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票房扑街,发行方和片方互相甩锅!《哪吒2》国外只赚了1.92亿这事儿真够狗血的。华人影业3月11日发长文痛诉光线动画,说他们除夕前才签合同,大过年才给片源,搞得海外首映像赶鸭子上架。北美影迷想看英文版?对不住,片方连配音钱都不肯掏!


这事儿得从春节档说起。国内观众把《哪吒2》捧上150亿神坛,眼瞅着要冲全球影史前五。可转头看看国外,上映俩月才1.92亿票房,连零头都够不上。海外网友炸锅了:排片少得可怜,连英文配音都没有,发行方吃干饭的?

华人影业一肚子委屈全倒出来了。他们说北美澳新地区发行权是硬着头皮接的,光线开出的保底价高得离谱,明摆着要人当冤大头。更绝的是英语配音这茬——北美观众哪能听得懂中文?可片方死活不出这钱,最后逼得发行方自掏腰包现配。

时间线更离谱。除夕前两天才签合同,大年初二拿到片源,留给海外宣发的时间满打满算不到两周。这就好比让厨子三分钟炒满汉全席,还得色香味俱全。北美影院排片少能怪谁?从送审到物料准备根本来不及!

要说光线这波操作真够绝的。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海外发行所有费用让华人影业扛着,每笔宣传费还得打报告审批。有次碰上黄金宣传窗口,申请追加预算愣是拖到黄花菜都凉了。合着发行方就是背锅侠,赚了钱归片方,赔了本自己扛。

这事儿扯出中国电影出海的老毛病。咱们总抱怨文化输出难,可自家片方连配音钱都抠搜。北美观众看着中文字幕干瞪眼,这能卖座才见鬼了!更别说保底价定得比天高,摆明把海外发行当韭菜割。

有意思的是,国内国外两重天。这边厢破纪录庆功宴开不停,那边厢发行商亏得底裤都快没了。华人影业自曝倒贴钱做宣发,北美影院数量死活铺不开。要我说,这哪是哪吒闹海,分明是片方在海外市场瞎扑腾。

业内朋友偷偷爆料,这种扯皮事早不是头回了。好些国产片冲海外市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要么档期撞车当地大片,要么宣传照搬国内套路。就像把火锅硬塞给吃惯沙拉的老外,能卖得好才怪。

话说回来,《哪吒2》质量确实能打。能在国内卷出150亿,说明故事特效都在线。可到了海外,文化差异就像隐形墙。发行方说破嘴皮子,不如片方多配几个语言版本。这道理简单得像一加一,可偏偏有人装糊涂。

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等你唠嗑!到底是发行方不给力,还是片方太鸡贼?中国动画要出海,光靠特效够不够?下次再闹这出,海外观众还买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