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局势乱了,关键时刻,俄表态将帮助,中方代表团也到访塞

颜良评武器 2025-03-24 04:42:35

3月以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街头持续的抗议浪潮,以及塞方高层乘专机紧急访俄的一系列事件,折射出该国在东西方地缘博弈夹缝中的艰难处境。这场危机不仅是塞尔维亚国内治理矛盾的爆发,更是大国博弈在巴尔干地区的缩影。

自2024年11月诺维萨德火车站坍塌事故造成15人死亡后,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塞尔维亚部分民众对武契奇政府的信任危机持续发酵。2025年3月15日,首都贝尔格莱德更是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造成56人受伤。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公开指责西方情报机构策划“颜色革命”,称抗议者试图复制乌克兰、格鲁吉亚的“广场模式”。这种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历史上美国曾通过“国家民主基金会”等白手套机构和NGO组织,在巴尔干地区进行政治渗透,比如2000年推翻米洛舍维奇政权的“推土机革命”即为典型案例。

面对动荡的塞尔维亚局势,武契奇政府保持极度克制,不给塞国内反对派和域外势力留下把柄,以继续煽动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另一方面,武契奇政府先是承认“必须改变自己”,后又派人飞往俄罗斯求助。

武契奇

我们知道,塞尔维亚在2月份的联合国大会涉乌决议表决中的“技术性失误”,成为此次危机的关键转折点。该国在谴责俄罗斯的草案表决中,罕见投下了赞成票,次日塞总统武契奇便公开致歉,称“本应弃权”。这种戏剧性转折凸显了塞方在国际立场上的矛盾——既想维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又不得不应对美欧持续施加的压力。

环球时报报道,3月22日,塞尔维亚副总理武林携带“纠错清单”乘机抵俄访问,向绍伊古当面“承认错误”。俄方对此表现出罕见的宽容,佩斯科夫称“技术错误时有发生”,扎哈罗娃更用塞尔维亚语强调“俄塞友谊不可动摇”。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林

这种态度背后,是俄罗斯对巴尔干战略支点的重视。塞尔维亚作为俄在欧洲仅剩的非北约盟友,其地理位置对俄罗斯将影响力深入南欧,以及能源管道安全方面十分重要。

塞尔维亚的困境本质上是其“向东看”与“向西融入”双重战略的必然结果。该国虽在2012年签署《稳定与联系协议》,但入盟谈判因科索沃问题停滞不前。欧盟对塞方施加的制裁压力与俄罗斯提供的军事经济援助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俄向塞交付12架米格-29战机,而欧盟同期冻结了5亿欧元援助。

绍伊古

此次危机中,俄罗斯展现出超越传统盟友关系的干预力度。除情报支持外,俄方可能通过能源供应、军事合作等手段强化对塞尔维亚政府的帮助。比如俄媒塔斯社报道,武林在俄罗斯针对街头游行示威活动是这么说的,他称“西方情报机构是塞尔维亚‘颜色革命’的幕后推手,他们想让另一个政府上台执政。我们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武林表示,俄罗斯间谍机构曾协助贝尔格莱德当局应对抗议活动。背后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俄罗斯能继续提供帮助。

对此,绍伊古也没有回绝,而是表示:两国保持了定期对话并交换了信息,“包括为打击‘颜色革命’考虑”。

塞尔维亚的治理困境具有多重维度。经济上,2024年GDP增长率仅1.8%,青年失业率高达25%。政治上,武契奇领导的进步党虽长期执政,但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安全上,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塞北部塞族聚居区持续动荡。这些结构性矛盾为外部干预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于塞尔维亚面临的根本问题,作为塞尔维亚友好国家之一的中国并未袖手旁观,而是在过去几年积极投资塞尔维亚,帮助其发展经济,从根上解决“颜色革命”发生的动因。如今面对塞尔维亚的动乱局面,中国也伸出了援手。

观察者网报道,3月21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期间,在贝尔格莱德拜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双方围绕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中塞经贸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交换意见。

中俄相继出手,以及塞尔维亚主流民意是反对和反感“颜色革命”的,所以相信塞尔维亚武契奇政府能安全渡过此次危机。

0 阅读:18

颜良评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