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人可杀之......”病床上的李世民和儿子叮嘱着朝堂之上的事项,而李治听到父亲的话后感到十分诧异,他认为此人不光功劳甚大,日后为唐朝的发展还可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怎能处置而后快呢?
李世民似乎看出了儿子的疑惑,闭上双眼满怀忧虑的感叹:“朕是怕你压不住他...”
可李世民这人不光懂谋略会算计,更是杀伐果断不留情面的一把好手,为何却不在自己临死之前处置了此人?此人究竟是谁,又何来“压不住”一说?李治又该如何?
得遇良主才可成就大业
李世民口中的这位便是将军李勣,他生在隋朝末年的一个富裕家庭中,本身他是叫徐世勣,家中是富豪之家,父亲则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徐盖。自他记事开始父亲就经常救助周边的穷人,不管是否相识也不管此人的来历,所以父亲的乐善好施给他带来了很多正面影响。
虽然李勣出身在富贵家庭中是名副其实的公子哥,但他平时最喜爱的并非是寻花问柳、饮酒作诗。许是当时年代的原因,让他对军事更感兴趣。
当时社会混乱,百姓深受朝廷压榨,于是李勣在听闻后就联合翟让等人一起创立了“瓦岗军”。而正因为他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战术,瓦岗军越来越强大,一跃成为当时最厉害的一股起义力量。
所以当时有一位名叫李密的人在逃亡时便想加入其中,而李勣一行人对他的英勇也算是早有耳闻,便答应下来,之后队伍中又添充了许多人才。
但没想到这李密野心大的很,一步步从外部人员成为了瓦岗军中的主话事人,之后更是在军中挑起矛盾将翟让在聚会上杀死,就连李勣也身受重伤,最后众人反应过来答应让他做“老大”,剩下的李勣和王伯当等人才得以活命。
后来李密也略微意思了一下,将军队的一部分人员分给他们,但这梁子也算是结下了。俗话说“天道好轮回”,李密这样野心庞大到开始攻击自己人的行为终于遭到了报应,他只一心想要夺得首领之位却忘记了自隋炀帝死后周边的威胁更多。
所以瓦岗军在他的带领下时常战败,而李密的指挥能力就连骄傲自大的王世充都不如,众将士士气低落返回瓦岗时,李密却抛下大部队偷偷找到李唐家族选择直接“抱大腿”。
这操作直接让众人看呆,而现在摆在李勣面前就是两条路。要不就带着这些瓦岗军继续打;要不就带着瓦岗军也归顺李唐。沉思后利己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他先是和李密表明了自己的心思,随后让他将自己现有的部队献给李唐,连带着自己只是一个附属品。而李勣的想法很简单,也符合他本人不贪图功名的性格。而他这样的行为也让李渊李世民等人觉得他是个识大体有大局观的人,所以在李密和他之间更高看李勣一眼。
也正因如此李渊开始重用他,先是给他赐和自己同姓直接告诉他我们以后是“一家人”了,又给他封大将军封曹国公,这让李勣也感动的不行,所以开始的徐世勣从这时候开始就成了“李世勣”。
李渊将他分到了儿子李世民的麾下,在归顺李世民后这两人可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本身实力都不是特别强的两人相结合后直接达到了1+1=3的效果,两人的战场生涯仿佛“开挂”一般。
从宋金刚打到王世充,又从窦建德打到刘黑闼,辉煌的时候两人还穿上了李渊赐的“兄弟装”,和李世民同穿一模一样的黄金甲,坐着专用马车展现风采。
之后他和李靖两人效忠于李世民,直接将突厥打的不敢来犯,甚至还将他们的首领直接抓到李世民跟前逗他开心,此举深得李世民欢心便将他封为英国公。后来李勣又平定了薛延陀的叛乱,跟着老李一路打到高句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
懂分寸,识大体
而他的人生巅峰也子啊李世民登基后彻底开启,作为又能打仗又能在政治上插上两句嘴的还真就非他莫属,也正是因此李世民对他大肆夸赞,更是在外人面前直接称:“什么白起卫青霍去病,全都不如自己的李勣!”这样的评价实在高明。而他的能力也仅在李靖之下。
这便是李世民跟自己儿子叮嘱要杀他的原因,这样能干的将军放在手下是好,但怀就坏在李勣这人根本不贪图功名,给啥要啥、不给也行,李世民害怕自己在的时候因为旧情还能牵制住他,自己不在了又怕他威胁到儿子的地位。
所以才说出这番话来,在他死之前狠心将其贬官,然后让自己的儿子再将其收回来,不管怎么说先让李治“施恩”。
如若后期实在掌控不了,虽然这样的功臣不舍,但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他杀死。李治上位后他决定对李勣先行重用,毕竟这样好的人才实在舍不得。而李勣也是个聪明人,跟着李世民闯了这么久的事业能不知道他们这些做皇帝的是什么心思吗?
于是他便主动要给自己改名,将自己名字之中的“世”字去掉,毕竟在古代名字也是代表着辈分,自己这个“世”和李世民看起来不是像一个辈分吗,这让李治皇帝每次叫自己的名字多少有些尴尬,并且这样一来还能体现自己对李治的尊重。
李勣也明白新皇的用意,于是踏踏实实的给他打工,而李治对他一直都是恩待有加,不光经常将他叫来宫内一绪,还让人给他画像自己亲自写序,李勣也被他封为宰相。
但李勣十分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在李治中期要收武则天到后宫包括立储之事一概不管,这也让他在武则天时期得以存活下来。