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导论1.

忆彤聊历史 2023-09-16 20:33:1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连载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今天开始讲《水浒传》,前两天跟学生聊天,有人问我讲《水浒传》应该本着什么讲,讲《红楼梦》是本着格物讲的,讲《西游记》是本着修心讲的,那《水浒传》本着什么讲?考虑之后觉得还是得本着格物讲,但可能跟《红楼梦》有一点区别,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本身有差异。我们把《红楼梦》作为一个格物案例来讲,主要就是格物的第一个层面,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这个层面。那么讲到《水浒传》的时候,虽然格物的重点还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但要加上一些格物的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就是了解社会。如果说讲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或者跟讲另外两部名著有什么区别的话,这大概就是一个区别。

△(图/网络)

前面布置大家阅读的时候就已经提到,我想只讲前七十一回。这就涉及到《水浒传》的版本问题,传统上《水浒传》流行的是三个版本,七十一回本、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为什么选了一个最少的?这个理由后面再说。

我自己格物,自己思考,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选择呢?跟我年轻时候的经历有关。我最开始读的版本就是七十一回本,因此七十一回本对我的影响就非常之大。这就是一个我们需要去理解的问题,人生的经历,包括第一次的感受,对自己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甚至在很多年之后还受到它的影响。所以,决定讲《水浒传》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就是七十一回本。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深层次的理由,但拿到桌面上说就不是这么说了,因为没有说服力。还有另一个理由,就是七十一回以后写的不好。那这算不算自欺呢?不好说了。

△(图/网络)

我说七十一回以后写的不好,我能拿出理由来。如果我拿不出理由来,那很明显是自欺。可是我能拿出理由的情况下,是不是自欺呢?这就不知道了。那么,为什么我说七十一回以后《水浒》写的不好呢?

我们先从总体上讲,故事的整体脉络。七十一回以后,故事围绕的主线是梁山泊受招安。受招安之后打方腊、打辽国,损失惨重。我们看七十一回以前,梁山泊不管怎么打仗,包括有些人被抓走做俘虏,或是押到大牢里,最后都能救出来。七十一回以前一个将领没损失过,最后越来越多,才凑出来一百零八将。七十一回以后正相反,每次战争都得损失几个,到最后得胜回师的时候,一百零八将就剩不了几个了。我没仔细统计,反正是折损大半。到后来这些没死到战场上的人,有的又被朝廷给害了,包括被毒死的宋江。整个七十一回以后的核心脉络就是招安,为朝廷效力,损失惨重,最后梁山泊好汉几乎全军覆没。剩下那几个没死的,都在梁山里头没有太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地位比较低的或者是有特殊技术的。比如刻假章那种,他能活下去,因为有特殊技术。

△(图/网络)

我说写的不好,是因为这个思路本身就已经有问题了。但这思路本身实际上是这个故事的无奈。为什么要这么处理?为什么把这些人都处理死?这些人走向梁山之后,他们的归宿是什么?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把梁山定义为农民起义也好,或者定义为反政府武装也好,在古代,他们最后的归宿是什么?好像不外乎这三种,第一是招安,就是后来梁山的结局。第二是做大,跟朝廷对着干,越做越大,最后把朝廷推翻,改朝换代,像李自成似的。这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归顺了朝廷,一个是颠覆了朝廷。还有第三条路,就是这么不死不活的,一直跟朝廷对着干。

如果是第三种,那么梁山这些人是看不到人生出路的,始终在跟政府对抗,走到什么时候是头呢?人生彻底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看不到人生的出路和结局,那只能是醉生梦死。那为什么作者不把它写成第二个出路呢?把宋朝干掉,改朝换代,宋江当皇帝,这不是李逵追求的吗?作者为什么没按这个路数去设计?可能我们会说,那不符合事实,宋朝不是宋江干掉的。但这是小说,不用符合历史事实。所以,为什么作者没有这么设计?因为它毕竟是古人的作品,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统治下,作者写小说公开鼓吹颠覆王朝,这合适吗?或者说你有那胆子吗?如果要那么写的话,这书恐怕马上就是禁书了。

△(图/网络)

我们从事实的角度去估计,出路不外乎是这三个。第三个没法写,写到哪儿算结局?没有办法交代出一个结局来。写最后梁山泊被宋朝剿灭了?要这么写的话,这个故事就是彻底的失败,这些好汉都不是正面人物了。

当然古代有这么写的,有一本续《水浒》的小说,前面跟《水浒传》差不多,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叫《荡寇志》,他就对《水浒传》受招安的结局不满,作者站在另一个立场上续《水浒》,重新写《水浒》那一百零八将最后的归宿。描写另一个英雄,为政府效力,把梁山泊剿灭荡平。但是我们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讲,这种写作思路肯定是败笔,因为和前面七十回对不上了,看前面这七十回这些活生生的,令我们非常激动的人物,到后面全变成了反面人物,全都不堪一击,让人家打死、打伤、活捉等等,就会让人感觉前后不是一本书。假如《水浒传》的结局按照这个路数去写,那么自己的写法就已经无法统一了。

所以我认为,作者这么设计是带有一种无奈在里边,要想接着往下写,只能按照招安的路线写。但按招安路线写,这些人受了招安,打方腊,打辽国,大获全胜,一个将领都没损失,然后这些人在宋朝都飞黄腾达,节节高升。那好像就应了另一句俗话,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那就走向另一个反面了。

△(图/网络)

在古代有这种说法,说怎么当官能快?杀人放火,然后受招安,一下子就能有比较高的位置,比较高的级别,这是一个升官的捷径,比考科举快多了。但是我们想想,如果《水浒传》招安之后的情节按照这个去设计的话,那么这本书提倡的是什么?这本书向读者,向社会灌输什么思想?用今天话说,是明显的负能量和错误的价值观。按这个路数去写也不行。而且是在古代,是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去写这本小说,所以,在招安之后的结局是肯定不好的。作者这么描述,实际灌输的一个思路是,想走杀人放火受招安这个当官的捷径是此路不通的,凡是按这个路数去当官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是作者最后要灌输的理念。

我们从宏观上分析之后就会发现,《水浒传》在七十回梁山泊聚义之后,作者面临一种写作思路上的困境。后面那些回的写作思路根本就是不可取的,因此我才说后面那些回写的不好。为什么?整体的写作思路就有问题,要反映一种什么价值观?这就已经没法选了,再往后写,谁来写也写不好。

这是从宏观上来讲,写作思路有问题,若是从细节来讲,七十回以后大量描写的是战争,故事非常热闹,但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对人物的刻画反而没有了,反映不出社会问题,凸显不出人物形象。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的艺术价值已经没有了,这是从微观上来讲。

△(图/网络)

所以,不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讲,我认为后面写的都不好,我能拿出一个为什么不讲后面的理由来。我如果不说我年轻的时候读的是七十一回本,直接说后面这些理由好像也成立吧,也比较充分吧。但那就缺了一块,那就不是我真实的想法。我们讲格物,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最开始想的就是我不讲后面,怎么跟你们解释,我也得有一个说法。但后来我仔细一反思,为啥我对后面比较排斥,我才发现,跟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次读《水浒传》,读的是七十一回本有关。后来再读百回本、百二十回本,我对后面的故事统统不感兴趣。这回给大家讲,我也只想讲前七十一回。

因为七十一回本现在不常见,我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的百回本,但我基本上只讲到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0 阅读:44

忆彤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