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市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通过在各安置区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多元化就业岗位,助力搬迁劳动力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走进息烽县永靖镇团圆社区内贵州金禧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车间,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车间内,机器轰鸣,针线穿梭,搬迁群众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各种缝纫设备,灵巧的手指在布料间跳跃,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校服。
息烽县永靖镇团圆社区居民罗登琴告诉记者:“我是从流长镇搬到团圆小区的,在自己家门口有这样的工厂,让我们大家都有一份收入,公司免费培训我们做校服,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方便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我们是按照计件算的,收入四五千块钱一个月。”
据悉,团圆社区是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安置搬迁群众368户1519名。今年1月,贵州金禧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在团圆社区正式揭牌并开展试生产,投入资金200万余元,企业配置了十二针多针机、平车、烫机、裁床等100余套设备,厂区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为了让搬迁群众迅速上岗,企业为每位新入职员工提供了免费培训。
同样,在修文县龙场街道龙潭社区的酒盒包装扶贫车间,搬迁群众在裁剪、折叠、粘合、包装等各道工序上各司其职,手法娴熟且专注,他们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确保包装盒符合标准。

据悉,龙潭社区作为修文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该社区接收并安置了来自周边多个乡(镇、街道)的搬迁人员,共387户1450人,目前脱贫户131户447人,低保户116户319人。社区通过引进企业设立3个扶贫车间,成功解决了五十余人的就业问题。
清镇市经济开发区枫渔小区是清镇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483户1966人。贵州鑫赣黔铝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铝型材为主的企业,于2017年落户清镇经开区,与枫渔小区仅一路之隔。清镇市聚焦小区居民就业需要,结合企业用工实际,将企业“喷涂车间”打造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就业帮扶车间,为搬迁群众铺设了一条“家门口”的稳岗就业之路。
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是贵阳落实搬迁群众就业多元化的具体举措之一。截至目前,贵阳市已在各个安置区均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引进和成立手工艺品制作、服装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2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一批、用工车间吸纳一批、项目建设带动一批、扶持创业发展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等,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96.42%,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下一步,贵阳市将继续深化就业帮扶车间的作用,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升级、产业升级、技能培训等综合施策,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就业质量,确保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多元、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巩固和扩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记者:黄 雷 陈百舜
编辑:祝 冉
责编:杨青青
审核:王 营
终审:谢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