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奥赛场上,18岁的小将杨硕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热身训练中受伤,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治疗后,杨硕仍然坚持带伤参赛,虽然伤情影响发挥,无缘决赛,但是却完美诠释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虽然冰雪项目是高危运动,但作为职业运动员的杨硕都不可避免地遭遇运动损伤,在全民冬季健身运动热潮兴起的今天,作为一个想要运动的普通人,怎样才能科学健身,减少运动损伤呢?
一、为啥冬季应该注重健身?民间有句俗语叫“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的就是冬季运动的好处。首先,冬季运动有助于减肥。一入冬,身体为了保暖御寒,体内脂肪会增加,研究显示,人体冬季脂肪合成代谢的速度要快于平时的2-4倍,而脂肪分解代谢的速度要低于平时的10%,这就造成了“每到冬天胖三斤”的忧伤。
但是,对于减肥人群而言,冬天虽然给减肥关上了一扇门,但是也开了一扇窗。那就是寒冷的冬天让身体的基础代谢提升,此时同样的运动将比平时消耗更多的热量,是减肥人群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冬天在寒冷的刺激下,人的呼吸会变得更长,这有利于呼吸肌的锻炼,能增加肺部组织的弹性,同时,由于呼吸肌肉大幅度的升降,可以很好带动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冬季在运动的时候,人体血管需要不断地收缩和扩张以保持体温的稳定,全身的血液就被调动了起来,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供能力,不但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消除大脑因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感,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保护性减弱,因受寒冷的刺激,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都明显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夏秋季节差很多,这时猛一发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甚至韧带撕裂和骨折。
此外,冬季运动衣服不好选,穿着毛衣会热,而且不适合运动,但穿单衣又冷。冬季是病毒流行的季节,运动出汗后,毛孔扩张,如果换衣服时机不对,很容易引发感冒。

热身时间要长
冬季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到位,其它季节热身运动一般在5分钟左右,冬季运动时间就要延长一倍甚至更多。身体四肢、胸、背、腹、腰、踝等部位都要充分活动开,热身时最好先做动态拉伸,然后以小步慢跑为主,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张开为止。

运动量要适中
冬季运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诱因,运动者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尤其在室外锻炼时运动量不宜太大,可以出汗,但不宜大汗淋漓。在运动后测试自己的脉搏,如果每分钟达到140-160次,就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量。此外,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感觉体力充沛,食欲增加也说明这段时间的运动是合适的,如果运动让你食欲不振,精神变差,说明你锻炼强度过大,就需要及时调整。

避免用嘴呼吸
因为鼻腔管道较长,对冷空气有加热和湿润作用,用鼻呼吸可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喉痛和咳嗽等。如果用鼻呼吸供氧量不足,可以用舌头微舔上颚,让冷空气经牙缝进入,经舌头阻挡吸进,就能缓解呼吸道刺激。

选对运动装备
冬季户外运动,全身都要进行防护。户外跑步时头部容易出汗,一旦运动停止,一阵冷风吹来很容易感冒,因为应该选择单层,能透气的材质的帽子,如羊毛针织帽。鞋子不应该选择薄网面的散热鞋,而是具有保暖设计的跑鞋。衣服的选择可以根据运动场地和天气情况,采用透气层、保暖层、防护层的三层穿衣法。在室内健身时穿能散热和吸汗的衣服,如果在室外运动,可以加个马甲之类的保暖层,如果室外风大,就得再加上一个能挡风的防护层。

慢跑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方式,冬季慢跑既不会出汗量过多,也能达到一定运动强度。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跳绳
跳绳是世界公认的“燃脂杀手”,能强化腿部的核心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获得更充足的氧气,提高肺活量,提高身体免疫力。

爬楼梯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爬楼梯是方便快捷的运动方式,爬楼梯时,下肢血液循环变快,肌肉力量也会有所提升,经常爬楼梯有利于提高人的心率、心肌,并进一步增强心脏的能力。 #冰雪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