。美国虽提出延长停火,却未对以军行动施加实质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停火协议成了“外交博弈”的手段,难以真正落实。此外,地区势力的利益纠葛、重建计划因冲突受阻等问题,也都成了推动巴以停火的巨大阻碍。
如今巴以冲突已持续一年有余,给双方都造成了极大伤痛。以军此次袭击,致使新领导人上任仅5天便不幸身亡,这无疑是往原本就紧张的巴以局势中,又浇了一桶油。国际社会必须加大斡旋力度,促使双方重回谈判桌,通过和平对话化解争端,避免更多无辜生命逝去,让巴以地区早日迎来和平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