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只请钗黛喝茶,为什么不请史湘云?两人结过什么怨么?

君晓吖侃红楼 2025-02-07 20:38:42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安排好贾母众人后,却悄悄拉着林黛玉和薛宝钗去偏房吃“体己茶”。还是贾宝玉寻踪而至,才分了一杯羹。

钗黛二人在大观园中德行、情操出类拔萃,被妙玉高看一眼也是常情。然而要说艳冠群芳,史湘云也不遑多让,何以妙玉却厚此薄彼,不请史湘云只请请钗黛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妙玉的性格孤僻高傲,贾宝玉说“万人不入他眼”,想要被她青眼,势必需要她本人认可。大观园众人中,能被她完全接纳的其实只有一个后来的邢岫烟,贾宝玉和钗黛都要退而次之。

是以,当林黛玉因不识“五年梅花雪水”被她说成“大俗人”时,也都不以为意,且很快便自觉离去,不便打搅。

而这还是妙玉主动邀请,反观李纨那么厚道的人,却能说出“深厌妙玉为人”的话,可见她即便是主人家,也应该是“热脸贴了冷屁股”,被妙玉不假辞色了。

所以,妙玉请谁不请谁,全看她自己的需要。至于史湘云是不是不入她的眼?还真不是。

第七十五回中秋夜联诗时,就是妙玉出场邀请了林黛玉和史湘云同至栊翠庵中煮茶夜话,可见她对史湘云同样高看一眼。

那么,为什么后来请了史湘云,而“茶品梅花雪”这次却不请呢?原因就在“品”之一字上

《红楼梦》中很多情节,需要了解曹雪芹设计的用心,以及情节的作用。

比如冯紫英家宴的“悲愁喜乐”酒令,是为史湘云婚姻作谶,顺便引出贾宝玉、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的婚姻结局。最关键在蒋玉菡和云儿身上,伏笔了未来贾家抄家败亡的真相。

比如“群芳夜宴掣花签”,是通过花签影射众女儿的姻缘结局。

比如《柳絮词》,就明确众人年龄已到,即将展开的婚姻和未来等等。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也是类似的情节和安排。曹雪芹借此写了三点内容。

一、借“五年梅花雪水”隐喻薛宝钗,以林黛玉不识五年梅花雪水是大俗人,为钗黛二人化解隔阂。

二、借“(分瓜)瓟斝bānpáojiǎ”“杏(点)犀䀉xìng xī qiáo(hé)”和绿玉斗,为宝黛钗三人姻缘作谶,要结合《终身误》来看。

三、以“体己茶”慰藉妙玉与钗黛同在贾府寄人篱下之情。

弄清楚了“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的核心主题,再看妙玉为什么不请史湘云,也就会一清二楚了。

首先,此时的妙玉并不只是一个“人”,就像日后中秋节她突然出场阻止黛玉和湘云继续联诗一样,是一个兼具了“神谕”之人。她不请史湘云,只因史湘云与宝黛钗的“终身误”无关。

史湘云已经许配给冯紫英,在冯紫英家宴上以云儿和“悲愁喜乐”酒令隐喻的清楚。她就没必要喝妙玉的茶,也没有对应她的“茶具”。

其次,妙玉这次请喝茶,刨除“神谕”伏笔,现实意义也与史湘云无关。

此时是刘姥姥来贾府打抽丰,被一通折腾不说,还只能低三下四的谄媚讨好,甘心作“女篾片”。尽管后来贾府给了她丰厚的报酬。依然难逃嗟来之食的嫌疑,以及迫不得已的悲凉。

而刘姥姥的遭遇,对于“客居”贾府的妙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来说,则是一种变相伤害,也就难怪她们要物伤其类。

妙玉被迫含笑煮茶待客,忍受贾母挑茶挑水,只因她寄人篱下迫不得已。

林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只因她寄人篱下,“不是咱家人”。

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在贾府一住不走,也是不得不追求金玉良姻的无奈。她与母亲薛姨妈整日陪笑奉承,比较刘姥姥更是钝刀子割肉。

所以,三人同饮一杯体己茶,就源于寄人篱下,有共同的悲切和不得已。

史湘云不用喝,只因她才是真做客。只是叔叔去外地当官,她被贾母留下住一阵,待叔叔回来就会离去。

她与妙玉三人的处境完全不同,自然也就不用体会“寄人篱下”之“苦”。这也是妙玉不请她喝茶的原因。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4

君晓吖侃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